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学 >> 初中教学 >> 初中历史教学 >关于和谐社会马克思主义信仰在构建中国和谐社会中作用

关于和谐社会马克思主义信仰在构建中国和谐社会中作用

收藏本文 2024-01-28 点赞:6034 浏览:14937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马克思主义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以及科学社会主义三个主要部分,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使人类认识世界以及改造世界的基础,它作为中国与我国人民的总体指导思想开创了和谐社会新局面。本文着重论述了马克思主义信仰在构建中国和谐社会中的重要意义,以期为我国的社会建设与发展贡献力量。
关键词:哲学 信仰 马克思主义 和谐社会
当前,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准确的说,是

源于:论文范文网www.udooo.com

向着共产主义的宏伟目标又迈进了一步。然而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一系列破坏我国和谐社会建设的恶性事件屡禁不止,其中尤其以党内的贪污腐败现象最为严重。我国人民政府一直以发展国民经济,构建和谐社会为第一要务。在这样的背景下,以贪污腐败为首的破坏和谐社会建设的恶性事件在为国家造成严重经济损失的同时,也极大程度的破坏了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形象。针对这种现状,我们应当制定两种策略,一方面加大打击力度,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维护司法形象,另一方面加强思想教育,构建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中心的思想教育体系,推行马克思主义信仰,贯彻马克思主义理论精神,使其更好的为构建我国的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一、当前中国社会主要问题分析

当前,党和人民政府所提出的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尚未能够实现,具体而言,当前中国的社会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城乡贫富差距

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在农村乡镇化、乡镇城市化系列工程的建设过程中,一些地方政府对国家号召的思想认识产生了偏差,“重工轻农”、“重城轻乡”思想观念严重,由此,区域内与城市繁华相对应的,是经济落后、人民生活贫困的农村。此外,教育也是造成城乡贫富差距的主要根源之一。事实证明,城市教育与农村教育的质量与效果明显存在偏差,当代大学生更多的将就业选择聚焦于城市,农村的教育与建设缺乏高素质人才,从而造成城乡贫富差距在进一步拉大。

2、社会矛盾突出

严格来说,社会矛盾产生的根源是贫富差距的拉大。随着农村劳动力的大量涌向城市,从而造成城市人口基数增大,城市人口与经济空间分布比例严重失调。具体而言,这是一条畸形的价值链:农村经济落后——劳动力涌向城市——城市经济发展受阻——贫富差距拉大——社会矛盾突出。诚然,人口流动会为区域内带来引进性的技术增长,然而当现代科技趋于成熟并饱和时,区域发展所需要的是技术创新而不是技术引进。
综上,由两种主要问题所构成的社会不稳定因素为构建和谐社会造成了极大的阻碍,进而,贫富差距的拉大使中国的社会主义体制逐渐向资本主义社会倾斜,因此,推行马克思主义信仰是当前我国政府部门的重要课题。

二、和谐社会理论探究

2004年,中国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念,要求党内以及各地政府部门从构建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角度出发,在推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过程中转变思想,提倡、以及引导全国人民共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是全党全民具有严格自律的信念,以及具备高度发达的集体主义思想。和谐社会要求党和国家人民实事求是,首先从全党做起,其次影响人民群众,加强思想教育,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好准备。而从另一个角度分析,构建和谐社会即是构建世界共产主义的奠基,是共产主义的雏形,马克思所构想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严格来说即是一种和谐社会。
和谐社会全球化是必然趋势,和谐社会主要具有两大优势。其一,和谐社会下的人民群众可实现互爱互助,实现以平等为基础的尊严、人权、发展机遇协调发展,实现趋于大同化的和谐社会;其二,和谐社会会促进生产力的进一步扩大,其以民族凝聚力为中心的指导思想使全国人民同心协力,为我国社会发展以及中华民族乃至世界的整体发展做出贡献。

三、马克思主义信仰与和谐社会的重要关联

马克思主义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三个主要部分,然而笔者认为,我们可将其作为三个层次,三者之间即是相对独立的个体,又有着密切的关联。马克思主义哲学包括唯物辩证主义与唯物史观两大思想主体,具体而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使人类认识世界以及改造世界的重要基础,而政治经济学则是通过马克思主义哲学剖析的资本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剖析下,认为剩余价值是引发一系列社会矛盾与阶级斗争的根源,资本主义势必将会被历史前进的步伐所淘汰。由此,以唯物史观为理论基础的科学社会主义随之诞生,严格来说,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政治经济学剖析结论下的产物,并由此而产生了伟大的共产主义。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且国家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完成共产主义社会的建设,因此,只有具备马克思主义信仰,具有坚定不移的目标和发展方向,真正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相互结合,我们的目标才能尽快达成,世界共产主义的总体目标才能够早日实现。
结语
在我国当代推行马克思主义信仰是关乎着每一位国民个人乃至国家发展的大计。当前,我国社会的整体形势不容乐观,究其根源,笔者认为这与我国的教育有着很大的关联。教育是一个国家的重心,是关系到国家命运的重要部分,中国当前贫富差距的拉大以及社会矛盾产生等问题都能够通过教育解决。因此,与其说在当代推行马克思主义信仰,不如说将马克思主义渗透到教育之中,从根本上加强对国民的思想教育,为构建我国的和谐社会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韦源源.马克思主义信仰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意义[J].青海民族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0, 30(2): 10-14
陈佳.从时代特征谈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J].商品与质量:理论研究,2012(9):187-188
[3]苏丽亚.论信仰与构建和谐社会[J].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20(1):17-19
作者简介:解利荣(1989.3--)女、汉族。陕西西安人,本科毕业于西安财经学院,现就读于西安科技大学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法学硕士
柴菊(1988.9——)女、汉族,河南固始人,本科毕业于西北大学,现就读于西安科技大学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胡喆 1987.11 女 汉族 甘肃泾川人 本科毕业于西北大学 现就读于西安科技大学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法学硕士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