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育 >> 德育 >> 初中德育 >阐述音乐教育对中学生情绪智力影响实证

阐述音乐教育对中学生情绪智力影响实证

收藏本文 2024-04-06 点赞:5490 浏览:16033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随着社会环境的快速变迁,人们面对社会环境转变所产生的适应理由日趋严重。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人们会遭遇到困难与挫折,因而产生情绪低落、焦虑、不安等负面情绪。如果个体无法调整自我情绪,而持续处于情绪低落的状态,容易造成与人沟通互动的困难。学生在求学过程中,也会面对适应环境与情绪调整的理由。叶雅馨调查发现,学校课业、考试表现与同学关系等理由,是让学生感到情绪困扰的主要理由。Cash在研究中指出焦虑是学生成长中最容易被忽略的理由,并且会造成个体情绪与行为的异常。Vail认为拥有情绪困扰的学生,若缺乏正向情绪调整的能力,将会影响其学习态度,甚至可能伤害自己或他人。因此,学生在求学阶段产生的情绪理由,是需要加以重视与研究的课题。
鉴于此,本文以在校初中生为研究对象,探讨音乐教育对于中学生情绪智力的影响效果,以期帮助学生了解自我,建立自我情绪调整的机制,进而提升自身情绪智力发展。

一、概念界定

1.情绪智力

情绪智力一词首次出现在Payne 1985年的博士论文中,Bar-On则在1988年的博士论文中,提出情绪商数一词,成为今日常用代表个体情绪智力分数的名词。本文所指情绪智力,是以Bar-On(1997)所提出的情绪智力模式为基础,包含内省、人际、压力管理、适应与一般心情等五种能力。后续研究对中学生的情绪智力评价,以研究对象在《情绪智力量表青少年版》的得分为依据,包含情绪智力总分与各分量表分数。

2.音乐教育

Soong认为音乐教育是教学者所设计的音乐教学活动,期望能让师生在教学环境中互动学习。又指出音乐教育是指包含音乐在内的活动,例如:歌唱、演奏乐器、即兴创作、音乐欣赏、音乐律动、节奏游戏等。Marino指出音乐教育的目标设定,需要符合音乐教育的价值。
本研究所指音乐教育,是以提升中学生情绪智力发展为目标,并根据“Bar-On情绪与社会智力模式”提出的概念内容所设计的一系列音乐教学活动。该音乐教学活动为期四周,每周两次、每次四十分钟,内容包含音乐知识、音感、认谱、歌唱、乐器演奏、创作与欣赏。

二、实证研究

本文通过音乐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实施,以了解其对于初中生情绪智力的影响。本项研究的自变量为研究者设计的音乐教学活动,因变量为研究对象在《情绪智力量表青少年版》的表现,该量表由郑圣敏与王振德根据Bar-On与Parker的《Emotional QuotientInventory:Youth Version》翻译编撰而成,量表内容涵盖内省能力、人际能力、压力管理能力、适应能力与一般心情五个分量表,其中受试者在内省、人际、压力管理与适应能力的得分,可合并形成情绪智力总分。

1.研究流程

本文选择郑州市某初级中学,经由该校音乐老师推荐与校领导批准,采用以班级为单位的整群抽样方式,选择二年级两个班级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生53人,女生44人,共计97人。
本项研究采用单组前测与后测设计,具体过程如下:(1)研究者于实验介入前一周,对研究对象进行《情绪智力量表青少年版》前测,评价其情绪智力目前状况;(2)实验阶段以班级为单位进行音乐教学,内容包括音乐知识、音感、认谱、歌唱、乐器演奏以及音乐欣赏;(3)实验教学之后,研究者对研究对象再进行《情绪智力量表青少年版》后测,对比分析研究对象在实验介入前后测的得分差异,以探讨音乐教育的成效。

