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学 >> 初中教学 >> 初中化学教学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双语教学实践和查抄袭率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双语教学实践和查抄袭率

收藏本文 2024-01-27 点赞:34639 浏览:157850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结合精品课程建设,对于在《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课程中开展双语教学(英文)、在应用型本科计算机专业相关课程中开展双语教学进行了有益的探索,获得了一些经验和体会,并针对高校在双语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思考和对策。
关键词: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双语教学;教学模式;教学改革
1672-5727(2012)08-0070-03
高等教育国际合作办学已经成为高校办学的一个发展趋势。为了适应这一发展趋势,2001年教育部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提出要“对高新技术领域的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专业积极推动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教学”。双语教学由此成为我国高等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的一个热点。
结合精品课程建设,我们在课程双语教学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从2009年开始,在2008~2010级计算机专业的基础课程《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中开展了双语教学(英文),对在应用型本科高校计算机专业相关课程中开展双语教学有了新的认识,积累了一些经验。针对高校在双语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笔者拟提出一些思考和对策。
双语教学的实践
双语教学的目的对于双语教学,中外专家给出的定义是:双语教学是一种学习语言的方法,指“学校同时使用母语和第二语言进行教学,最终目的是帮助学生掌握主流语言,熟练运用主流语言进行专业学习”。这个定义实际上也是双语教学的目的,即通过双语教学,使学生具备运用外语理解、掌握本课程知识的能力,同时使学生能够运用外语更直接、更方便地获取国外本专业知识,扩大知识面,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双语教学是手段,首先是对专业、课程内容的掌握,其次才是外语水平的提高。
双语教学的实施一是双语教学的可行性。我院是应用型本科高校,学生的培养目标是高级应用型专业人才。学生毕业后主要在各领域从事专业技术的开发、维护工作,需要具备一定阅读本专业外语资料的能力。2009年,我们准备在2008计算机1班《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课程中进行双语教学。其有利条件是:该班只有8名学生,且英语基础较好,都通过了大学英语4级考试,班级的学习风气较好,学生有较强的学习主动性。《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课程开设近十年,是学校的精品课程,积累了十分丰富的课程教学资源,同时授课教师具有很深的专业功底和英语授课能力。二是双语教材的准备。为了有效地开展双语教学,必须具备充足的教学资源。针对学生实际,我们准备了如下英文教学资源:(1)教材。国内教材与国外原版教材相

