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艺术 >> 播音 >简谈论创新教育思想在艺术设计教学中意义

简谈论创新教育思想在艺术设计教学中意义

收藏本文 2024-02-24 点赞:5527 浏览:16119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学记》成篇于2000多年前,其创新教育思想对当今的教育及艺术设计教育,都有着重要的借鉴及指导作用。本文截取《学记》中较为重要的创新教育思想进行分析,以探求在当今艺术设计教学中的作用。
【关键词】学记;创新教育思想;艺术设计教学;作用
0 引言
《礼记·学记》是我国教育史上最早的关于教育理论的专著,据郭沫若先生考证,约成篇于公元前四至三世纪,作者为孟子的学生乐正克。全篇从教育目的及作用,教育教学制度、原则策略,教师地位和作用,师生关系以论创新教育思想在艺术设计教学中的意义相关论文由www.udooo.com收集及同学之间关系等方面,系统阐述了当时的教育思想,主张课内与课外学习相结合,课本学习和实际训练相结合;剖析“教”与“学”的辩证关系、重视教学的循序渐进,强调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学习的自觉性;重视因材施教、师生和谐;并指出在学习过程中同学之间要取长补短。并赋予教师以崇高的地位,提出严师和尊师的思想。基本涵盖了我国古代教育思想的精华,是研究中国古代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的宝贵资料,其中的创新教育思想对当今的教育及高校艺术设计教育,都有其重要的借鉴及指导作用。以下就《礼记·学记》的创新教育思想出发分析其在当今艺术设计教学中的作用。

1 《礼记·学记》的创新教育思想

1.1 启发诱导式教学

《礼记·学记》里提出“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其中的“喻”、“善喻”意思是善于用各种策略去启发诱导学生。教师在施教时,要启发诱导,对学生诱导而不牵拉,要鼓励而不要压抑,要启发而不要灌输。引导而不牵拉,则师生融洽;劝勉而不强制,学生才能感到放松学习,易于接收;启发而不包办,学生才会用心钻研深思。这里的“道”、“强”、“开”与“弗牵”、“弗抑”、“弗达”传达了教师与学生在教学中的密切关系。教师一方面是启发式教学的主体,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逐步加以启发,从而达到“和”、“易”、“思”,也就是做到师生关系融洽,学生感到有学习兴趣,并能独立深思。《礼记·学记》在此进一步印证了教师应该想方设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不满足于对已有经验知识的被动接纳吸收,而是积极的进行深思,发挥自身的能动性,树立浓厚的创造意识与创造动机。

1.2 因材施教

“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意思是学生在学习上有四种过失,施教的人必须要了解。学习的人失败的理由,或是因为对知识贪多,或是知识面偏窄,或是学习态度轻率,或是遇到困难而中止。教师在这里引导时,需要懂得受教育者的心理特点,才能帮助学生克服缺点,同样这也是教育的目的。“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表明教师需要根据不同学生的各自特点,有的放矢的因材施教,结合学生的积极因素,克服学生的消极因素,将学生的缺点转化为优点。

1.3 和谐的师生关系

“君子知至学之难易而知其美恶,然后能博喻。能博喻然后能为师。”教师知道学生的程度有深浅,资质有好坏,才能多方诱导。做教师的前提是了解并尊重学生、不能简单粗暴的解决理由。实质上表明师生关系中教师应对学生的基本态度。除此,《礼记·学记》中有“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指的是在教育工作中,最难得的是尊敬教师。因为尊师才能重道,重道才能使人重视学习,这里明确认为教师人格对学生的影响,也阐明了师生关系中学生面对教师应持有的基本尊敬态度。在师生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建立的和谐师生关系,才可以达到“安其学而亲其师——教学相长”的境界。

2 学记创新教育思想在当今高校艺术设计教学中的作用

2.1 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当今高校艺术设计教学课程分理论及实践两部分。理论是为实践做前期准备的,与传统的美术教育不同,较为抽象,难以理解。实践制作部分因脱离市场,又没有更多的实验项目可操作,教师在讲授和指导中多按部就班的对照教学大纲、教学进度进行,将理论知识简单化,对实践制作部分虚拟化,不考虑学生理论知识是否巩固,不注重学生实践制作的自觉性,限制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这种僵硬的教学模式导致学生的创新思维受到了压抑。《礼记·学记》中创新型启发式教学模式要求从根本上转变以往教学的错误观念,主张顺应学生的身心发展,调动学生的自觉性、积极性、主动性,主张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挖掘学生创新的潜力。培养学生的自觉主动的意志表现和独立深思的创造能力。在艺术设计实践教学中,旧式的脱离市场的技能训练,显然也无法开启学生的创新意识,学生只是能跟随教师的思维去设计制作。教师将自己所掌握的技法知识不加启发的传授给学生,学生不需深思,就可以了解艺术设计的实践基本技能运用。长此以往,学生就会产生对课堂实践技能教学方式的厌倦,失去对艺术设计学习的兴趣,从而讨厌专业技能的钻研,不利于艺术设计文化的传播和学生艺术设计修养的塑造。

2.2 因材施教塑造学生个性思维

在当今艺术教育中,每个学生由于遗传因素的不同,成长环境的不同,受到的家庭熏陶不同等,学生往往会在性格、兴趣、爱好、思维方式、对知识的接受程度等方面表现出较大差异。教师如果对所有的学生都按照一个模式来进行教学指导的话,效果往往会令人大失所望。对于学艺术设计的学生来说,为创作一幅优秀的艺术作品,就需要拥有一个与众不同的创意思维。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势、劣势,因为个体的不同,身为教师,除了对学生的知识积累充分了解,还要根据学生的资质高低,实施不同的指导,补其所短,展其所长,引导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个性思维。将其个性思维巧妙的运用到实践技能中,创造出个性鲜明、风格特异的设计作品。

2.3 和谐的师生关系提高师与生的素质修养

教师是否善于诱导启发学生思维,是否能根据学生自身的特质进行有效指导都反映了教师素质修养的高低;而学生是否重视学习,尊敬老师,对老师所传授的知识有效的吸收,也反映了学生的素质修养。因此要想拥有一个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与学生都需要提高自己的素质修养,只有如此,才可以“教学相长”。在当今艺术设计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素质修养不仅仅影响到和谐的师生关系,也影响到各自的艺术设计实践制作中。所以,作为一名艺术设计教师要有高尚的师德,要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培养“创新型”人才。因此,每一位从事艺术设计教学工作的教师和每一位学习艺术设计的学生,都需要不断的提高自身素质,完善自身的修养,扩充自己的知识面,拥有灵活运用知识积淀的能力。教师只有做到诱导启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做到善于深思,善于吸收知识,并热爱学习。从而达到教与学过程的和谐。
3 结语
《礼记·学记》经受历史考验,在国内外教育思想史上为人所认同,是因为它沿着春秋战国时期人文主义思潮,深刻地揭示了教育教学的一般规律,是具有普遍性、科学性和实用性。《礼记·学记》的创新教育思想,经历千百年历史风霜而遗留下来,弥足珍贵,应该不断的继承和发扬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挖掘《礼记·学记》的教育思想,古为今用,推动当代艺术设计教学的发展。
[责任编辑:陈双芹]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