2.研究工具

本文研究采用的研究工具,包含教学场所、音乐教学与情绪智力量表,具体情况如下:(1)本文研究场所主要是在校内的音乐教室,每间教室都备有CD音响、投影机与计算机、钢琴等设备,空间宽敞适合音乐欣赏、乐器演奏、歌曲演唱等教学活动的进行。(2)本文研究的音乐教学活动共安排八节课每周每班两节课,每次四十分钟。为使教学活动顺利进行以达成实验目标,教学内容着重于音乐欣赏部分,并适时地带入音乐知识、歌唱与乐器演奏等学习;再以即兴创作的方式,让孩子自我展现,期望学生在音乐课堂中,接触并了解多元的音乐,而主动以音乐来表达自己。(3)《情绪智力量表青少年版》作为本文研究前、后测的数据收集工具,由郑圣敏与王振德根据 Bar-On与Parker(2000)编制的《Emotional Quotient Inventory:Youth Version》修订完成,以情绪智力评估作为测验目的。量表包含六十道题目,可分为五个分量表,分别是“内省”、“人际”、“压力管理”、“适应”与“一般心情”;其中“内省”、“人际”、“压力管理”与“适应”分量表共计四十题,其得分依照测验手册所示公式计算,可合并形成情绪智力总分。量表得分越高,表示研究对象的情绪智力与社会能力的发展越佳。
就分量表的含义而言:(1)在内省量表得分高者,代表其了解自我情绪,亦能表达其感受与需求;(2)人际量表得分高者,表示个体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能了解与体会他人之感受;(3)压力管理良好的测试者,表示其在面对压力时,能保持平静的心,而较不易冲动,因此较不会出现情绪爆发或音乐教育对中学生情绪智力影响的实证由提供海量免费论文范文的www.udooo.com,希望对您的论文写作有帮助.崩溃的情况;(4)适应能力良好者,代表其能有效面对环境的转变,找出合适方式处理眼前的理由;(5)在一般心情量表得分高者,表示其抱持乐观的人生态度。此外量表还有两个筛选指标,分别是“正向印象”与“不一致指标”。在正向印象量表得分高者,表示该测试者企图创造过度正向的自我印象;而在不一致指标得分高者,表示受试者对相似题目的回答不一致,可能是不了解量表填答方式,或是以较不谨慎的态度填答。
本文首先将有效填答量表的原始成绩,依指导手册提供的“标准分数常模对照表”转换成标准分数。然后依据指导手册所示“标准分数范围”分类,并进行描述统计分析。
表1 情绪智力标准分数解释

三、结果分析

根据上述研究设计与流程,研究者于2011年9月 10日针对研究对象开展前测调查;随后在9月22日开始进行实验教学,每周每班两节课,共计八次音乐教学活动;10月26日完成后测调查。由于郑圣敏与王振德(2009)指出在《情绪智力量表青少年版》的不一致指标分数达11分(含)以上属于无效反应,所以扣除15位在前测或后测之不一致分数达11分以上者,故本文有效研究对象共80人,其中男生42人,女生38人。

1.整体表现

表2为全体研究对象在音乐教育实施前后,接受《情绪智力量表》调查的整体表现,结果显示在总分与各分量表之后测平均数皆高于前测。
表2 研究对象的情绪智力表现
在前测调查中,得分在“120~129分”为5人;得分在“110~119分”为20人;得分在“90~109分”为41人;得分在“80~89分”为6人;得分在“70~79分”为3人;得分在“69分以下”为5人。其中情绪智力表现普通群组,占全部研究对象的51%,显示整体研究对象在情绪智力总分表现属于常态分配。
在后测调查中,情绪智力总分的后测表现属于“较高”群组有29人(36%),属于“普通”群组有41人(51%),属于“较低”群组有10人(13%)。相较于前测的百分比统计,发现情绪智力表现“较高”群组,其后测百分比增加;表现“普通”群组,其百分比?变;而表现表现“较低”群组,其后测百分比则相对减少。
将调查对象的个体数据进行前后对比,在前测调查中属于“较高”、“普通”与“较低”的群组,其后测表现皆较前测有所进步,说明音乐教育对于研究对象的情绪智力发展有所影响。研究者进一步针对整体研究对象在前、后测总分的标准分数进行t检验,并将结果整理如表3所示。统计结果显示,后测平均数高于前测平均数3.57分,经过t检验得p值等于.006,达到α=.01之显著水平,说明后测表现显著高于前测,表示音乐教学对于初中生情绪智力总分具有成效。
表3 情绪智力表现t检验

