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育 >> 班主任 >> 班级管理 >高校班级文化意义和措施站

高校班级文化意义和措施站

收藏本文 2024-03-01 点赞:13169 浏览:57309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大学班级是大学生共同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是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最基本的载体。健康向上的班级对大学生的“三观”的培养,以及人格的塑造、行为习惯的养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在分析高校班级文化建设重要意义的基础上,对创建高校班级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班级文化;高校;措施
1674-9324(2012)08-0198-02
马克思在《188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论证了人的全面发展。并指出,教育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加强文化建设是提高全民族整体素质的重要途径。当今世界,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越来越表现为教育科学发展水平和民族综合素质的竞争。班级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对大学生人格的塑造、行为习惯的养成、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培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加强高校学生班级文化建设,营造健康向上的班级文化氛围,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对提高大学生的文化品位和自身的素质、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在高校中建设和谐班级文化的重要意义

据有关调查统计显示,60.8%的大学生认为自己平均每天(24小时)6~8个小时在班级中度过,甚至于有24.5%学生承认自己在班级的时间超过10个小时。所以说,班级是大学生交流最为频繁,联系最为密切的最基本的载体,是实现校园结构稳定、关系融洽、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目标的重要保证之一。
1.建设和谐班级文化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党、国务院的16号文件明确指出:要高度重视大学生生活社区、学生公寓、网络虚拟群体等新型大学生组织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我们既要发挥“两课”在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还要通过学生班级这个阵地扩大思想政治教育的覆盖面,增强其渗透性和实效性,充分发挥班级文化在高校的示范作用和辐射作用,从而形成大学思

摘自:硕士论文答辩www.udooo.com

想政治教育的合力。
2.建设和谐班级文化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要。班级是教师实施教育教学的主要场地,是学生接受知识的文化殿堂。班级文化作为高校的一个重要文化环境,具有德育、学习交流、美育、人际交往、自我管理等功能,是学风建设的重要着力点和校园文化的重要基地,承载着甚至其本身就是非常重要的课程资源。因此,建设和谐班级有利于学生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有利于促进整个校园安全稳定和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
3.建设和谐班级文化是适应学分制教学管理制度的需要。目前,大部分高校实施了学分制,传统的以班级为主要载体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框架被打破,学分制下班级的传统管理模式受到冲击,班级的作用大大减弱,学生集体意识淡漠,这就给学生教育和管理提出了挑战。因此,积极探索学分制条件下班级文化建设迫在眉睫。
4.建设和谐班级文化是班级现代管理模式的需要。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管理后勤化是越来越多的高校采用的管理模式。由于招生人数剧增,教室资源相对紧张,高校多采用了流动教室制,传统意义上的班集体作用逐步被减弱。教室管理后勤化的过程中,存在着如教室重管理、轻怎么写作,重设施建设、轻文化育人建设等问题和不足。

二、构建高校和谐班级文化的几点思考

高校进行和谐班级文化建设,是学生健康成才的必不可少的条件,也是学校各项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保证。因此,高校要高度重视和谐班级文化建设在构建和谐校园中的重要意义以及在培养高素质人才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积极探索班级文化建设的新途径、新措施。
1.全员参与,形成合力是建设和谐班级文化的重要保证。首先,领导要高度重视班级文化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重要意义,以便建立起操作性比较强、执行有力的工作机制。其次,因为班级文化是群体文化,要建立健康积极向上的班级文化,需要充分调动全体教师员工的热情与积极性,形成师生群策群力,各部门齐抓共管,师生共建、共有、共享的长盛不衰的班级文化。
2.注重典型示范,充分发挥其示范性辐射作用。班级学生干部和积极分子等学生骨干是班级核心成员,他们的典型示范辐射作用在班级文化建设中非常重要,其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将会班级成员学习和效仿的榜样。所以,在创建班级文化建设的活动中,要把握标准,深挖典型,夯实班级文化典型教育的基础,通过对他们的宣传,发挥其导向作用,以有利于其他班级成员“三自”(自我怎么写作、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提高)意识和能力的提升,形成“班级是我家,创建文化靠你我他”的主人翁意识,使他们主动参与优良班级文化建设活动中,。
3.重视班级文化的美育功能,以文化情景塑造班级文化。班级环境美化是班级文化建设的基础。在和谐班级文化建设中,班级环境美化应尽可能体现出积极的精神和理念。在美化班级过程中要把握以下原则:一是内容上精心选择,突出“新”;二是班级布置上要合理,突出“美”;三是形式上要定时更换,突出“活”;四是设计上要结合专业,突出“特”。只要准确把握以上原则,才能形成“布置合理、健康美观、各有特点、富有内涵”的班级文化,适应了新时期大学生求变、求新、求美的心理需求,以使达到更好的效果。
4.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发掘班级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主题教育活动作为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相似度检测和桥梁,是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载体。高校应根据学校、学生的实际,结合学生专业的自身特点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文化活动,逐步形成具有本专业特点的主流文化,坚持不懈地利用班级文化建设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从而发挥班级文化在道德内化方面的积极促进作用,达到凝聚班级成员,增强其主人翁精神和集体主义精神目的,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而为高校学风建设打下牢固的思想基础。
5.加强管理队伍建设,增强怎么写作意识与育人意识。部分高校为了缓解扩招带来的教学设备方面的较大压力,形成以院系划分为主的教育管理格局逐步转变为以后勤管理为主的新格局。这些变化,一方面学生学习条件及班级室内设施的改善,为大学生班级文化建设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也出现了由于怎么写作不到位,管理、怎么写作与教育“两张皮”,进而影响大学生参与班级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因此,高校应加强管理队伍建设,增强管理者怎么写作意识与育人意识,研究高校班级文化建设的特点与规律,以充分发挥班级在育人方面的作用。
参考文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意见[N].人民日报,2004.
何芳.教室的教育学意义与资源再造[J].新课程,2007,(12):7-8.
[3]姜海燕.学分制条件下高校班集体建设的对策研究[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5,(3):65-66.
[4]陈志刚.探析当前高校班级文化建设的有效措施[J].当代教育论坛(上半月),2009,(1).
[5]祝玉芳.构建高校和谐班级文化,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J].教育与职业,2007,(7).
作者简介:邢瑶(1983-),河南安阳人,法学硕士,助教,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慧(1983-),河南郑州人,经济学硕士,助教,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