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汉语言文学 >> 北欧文学 >刘恒和余华粮食情结

刘恒和余华粮食情结

收藏本文 2024-01-26 点赞:5004 浏览:18644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粮食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中国人向来对粮食有着复杂感情,这种感情成为新时期文学创作的重要素材与来源,刘恒、余华成为这一题材的代表作家,透过他们的视角展示了中国人民对粮食独特的爱恨情仇。
关键词:刘恒余华粮食情结
刘恒与余华作为新时期文学作家的代表,虽有着不同的创作个性,但创作视角都关注了一个共同的命题,即人的生存。这一范畴之下,两位作家都触及到了人生存必须的物质基础,以不同的叙述方式讲述了人与粮食的关系。
粮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基础,对中国人而言,粮食有着说不清道不明的独特情感,而这一情感在80年代的中国文坛开始受到关注,围绕着粮食这一主题,作家以不同的叙述手段、讲述方式展示独特的粮食文学。
粮食看似普通,却凝聚了祖祖辈辈不同的人生体验与感悟,在经历过的痛苦和新时期的繁荣后,人们对比过往的饥馑年代,开始反思过去的种种经历与情感,从而出现了一系列描写生存体验、食性与的作品。以刘恒、余华为例,来探讨其笔下人与粮食的关系,展现特殊年代下人们的生活境遇。
直接以粮食命名的作品并不多见,《狗日的粮食》无疑是最典型的一部。作品一开头就点名了粮食对主人公的重要性,农民杨天宽的婚姻就是从二百斤谷子开始的,之后的儿女们也是以粮食为名,大儿子叫做大谷,四个女儿分别是大豆、小豆、红豆、绿豆,煞尾的儿子叫二谷,即便如此,一家人的生活依然是与饥饿、贫困为伴,遇到自然灾害的年份,甚至要从驴粪中淘玉米粒,最后因为妻子弄丢了粮证而丧命。
与刘恒叙写粮食不同,在余华的作品《许三观记》中主题虽是主人公的经历,但其中让人印象深刻的却是一段关于粮食的记忆,因为水灾的缘故,粮食的收成极少,越来越多的人靠着要饭生活,全家靠着平日节俭攒下的少许粮食和钱艰难度日,由原来的干饭变成稀粥,由一天三顿变成两顿,许三观甚至规定家人喝了玉米稀粥后就上床躺着不许动,并告诫儿子们一动就饿,当全家被饥饿折磨得生活难以为继之时,一家人躺在床上听许三观用嘴炒菜。这些丝丝入扣的描

源于:初中英语论文www.udooo.com

写是建立在对粮食的深刻依赖情感和饥饿的生存体验的基础之上的。当主人公所表现出面对饥饿时的各种怪异行为时,正是体现了物质匮乏年代人们强烈的求生。
从以上两位作家的创作中可以进行更深入的探究,去发现80年代文学中的粮食情结:
1、对粮食的描述地域往往发生在农村,散发着浓郁的乡土气息。中国农民赖以生存的基础是土地,土地上劳作是农民们生存下去的主要方式,而农村相对落后的自然环境、乡土文化、人物的性格等成为了粮食情结的重要烘托。
《狗日的粮食》发生在中国北方农村,洪水峪的小山沟,杨天宽靠着借来的谷子就换来了妻子瘿袋,而这样的情节在城市生活中几乎是不可能出现的,无疑是为整个文章奠定了粗犷的乡土基调。
全篇以种粮争粮吃粮为内容,围绕着这一主题在叙述语言、人物性格等方面强化了农村的特殊环境,使“粮食”这一要素得以深刻凸显,构成了文章的乡土氛围。
《许三观记》中有一段这样的描述:“天空是从很远处的泥土里升起来的,天空红彤彤的越来越高,把远处的田野也映亮了,使庄稼变得像西红柿那样通红一片,还有横在那里的河流和爬过去的小路,那些树木,那些茅屋和池塘,那些从屋顶歪歪曲曲升上去的炊烟”,随作者并没有具体说明是哪个地域,但环境的描写很明显的指出了故事的发生地是在农村。全篇以许三观的经历为主线,深刻再现了贫困农民生活的艰难,而灾荒之年的到来,无疑让原本不富裕的家庭面临生存的困境,粮食的缺乏让许三观背负了沉重的压力。