2.内省能力

内省能力,强调自我觉察与自我表达的概念,具体内容包括自我情绪觉察、自我主张、自我尊重、自我实现与独立等技能。若个体掌握这些技能,便能区辨自我情绪、表达自己的情绪、正确地评估音乐教育对中学生情绪智力影响的实证论文资料由论文网{#GetFullDomain}提供,转载请保留地址.自己、了解自己的潜能,并展现真正的自我。内省能力的前测表现属于“较高”群组有24人(30%),“普通”群组有36人(45%),“较低”群组有20人(25%)。研究对象的内省能?后测平均数,高于前测平均数4.09分,经统计t检验得p值等于.013,达到α=.05之显著水平,说明音乐教育对于研究对象的内省能力具有显著成效。其中,相较于内省能?前测表现“较高”群组,其后测表现较前测退步;内省能力前测表现“普通”与“较低”之群组,在经过实验处理后,其后测表现有进步。
根据教学日志记录内容,发现学生大多能理解自我情绪并进行表达。例如,在学习单元“古典与流行、科技与创意”中,绝大部分研究对象都能区辨快乐与悲伤的情绪,同时能描述引起自己快乐与悲伤情绪的情境。另外,在学习单元“维也纳圆舞曲”中,学生多能表达自我的感受与看法。故可推知,研究对象在经过音乐教育之后,对自我了解与表达之能力有所提升,说明音乐教育对于整体研究对象的内省能力有所影响。

3.人际能力

人际能力,强调社会觉察与人际关系的概念,具体内容又可分为人际关系、社会责任与同理心。个体若能强化人际能力,便能建立并维持紧密的人际关系,成为社会团体有贡献的合群个体,并能觉察、了解与欣赏他人的情感。人际能力的前测表现属于“较高”群组有18人(23%),“普通”群组49人(61%),“较低”群组13人(16%)。人际能?的后测表现属于“较高”群组有19人(23%),“普通”之群组有46人(58%)。相较于前测的百分比统计,发现人际能力表现“较高”的群组,其后测百分比?变;而表现“普通”的群组,所占百分比减少;表现“较低”的群组,其百分比则相对增加。
相较于前测人际能力表现“较高”与“普通”的群组,其后测表现皆比前测退步;前测表现“较低”之群组,经过实验处理后,在人际能力有所进步。然而其进步的幅度,是否影响整体研究对象在“人际能力”的发展,经统计分析发现,研究对象在人际能力量表之后测平均数,高于前测平均数0.97分。而在前、后测分数的t检验结果,其p值等于.241(p>.05),故未达差异显著水平,说明前、后测表现未达显著差异,也即音乐教育对于研究对象的人际能?并未产生显著成效。

4.压力管理能力

压力管理能力强调情绪制约与调整的概念,具体包含抗压力、冲动制约能力。若个体能发展良好的压力管理能力,则能制约自我情绪表达与行为。压力管理能力的前测表现属于“较高”群组有31人(39%),“普通”群组有36人(45%),“较低”群组有13人(16%)。数据显示,整体研究对象在压力管理能力的表现,偏向表现“普通”以上。在后测表现中,压力管理能力属于“较高”群组有40人(50%),“普通”群组有26人(33%),“较低”之群组有14人(17%),显示研究对象在压力管理能力之后测表现,整体偏向“较高”之表现。相较于前测百分比统计,发现研究对象在压力管理量表之后测平均数高于前测平均数2.82分,其中压力智力表现“较高”的群组,其后测百分比增加;而表现“普通”与“较低”的群组,所占百分比则相对减少。在前、后测分数的t检验结果中,其p值等于.003,达到α=.05之显著水平,说明后测表现显著优于前测,反映音乐教育对于研究对象的压力管理能?提高具有成效。例如根据第三节教学日志,学生能反省Van Gogh面对压力的态度,并提出积极面对压力的倡议,显示学生已在建构其压力管理能力。

5.适应能力

适应能力,强调掌握转变与变通的概念,其中包含理由解决能力、诚实与变通性的三种能力。个体拥有这些能力,便能发现理由、解决理由。并且能正视自我情绪,进而调节情绪与行为,使之适应环境转变。适应能力的前测表现属于“较高”群组有9人(11%),“普通”群组有52人(65%),“较低”群组有19人(24%)。适应能力后测表现属于“较高”群组有13人(16%),“普通”群组有44人(55%),“较低”群组有23人(29%)。相较于前测百分比统计,发现情绪智力表现“较高”与“较低”的群组,其后测百分比增加;而表现“普通”的群组,所占百分比则相对减少。虽然研究对象在适应量表的后测平均数高于前测平均数1.67分。但在前、后测分数得t检验结果,其p值等于.068(p>.05),结果明确说明研究对象在适应量表之前、后测量表现未达显著差异,也即音乐教育对于研究对象的适应能力未达显著成效。