摘自:毕业论文翻译www.udooo.com

结合,向学生推荐了一批国外经典教材,其中,必须借阅的是由Stanley B.Lippman编写的C++经典著作《C++primer》,以这本教材为讲课的脉络。作为教材的配套,编写了中、英文对照的简明讲义,并在附录中收录了四百余条术语、专用词汇对照表。(2)教案、课件PPT及教学进度表。除了教材外,课程的PPT文件是学生掌握课程内容的主要来源。我们以课程讲授脉络为主线,设计了全英文PPT,以便教师授课和学生预习、复习。(3)英文试卷。在中文试卷库的基础上,精心设计了课程的试卷,试卷题型包括是非、选择、简答、填空、程序设计等5种,考试明确要求在试卷上除姓名外,不得出现任何汉字。为了使学生适应英语试卷,我们还收集、整理了若干份英文测试试卷,供学生平时练习、自我测试使用。(4)中文实验题。《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课程有8次课内实验。汉语教学时使用了自编的实验指导书。我们还重新编写了中、英文相对照的实验指导书,供学生实验之用。除考试试卷外,上述所有教学资源都以电子形式提供给学生。
双语教学的过程由于学生不具备直接进行英文理解、思维的能力,如果用全英语讲授,首先,学生要在大脑中将英文翻译成中文,再进行理解、消化,这样难度太大,也赶不上授课节奏。同时,全英文讲课对非英语专业的教师也是很大的挑战。如果不顾实际,单纯追求全英文讲课,学生听课效率大打折扣,等于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得不偿失。正如一位加拿大资深教师在听完一堂使用了蹩脚英语的物理课后的评价:“You solved some problems,but you create many other problems。”因此,我们在开设《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课程双语教学时,没有采取全英文讲授,而是中英文交替讲授,即用英语解释术语、概念,用母语讲授内容、分析程序。例如,我们在介绍“类与对象”这一章节时,随着播放图文并茂的PPT,采用英文介绍类、对象的概念,随后用中文介绍类与对象的实现技术。开始时,英语只占整节课程的20%左右,之后逐步增加,最后,英语讲授内容约占5%~60%。课堂的互动环节亦是如此,开始时教师用英文提问,允许学生中文回答,之后逐步提高要求,学生采用中英文、甚至全英文回答问题。学生反映,通过课前预习教师指定的英文辅导材料掌握相关词汇,上课时教师对术语、概念用英文讲解,对知识点用母语讲授,以及课堂上的互动,课后的英文练习、实验,多环节的学习和训练,既掌握了课程的内容,又提高了英文应用交流能力。如此可使学生在心理、能力上有一个从陌生到熟悉的过程,同时,在思维上,也能逐步实现从汉语思维到英语思维的跨越。
从双语教学的实验及考试结果方面分析,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掌握程度并不比使用纯母语教学差,而且通过双语教学,学生利用英语学习专业知识的能力明显提高了。
双语教学的体会
进入21世纪以来,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高校都开展了双语教学。对于应用型本科应该如何开展双语教学,不少高校在不断探索之中。经过3年双语教学实践,我们有了一些初步的体会。
双语教学不宜“一刀切”应用型本科应从人才培养的需要、师资队伍的外文水平、学生的接受能力等方面出发,作实事求是的可行性分析,切忌赶时髦,“一刀切”。如果不顾学校、学生的实际,单纯追求双语教学,其结果可能适得其反。
双语教学模式应多样化对于一个学科、专业而言,在哪些课程、哪个年级开展双语教学,是值得探讨的问题。我们认为,专业基础课程、选修课程宜开设双语教学,而相对较难、课时量较大的专业主干课程不宜进行双语教学,或者至少不宜作为第一门双语课程开设。这样做的好处在于学生可以相对容易地进入角色,理解授课内容,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双语课程的开设学期仍应按专业教学计划中原课程开设学期进行,不宜因为开设双语课程而变动。一些文献为计算机学科双语教学体系给出了一个公式:双语教学=英文教材+英文幻灯片+部分或全部英语授课+英文作业+英文考试+英文实验+参加科研课题+参加英文学术报告和讲座。我们认为,正像“教学有法,但无定法”一样,不应该为不同类型的学校、不同的人才培养目标设定同一个双语教学标准。应用型本科院校具有如下特点:学生英语水平普遍不是太高、人才培养目标为应用型专业人才,而不是科学技术前沿的研究型人才。双语教学目标应与以上特点相适应,不应该盲目追求“高大全”。在应用型本科开设双语课程,教材宜中、外文相结合,单一使用原版外文教材会增加学生的学习难度。在授课过程中,宜采用“渗透策略”——根据学生的外语水平采用中外文混合讲授,然后,逐步提高英文授课的比例,使学生在心理和能力上有一个适应、熟悉的过程,同时,从思维上也能逐步实现从汉语思维到英语思维的转变。实践证明,这样的双语教学授课模式符合大多数高校的客观实际,能真正达到双语教学的预期效果。对大多数应用型本科学生而言,全外文授课并不适合,教学效果将会大打折扣。实施双语教学的教师除了应具备较高的专业水平外,还要求能熟练应用外语作为课程教学语言,开展专业课程的教学,必须具备较高的英语表述能力、口语能力。我们的体会是,具有国外经历的教师应是双语教学的首选教师。

摘自:毕业论文结论www.udooo.com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