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育 >> 班主任 >> 班级管理 >关于再多语文教学,让感性再多一点站

关于再多语文教学,让感性再多一点站

收藏本文 2024-02-19 点赞:31378 浏览:144100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笔者以为,语文教学的境界是大音希声,大道无形。换句话说,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就是“简单”,也就是教学过程中追求本真、自然,不着意雕琢,不刻意粉饰,朴素,端庄。一堂课,只要有一点能让人铭记,有一刻尤其闪光,即可。
关键词:高中语文;感性思维;教学策略
教育工作者都懂得,高中阶段的高考要分文科和理科,在具体的教学工作中,我深深感受到了当前的高中教学理性思维占据着绝对的统治地位,不仅仅是理科教师在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理性思维方面竭尽全力,像语文学科、综合文科的一些教师也都存在着运用理性思维学习文科的倾向与行动。譬如,我们的语文课堂不再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为根本,而过多地琢磨出题者的意图、答题的条条框框,甚至有的语文教师还给学生归纳出具体的题型,反复练习答题的步骤与所谓的公式,这种种现象都违背了我们语文教学的初衷,对于推进素质教育百害而无一利。笔者在本文中就语文教学需要感性思维这一话题展开论述,试图引起广大语文教师的注意,让我们的语文教学回归语文本身,让语文教学感性思维再多一些,让语文的本色再纯一些。

一、把握整体

具体的授课过程中,我们很多教师把一篇文章肢解成几个层面来对学生进行讲授,比如内容概括,比如主题提炼,比如语言运用,比如写作指导等等,这种做法的初衷我们自然可以理解,但任何事情都得有一个度,过了这个度我们便失去了事物的本来面目。笔者更提倡教学的具体过程中应该加强整体把握的比例,在具备基本的文体常识与语法素质之后,我们要放手让学生针对具体文本展开整体感知,多提一些“你读了本文以后有什么想法”“你喜欢这篇文章吗,为什么”“你对本文留下了什么印象”之类的引导体感知的题目。譬如《墨池记》一文,只要学生能够从文本的阅读中提炼出“做任何事情要想成功,必须坚持不懈、勤学苦练”这一生活哲理就够了,没有必要把分析语言特色、修辞运用、重点字词的解释等各个琐碎环节讲得条分缕析,细而又细,这样反而破坏了原文的美感,影响了学生对于语文学习及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

二、重视朗读

1.审美效应

汉语语言在自身的美感因素中读起来朗朗上口、独具节奏感与音乐美,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层

源于:标准论文www.udooo.com

面,尤其是古今中外的诸多名篇经典更是如此。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应当从无聊繁琐的应试题海中走出来,注重朗读,从学生对于教材文本、课外读本的多种朗读形式与过程中,我们会深刻感受到这一汉语特征,注重汉语的审美效应即是再现语文感性思维的一个层面。

2.语感培养

语文学科是一门语言学科,既是语言就要交流、说话,所以,让学生进行朗读自是语感培养的必经之路。在学生的反复朗读过程中逐步培养起来的独特语感自然会给学生的语文意识带来自然的提升,而无需教师大讲特讲。譬如,经过反复朗读,我们自会体会到郭沫若、艾青的诗歌特色,自会体会到他们的思想;经过反复朗读,我们自然能体会到李白的浪漫、杜甫的顿挫;经过反复的朗读,我们自会感受到鲁迅先生的忧国忧民、的博大胸襟,而无需教师生硬地讲解,无需教师板书,学生抄写,然后死记硬背。

三、寓教于乐

我们以《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为例,孔子的这堂课用我们今天的眼光来看是一堂以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新型课堂。孔子作为老师纯粹只是起了一个引导者、组织者的作用。面对学生,老师不是板着面孔,而是“以吾一日长乎尔”拉近与他们的心理距离,这种循循善诱的平等意识也便于学生的畅所欲言。所以,直爽坦率的子路“率尔而对”,才有求、赤他们的各言其志,且面对有些犹疑的点是大胆鼓励,“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听到了不同于自己的观点后要么是“哂之”,要么是不动声色,不加评判,而对曾皙的回答,却是长长一生叹息(喟然叹曰),可以看到孔子真性情的一面,让人心动,让人亲近。这堂课,我们既没有看到孔子要求学生要达到一个怎样的情感、智力、理性的高度,也没有要求学生有着怎样的美学熏陶,但是,我们又不能否认这堂闻名数千年的课既有情感的感染,也有理性的思考。从赞同曾皙的喟然长叹声中,他的弟子们以及数千年之后的我们,也能触摸到孔子内心深处情感的脉动:崇尚自然,同时也有他的崇高的政治理想的展现,让人生出理性的思考;而那如诗如画般的描述中不也暗含着美育的熏陶?其实,从这堂看似不经意的课中,我们不仅看到孔子的因材施教,对弟子各自特点的了然于胸,他的匠心独运也让我们思考,真正的语文课堂是归于本真、自然的,在简单中追寻繁复,在清浅之中寻找深沉。

四、引导学生积累语言感性材料

1.记诵。背书是写作的基本功,背书也是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之一。这一点已经得到诸多语文教学专家的认同,在高中阶段,我们要从字词、句子、语法、经典等各个不同的阶层开始入手,强调学生对于语文知识的记忆和背诵,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就是这个道理,也许学生对今天背诵的东西还不太理解,但是把这些内容储存在自己的脑子里,当有一天吻合的情境再现了,学生自然就会浮现出这样的句子,自然就对这些句子有了明晰的理解。
2.模仿。连牛顿都说自己的成就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取得的,这一点笔者也十分赞同,没有人天生可以创造、创新,他自己的努力必须建立在对前人的不断传承当中,语文学习自是如此,从模仿开始,再到创造,这样我们才会走得更从容,更稳健。
总之,语文教学中注重感性思维的培养是吻合语文这一学科的特点与认知规律的,把握本质特征,摒弃急功近利,也许是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一条捷径。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