6.一般心情

一般心情着眼于自我激励的概念,包含快乐与乐观主义。通过培养正向的心情,能使个体对自己的生活感到满足,同时会看到事物的光明面,并以正向的态度面对困难。一般心情的前测表现属于“较高”群组有25人(31%),“普通”群组有37 人(46%),“较低”群组有18人(23%)。结果显示整体研究对象在一般心情的表现分布较为平均。在后测结果中,研究对象表现属于“较高”群组有31人(39%), “普通”群组有38人(47%),“较低”群组有11人(14%)。相较于前测百分比统计,发现情绪智力表现“较高”与“普通”的群组,其后测百分比增加,然而进步的幅度不大;而表现“较低”之群组,所占百分比则相对减少。
对比分析显示,研究对象在一般心情量表的后测平均数高于前测平均数2.59分。而在前、后测分数之t检验结果,其p值等于.024(p<.05),其结果说明研究对象在音乐教育对中学生情绪智力影响的实证由提供海量免费论文范文的www.udooo.com,希望对您的论文写作有帮助.一般心情表现的前、后测表现达显著差异,也即音乐教育对于研究对象的一般心情表现具有显著成效。

四、倡议策略

1.对音乐教师的倡议

本研究结果指出,音乐教育对于中学生情绪智力的发展具有成效,尤其是在情绪智力总分、内省能力、压力管理能力与一般心情表现,达到显著的差异成效。本文研究的音乐教学是以教科书的选曲为基础,并加入相应教材进行设计,因此教育内容符合学校教学要求。今后,通过鼓励学校音乐教师运用音乐教科书内容,辅以情绪智力发展的概念内容进行教学,将有助于提升中学生的情绪智力与身心发展,拓展音乐教育功效。

2.对班主任的倡议

班主任是中学生在学校环境中常接触的对象,鉴于音乐教育能改善学生之情绪智力,故倡议班主任能在班级活动中融入音乐教学,使中学生能在长时间的学校环境中强化情绪智力发展。再者,从文献内容得知,音乐能推动个体的社会适应、人际关系、道德与智力之发展。故鼓励班主任能善用音乐教育为工具,以便帮助学生了解自己,培养个体尊重自己与关怀他人的态度,适应学校与社会的生活。

3.对学生家长的倡议

亲子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并行发展,是推动学生正向成长的主要关键。故倡议学生家长能以音乐作为亲子沟通的策略,从了解孩子的音乐喜好,进而引导孩子以音乐作为情绪表达与情绪调适之媒介,强化亲子的沟通与了解,帮助孩子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Bar-On, R. Emotional and social intelligence: Insights from the emotional quotient inventory. In R. Bar-On & J. D. A. Parker (Eds.), The handbook of emotional intelligence: Theory, development, assesent, and application at home, school and in the workplace. San Francisco, CA:Jossey-Bass,2000.
[2] Bar-On, R.The Bar-On model of emotional-social intelligence (ESI).Retrieved November 10, 2009, from http:/// Article prof Baron.pdf,2005.
[3] Cash,R. When depression brings teens down. The Education Digest, 69(3),2003.
[4] Goleman,D.Emotional intelligence.New York:Bantam Books,1995.
[5] Marino,J.Musical activities.School Library Journal,45(5),1999.
[6] Soong, C.A.The nature of engagement across a first-grade classroom's literacy and music activity settings.Unpublished master’s thesis, 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Los Angeles,A,2003.
[7] Vail,K.Helping students through depression. The Education Digest,70(8),2005.
[8] 郑圣敏,王振德.情绪智能量表青少年版指导手册.北京:心理科学出版社,2009.
[9]卢家楣.对情绪智力概念的探讨.心理科学,2005(5).
[10] 张进辅,徐小燕.大学生情绪智力特征的研究. 心理科学,2004(2).
[11] 徐小燕,张进辅.情绪智力理论的发展综述.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6).
[12] 王晓钧.情绪智力理论结构的实证研究.心理科学,2000(1).
[13] 徐小燕,张进辅.巴昂的情绪智力模型及情商量表简介.心理科学,2002(3).
[14] 彭正敏,林绚晖,张继明,车宏生.情绪智力的能力模型.心理科学进展,2004(6).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