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育 >> 班主任 >> 班级管理 >培养职业人才幸福感教育

培养职业人才幸福感教育

收藏本文 2024-02-04 点赞:2821 浏览:6762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职业人才培养实现了重大突破,但也存在着职业人才幸福感不高、职业认同淡漠等问题。培养职业人才幸福感对于提升工作绩效,促进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以及和谐企业、和谐社会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我们试着从职业教育过程设计、积极心理品质的培育、幸福感受能力的提高等方面对职业人才幸福感培养进行有益的教育探索。
[关键词]职业人才幸福感教育探索
[作者简介]李建玲(1969- ),女,浙江台州人,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处副处长,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和社会学;徐增杰(1983- ),男,浙江仙居人,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处,助理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为社会心理学。(浙江台州318000)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1年浙江省台州市哲社规划课题“提升城市居民幸福指数与构建和谐生活幸福圈研究——以台州主城区为例”的最终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1WHGY03)
[]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24-0069-02

一、职业人才培养现状

教育是立国之本,职业教育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发展职业教育是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改善民生、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是缓解劳动力供求结构矛盾的关键环节。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职业人才培养实现了重大突破,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初步建立,职业教育怎么写作经济社会的能力显著增强,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但同时我们也注意到职场中不时暴露出职业人才职业认同淡漠、职业幸福感低等问题。据智联招聘网站2011年发布的调查显示: 82%职场人认为自己幸福感不到70分, 45.3%的人给自己的职场幸福感打分为不及格,认为自己很不幸福。中智德慧网发布《职场人士幸福感调查报告》显示,只有14%的职业人士报告自己是幸福的,职位、薪酬越高,并不代表越幸福。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网公布的另一组数据显示,近50%的工作倦怠者就业未满4年。由此可见职业人才的幸福感状况不容乐观,急需加以重视。

二、职业人才幸福感培养的重要性

职业人才作为我国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人才支撑,培养他们的幸福感没有重要意义。
1.职业人才幸福感的培养,有利于提升工作绩效。幸福感对于提高职业人才的工作积极性,提升绩效具有显著的作用。如果一个人觉得从事的专业,从事的岗位能够给自己带来极大的满足感,能够实现自身的抱负,那么他在工作中肯定会表现出较高的工作热情和工作绩效。
2.职业人才幸福感的培养,有利于促进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当今世界,一个国家或区域的经济发展,关键因素更多地依赖于人力资源,依赖于职业人才对新技术的掌握和运用。重视培养提高职业人才幸福感,将会有利于促进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
3.职业人才幸福感的培养,有利于和谐企业和和谐社会的构建。高技能的职业人才是企业、行业的重要骨干力量,培养和提升他们的幸福感,有助于增强他们对岗位、对企业的认同感,有助于企业和谐文化的形成,进而成为促进和谐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三、职业人才幸福感培养的教育探索

1.以幸福的理念设计职业教育的过程。首先,要构建生存论职业教育内容。生存论职业教育观改变对待知褒的态度,让学生学习真正有用的知识,体验知识,重构知识,对知识进行意义重生,使得知识回归到学习者现实的生活中,为学生的精神成长保驾护航。职业人才培养的目的就是为了满足各行各业对人才在质和量上不断提升的需求。生存论的职业教育观要求我们重视和发掘行业在职业人才培养上的作用,真正学习有用的知识。在行业的指导下推进职业教育的教育教学改革,实现专业与产业、企业、岗位对接,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设计展示职业上升空间和行业发展前景。其次,要倡导个性化的职业教育手段。教育手段是指教育者将教育内容作用于受教育者所借助的各种形式与条件的总和。职业教育过程中,应改革教学方式和方法,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和学生共创共享教育的幸福。倡导以职业为导向,把以课堂教学为主的学校教育和直接获取实际经验的校外工作有机结合,贯穿于学生的培养过程之中,使学生做好充分就业、快乐就业的准备。最后,建立新型的人才评价模式。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不仅是完善教育管理机制的一种手段,而且也是激发学生潜能,推进学生进步,培养职业人才幸福感的有效手段。改变传统以考试分数作为评价指标的做法,重视学生的知识、能力、心理素质、职业素养等的综合考核,重视企业、师傅对学生的评价考核,促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标准和评价主体有效衔接。

