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学 >> 初中教学 >> 初中历史教学 >高中数学教学

高中数学教学

收藏本文 2024-01-15 点赞:4175 浏览:16455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1007-4309(2013)05-0124-01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提出,传统的高中数学教学存在的不足正不断地显现出来。不仅阻碍了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对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综合能力地提升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不对传统教学的弊端进行有效改革,就难以实现推进素质教育的远大目标。
关键词:高中数学 课堂教学 策略
作为一名高中数学教师我发现在教学中存在一些理由:其一,对教学工作的困难认识不足,没有耐心;其二,对学生的了解不够,缺少爱心;其三,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听课习惯和自我“适教”能力;其

四、课内重视听讲,课后及时复习。因此,高中数学教学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数学教学要有足够的耐心

1.耐心引导,关注学生的意志品质。不少学生对数学的印象是枯燥、难懂,教师则信奉“严师出高徒”的古训,对待学生的学习缺乏耐心细致的引导,造成一部分学生讨厌数学,甚至产生“破罐子破摔”的心理,更谈不上使学生具备克服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的意志力。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考虑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自信心和意志力,注意给学生提供具有挑战性的理由,让学生有机会经历克服困难的学习活动,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学习中既获得成功的体验,又有面对挑战的机会和经历,从而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这对教师来说是一个持之以恒、潜移默化的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也应该有足够的耐心。
2.耐心辅导,关注后进生的发展。后进生是迟绽的花蕾,是待开的资源。后进生是相对的,是变化发展的,没有一成不变的后进生,后进生是可以转化为好学生的。那么,如何转化后进生呢?对后进生要充满爱心,只有热爱后进生,才能做好他们的转化工作。这就是说,对后进生要动之以情,要细致耐心地进行辅导,使他们的心在温暖的关怀中渐渐融化,点燃他们追求上进、成为优秀生的希望之火。
3.耐心答疑,培养学生好问的学习习惯。高中数学是基于理由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科,要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在提出理由的前提下解决理由。其实,提出理由比解决理由在一定程度上更为重要,这就要求教师能够在教学的过程中认真、细致、耐心地回答好各种学生提出的各种理由,使每一位同学的每一个理由都能够得到满意的答复,甚至对于学生提出的一些古怪的莫名其妙的理由都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千万不可敷衍了事,更不能置之不理。作为高中数学教师,应该在答疑上多花时间、多下功夫。

二、数学教学要有必要的爱心和细心

心理学研究表明,任何认识活动都是在情感的动力影响下进行的。学生的学习兴趣往往以教师的情感为转移,如果教师把爱心寓于教学之中,通过富有情感的语言、动作、表情,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一种信任佩服的感觉,学生就会以积极主动、勤奋向上的精神状态投入学习。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多一些真诚的关怀和帮助,给学生以学习的信心和勇气,使学生变“高中数学教学由专注毕业论文与职称论文的www.udooo.com提供,转载请保留.厌学”为“肯学”、变“肯学”为“好学”。这样学生就会积极性高涨、兴趣浓厚,从而产生学习的和动力。因此,调控教学的情感,创设一种交流、亲切和谐、师生情感思维共鸣的课堂气氛,是全面提高课堂效率的一个重要途径。
不细心、粗心马虎是学生的通病,也算是非智力性错误的一种,这一直都是一个理由。其实克服粗心大意、培养严谨细致的思维品质是学习数学的目的之一。首先,教师要做好示范和表率。教师的板演,批改作业的字迹、符号,一定要规范、整洁,以便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其次,教师要善于总结经验、归纳策略。比如我教给学生计算的检查策略是:审题的策略是两看两想,即:先看一看整个算式是由几部分组成的,想一想,按一般策略应如何计算;再看一看有没有某些特别的条件,想一想能不能用简便策略计算。不要盲目地进行简便运算。再次,要教育学生养成验证的习惯。看所得结果是否符合实际、是否符合题目要求,代数式的变形是否符合逻辑,考虑理由是否全面周到。另外,对于常见的易于马虎的地方要经常性地强调,并要提出要求,这样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比如分式的分母不为零、对数式真数位置大于零、直线的斜率等理由。然而,培养学生细致、严谨的思维品质是一件费时、费力的工作,在这个过程中老师的潜移默化作用是相当重要的,老师自身的教学必须是细心的、严谨的。

三、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听课习惯和自我“适教”能力

听是主要的,听能使注意力集中,把老师讲的关键性部分听懂、听会,听的时候注意深思、分析理由,但是光听不记,或光记不听必定顾此失彼,课堂效益低下。因此应适当地记笔记,领会课上老师的主要精神与意图,五官能协调活动是最好的习惯。在课堂、课外练习中培养作业习惯,在作业中不但做得整齐、清洁,培养一种美感,还要有条理,这是在培养逻辑能力,必须独立完成。可以培养一种独立深思和解题正确的责任感。在作业时要提倡效率,应该十分钟完成的作业,不拖到半小时完成,疲疲惫惫的作业习惯使思维松散、精力不集中,这对培养数学能力是有害而无益的,抓数学学习习惯必须从高一年级抓起,无论从年龄增长的心理特征上讲,还是从学习的不同阶段的要求上讲都应该进行学习习惯的指导。

四、课内重视听讲,课后及时复习

新知识的接受,数学能力的培养主要在课堂上进行,所以要特别重视课内的学习效率,寻求正确的学习策略。上课时要紧跟老师的思路,积极展开思维预测,比较自己的解题思路与教师所讲有哪些不同。特别要抓住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课后要及时复习不留疑点。首先在做各种习题之前将老师所讲知识点回忆一遍,正确掌握各类公式的推理过程,应尽量自己回忆,不要一遇困难立即翻书。认真独立完成作业,勤于深思,从某种作用上讲,我不完全赞成不懂即问的学习作风,对于有些题目,由于自己的思路不清。一时难以解出,应让自己解出,应让自己冷静下来认真分析题目,尽量自己解决。在每个阶段的学习中要进行整理和归纳总结。把知识的点、线、面结合起来织成知识网络。纳入自己的知识体系。
身为教师,首先要务本,本立则万法可成。何谓本呢?其一是以德为本,修身立德,这也是教师的社会责任所决定的;其二,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为本,只要学生有了一定的学习能力,那么,他们就能随时获取知识,但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都想亟不可待地教会学生必要的知识,忽略了他们获取知识的过程,忽略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这样,我们在无形中就偏离了教学之本;其

三、以教本为本。这是一个更加具体的教学要求,然而也是十分重要的。

近几年来,受社会各种综合因素的影响,不管是老师还是学生都忽视了课本在教学和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将大量的时间花费在课外的资料上,而大多数资料都有大量总结的公式和所谓的捷径,表面是省时省力,其实质是在浪费时间、浪费精力,到时候还是一无所获,这就是舍本逐末所带来的后果。因此,我们教学时要以课本为本,让学生在学习、钻研、挖掘课本的同时,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教学和学习都是务实的工作,不能走任何的捷径,我们的高中数学教学才能为学生的将来储备能力,为提高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和学生的综合素质作出其应有的贡献。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