2、人物思想与性格因粮食而展现出来。

曹杏花作为?《狗日的粮食》中重要的代表,其性格的展示始终离不开“粮食”这一因素,她嫁给杨天宽靠的就是他从山里背来的二百斤谷子,婚后的生活也是为了获得食物而不停奔波,带着丈夫在山上劳作,硬是将别人不要的囫囵坨变成了丰收的山药地;随后六个孩子的出生让家里的粮食越发显得珍贵,舔碗甚至成为全家最专心、最积极做的事情,生怕浪费了一丁点的粮食。在瘿袋看来,生存的幸福不在于个人的感受,全家吃饱才是最迫切、最渴求的事情,曹杏花最终的离开也是因为丢了全家的购粮证。这个肩上顶着瘿袋尖酸刻薄又很精明持家的丑女人形象的成功塑造很大程度上应归功于粮食。
文章在情节安排上也是与粮食紧密相连。最能体现这一点的是女人的到来与离去,二者前后形成照应关系,既是一种巧妙的安排,又是一种隐含的讽刺。粮食这东西,给人喜亦让人忧。
《许三观记》中许玉兰在嫁给许三观的十年时间中,精打细算过日子,每次煮饭的时候总会把锅里的米抓一把放到床底下的小米缸里,以备不时之需,正是靠着平日里苦心积攒下来的粮钱才使全家在灾荒之年有饭吃,许玉兰或许远没有曹杏花那般泼辣,但却是勤俭持家的能手,从每天攒米到灾荒之年采野菜、写玉米中便能发现。
3、通过粮食这一视角真实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生存状态,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刘恒小说中因为粮食而叙写了农民的一生,曹杏芳一辈子都在种粮、偷粮、敛粮,却落得为购粮证而丢了性命。而生活在洪水峪的其他人们似乎一直都处在饥饿的状态,都以不同的方式为生存奔波。在杨天宽的记忆里都无法想象自己一辈子能吃几次白饭,这些细节描写反映了匮乏年代人民生活的困窘,也体现了五六十年代中国社会的发展历程,具有一定的纪实性。
余华在文章中写道,许三观生日当天,妻子许玉兰在玉米稀粥里加了点只有过年才敢用的糖,可孩子们因为过惯了苦日子,竟然尝不出糖的味道来,难怪许三观会抱怨这苦日子何时能过去。无奈的现实被作者融化在细腻的情节中,即使是描绘贫困的生活,余华也写出了不同的风格。
4、该类作品反映了中国人民对粮食说不清道不明的爱恨感情。 ??《狗日的粮食》中最具深意,最具影响力的一句话,就是曹杏花临死前的那句“狗日的......粮食!”是爱是恨还是骂,字里行间饱含了太多的情感;或者说既有爱也有恨吧,粮食这个生存的必须品承载了人们特别是农民千头万绪的复杂情感,成为人们心头挥之不去的记忆。
许三观在生日当天用嘴炒菜来庆祝,无疑是给予灾荒之年的一大讽刺,也实属无奈之举,本来日子就因为缺粮而异常艰难,只能以想象的满足来弥补现实的苦难了。
为何粮食这一生活中及其平凡、普通的食物引起了不少作家的兴趣,让人不免想要一探究竟。
中国人对粮食的深厚感情有着悠久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古代著名的农民战争,从李自成欲“均田免粮”,到太平天国时期追求“有田同耕,有饭同食”,可以感受到粮食对农民群体的重要性;进入近代社会,中国人也时刻面临着灾荒、饥荒;进入现代,人民公社、大跃进运动等人为因素,人们更是对粮食极度渴求。长期的粮食匮乏形成了使祖祖辈辈的人们对粮食产生了深厚的情感,可见,粮食情结是有着历史渊源并被继承发展至今的。
除此以外,粮食情结的产生也是有迹可循的。中国虽地大物博,但人口的逐渐增多使粮食的地位显得越发重要;即使粮食的产量不断增加,可人一旦多起来,这“饥”便长期解决不了,这情结就几乎要成为一种民族性格。撇开这些历史、人为的原因,天灾也是导致粮食缺乏的关键因素,就拿20世纪60年代的那次自然灾害来说,其带来的深刻记忆几乎成为所有新时期粮食文学的大背景。无止尽的饥饿感,遍地的饿殍,加之无情的洪荒,这些实实在在的记忆永远烙印在经受者心中永不磨灭。
刘恒、余华作为80年代新文学创作的代表人物,从取材与叙述手法中能感受到作家们对现实生活的最底层人们的关注,细致发掘普通人与物背后蕴含的深意,给人以警醒与思考。
参考文献:
刘恒.刘恒文集[M]. 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3
余华.余华文集[M]. 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3
[3]余华.许三观记[M]. 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4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