源于:高中英语论文www.udooo.com

2.培养职业人才追求幸福的积极心理品质。幸福感是外部环境与内在心理素质综合作用的结果,良好的心态、积极的心理品质是幸福感存在的前提。职业人才在掌握岗位技能的同时,要引导培养他们拥有积极的心理品质,提高他们追求幸福的挫折心理承受力,学会正确归因,加强追求幸福的意志力的培养。重视职业人才职业素养的培育,实施更为宽厚的素质教育。结合体育课课改、心理健康教育、就业创业指导,整合校内多部门的力量,对学生开展有计划、有目的的素质拓展训练。对学生开展“体验式”素质拓展训练和指导怎么写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发挥潜能,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磨炼耐力和意志力,增强自信,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塑造良好的隐性职业素养,为学生应对严峻的就业现状、严格的岗位要求提供怎么写作。帮助他们以乐观的态度去适应即将面临的就业环境,去创造美好幸福的未来。
3.提高职业人才感受幸福的能力。人类对幸福的渴求与生俱来,几乎每一个人都向往和追求幸福,但并不是人人都能感受到幸福。 积极引导职业人才自我和谐,与他人和谐。面对正处于自我意识迅速发展和确立阶段的职业院校学生,我们积极构建和谐校园文化,开展和谐班级、和谐寝室建设,引导各班级围绕本班专业特点和班级实际情况自主寻找班集体建设的载体,从而以项目化运作的方式去建设,为学生提供展示能力、发挥特长的舞台,使班级和公寓成为大学生自我和谐、人际关系融洽的良好场所,让学生充分体验到自我管理、自我怎么写作的乐趣,引导学生自我和谐,助其与他人和谐。学生社团活动是学校第二课堂不可缺少的重要成部分,通过大力发展校系两级社团,使和谐的校园文化从寝室、班级向学校层面得以延伸,为学生的兴趣、爱好的展示,专业技能的锻炼,互相合作学习,和谐发展创设重要平台。注重职业人才与社会的和谐。积极开展紧密对接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社会实践,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是认知社会角色,适应社会规范,提高怎么写作社会技能,加速个人社会化进程的内在要求;也是学生按照社会需要,完善自身知识能力结构,明确就业方向,不断提高自身社会竞争力和就业竞争力的现实要求。开展以认知社会、了解社会为导向的各种社会角色体验类实践活动,促进学生了解和适应社会,以提高学生环境适应能力、沟通合作能力。开展从事与专业相结合的课题调查、相关业务调研、专业怎么写作等实践活动,让学生对所学专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作用及发展趋势有初步了解,并对本专业发展有感性认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后续专业课程学习。开展以发展职业与怎么写作社会能力、提高就业竞争力为导向的各种专业素质拓展类实践活动,巩固学生的专业知识,培育学生的职业与怎么写作社会的素养,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提高学生实践与操作、表达与表现、创新与创造等方面的能力,提升社会竞争力与就业竞争力。通过打造和谐校园文化,让学生作为主体参与校园和谐文化建设,在建设过程中,使自己身心不断地调整,不断地得到锻炼,从而提高自身感受幸福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Z].2010-07-29.
[2]王伟松,唐春勇.工作满意度与工作行为及工作绩效关系研究[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06,7(2).
[3]展珊珊.新生代员工的主观幸福感、组织认同及工作绩效关系研究[DB/OL].dlib.edu.cnki.net/kns50/detail.aspx?dbname=CMFD2012&filename=01113722

1.nh,2011-08-22.

[4]李建玲.工学结合视角下学生职业素养的培育[J].中国高校科技,2011(9).
[5]喻问琼.和谐社会视野下加强大学生幸福感教育的策略[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8).
[6]张伯琼,廖娓,袁克俭.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及培养对策[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2009,31(1).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