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汉语言文学 >> 当代文学 >分析古代诗人接受《史记》稿

分析古代诗人接受《史记》稿

收藏本文 2024-01-17 点赞:10774 浏览:44856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读者为中心的接受美学和接受论述探讨策略传入中国,即被广泛运用于中国古代文学探讨,众多学者以自觉的接受意识对古代经典作品、优秀作家进行接受史探讨,成果丰富。有着两千多年探讨史的“史记学”,也同样借鉴了西方接受美学的新论述来更新传统观念,多角度多层面的探讨各个时期《史记》的传播与接受,但有关古代诗人对《史记》的接受这一层面,探讨者甚少,对古代诗人接受《史记》的创造性成果史记诗与《史记》之间错综微妙联系的探讨力度不够。史记诗是指古代诗人以《史记》人、事为主要吟咏对象,表达对《史记》人、事或褒或贬的认识和评价的诗作,以各个角度展示诗人对《史记》的创作主旨、思想倾向、写作手法以及对司马迁对历史人事的评判标准等方面的接受,有直接阅读《史记》所作之诗,有既受司马迁影响,也受到前代诗人影响融合而成的作品,展示诗人历史看法的同时,也道出诗人的自我心声,兼具历史性和现实性。在接受美学视域的观照下,传承《史记》内核而来的史记诗,可视为《史记》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并且,史记诗的创作也进一步推动了《史记》的传播与接受,对《史记》探讨的纵深进展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由此可见,古代诗人取材于《史记》创作而成的咏史诗和《史记》一书之间联系匪浅,是值得重视的课题,具有极高的探讨价值。有鉴于此,本课题以特殊的读者群,即古代诗人创作群体为接受主体,以《史记》为接受客体,以史记诗创作为探讨对象,梳理各个时期《史记》传播概况,深入考察古代诗人接受《史记》在不同时期呈现出的不同特点、规律及其原因,以及接受成果史记诗所折射出的习气风尚、审美情趣,以而探讨《史记》与咏史诗二者之间微妙且复杂的联系。本论文的主体部分是由绪论和上、下篇组成:绪论第一节简单论述了论文的选题缘由与作用,交代了本课题两个重要概念——接受美学和史记诗,着重界定史记诗命名的由来、范畴、内涵与外延,又略论《史记》与咏史诗二者之间的互动联系、本课题的探讨目的与价值等。第二节概括史记诗的探讨近况与进展走势。先是分别简单介绍《史记》、咏史诗以及接受史探讨的大致情况,再较为详细的罗列出《史记》接受史的探讨情况和古代诗人对《史记》的接受探讨近况。第三节主要是交代探讨背景、浅析本论文探讨缘起、明确探讨旨趣。上篇为整体探讨。是以时代为序,以《史记》传播概况为背景,以诗人为接受主体,用不同的角度、不同的策略探讨史记诗在各个不同时期所呈现的不同特点及其原因,共有四章组成。第一章略述了两汉时期,即史记诗创作的萌芽期概况,重点浅析了“第一读者”班固及其《咏史》;魏晋南北朝时期,即史记诗创作的初步进展期概况,重点论述了陶渊明等人诗作;隋朝,即史记诗创作过渡期概况。第二、三、四章主要探讨对象是史记诗创作的成熟繁荣期(唐五代)、变革革新期(两宋)、持续稳定期(元明时期)和集大成期(清代)的概况。这部分主要是在梳理两汉、魏、晋、南北朝包括隋朝《史记》传播、评价与探讨概况的基础上,浅析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史记诗创作概况,探究形成这种情况的社会、个体理由,以便更进一步探讨《史记》和咏史诗的文化内涵和审美意蕴。下篇为个案探讨。与上编相互配合、相互补充,纵横交叉,将史记诗放在历史大背景下剖析,深入探究《史记》与咏史诗的联系。是篇共六章,分别以秦始皇、汉高祖、四皓、孙武、荆轲、韩信等形象为探讨对象,或以不同吟咏主题入手,或以不同评价切入,或以诗歌中再塑各种新形象为类,在接受美学的观照视野下,浅析古代诗人接受《史记》中相关形象在各个时期进展变化的特点规律及其原因。下篇是以接受客体,即《史记》具体的人物、事件为探讨对象进行个案探讨,以垂直接受为视角,浅析不同时期的诗人对同一吟咏对象所体现出来的不同看法,找出个中规律,并探究其中缘由。关键词:《史记》论文咏史诗论文史记诗论文接受美学论文

    摘要3-5

    Abstract5-11

    绪论11-21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作用11-13

    一、概念界定11-13

    二、《史记》与咏史诗之间的互动联系13

    第二节 探讨近况及前瞻13-19

    第三节 探讨旨趣19-21

    上篇21-107

    第一章 唐前诗人接受《史记》探讨25-37

    第一节 两汉诗人对《史记》的接受25-28

    一、两汉时期《史记》的传播、评价与探讨概况25-26

    二、两汉时期史记诗的创作26-28

    第二节 魏晋诗人对《史记》的接受28-32

    一、魏晋时期《史记》的传播、评价与探讨概况28-29

    二、魏晋时期史记诗的创作29-32

    第三节 南北朝诗人对《史记》的接受32-37

    一、南北朝时期《史记》的传播、评论和探讨概况32-33

    二、南北朝时期史记诗的创作33-35

    三、隋朝时期史记诗创作35-37

    第二章 唐宋诗人接受《史记》探讨37-75

    第一节 唐五代诗人对《史记》的接受37-48

    一、唐五代时期《史记》的传播、评论和探讨概况37-39

    二、唐五代时期史记诗的创作39-48

    第二节 两宋诗人对《史记》的接受48-66

    一、两宋时期《史记》的传播、评论和探讨概况48-50

    二、两宋时期史记诗的创作50-66

    第三节 辽金时期史记诗的创作66-75

    一、辽金时期《史记》的传播、评论和探讨概况66-67

    二、辽金时期史记诗的创作67-75

    第三章 元明诗人接受《史记》探讨75-93

    第一节 元代诗人对《史记》的接受75-82

    一、元代《史记》传播、评论和探讨概况75

    二、元代史记诗的创作75-82

    第二节 明代诗人对《史记》的接受82-93

    一、明代《史记》传播、进展和探讨概况82-83

    二、明代史记诗的创作83-89

    三、王世贞史记诗创作89-93

    第四章 清代诗人接受《史记》探讨93-107

    一、清代《史记》的传播、进展和探讨概况93-94

    二、清代史记诗的创作94-107

    下篇107-181

    第一章 古代诗人对秦始皇形象的接受107-121

    一、修长城110-113

    二、秦始皇生死113-116

    三、焚书坑儒116-121

    第二章 古代诗人对汉高祖形象的接受121-133

    一、正面形象123-126

    二、负面形象126-131

    三、寄寓感慨131-133

    第三章 古代诗人对四皓形象的接受133-147

    一、元前诗人对四皓形象的接受135-138

    二、元明清诗人对四皓形象的接受138-142

    附:古代诗人笔下的“四皓图”142-147

    一、隐逸情致143-144

    二、羽翼太子144-147

    第四章 古代诗人对孙武形象的接受147-155

    一、钦慕式——英雄膜拜之钦慕式接受148-149

    二、反讽式——批判指责之反讽式接受149-150

    三、联想式——叹息感慨之联想式接受150-151

    四、元明清诗人对孙武形象的接受151-155

    第五章 古代诗人对荆轲形象的接受155-167

    一、“许身太子丹,生死誓不渝”——重义轻生的侠义风范160-161

    二、“易水流得尽,荆卿名不消”——千古不灭的悲剧英雄161-164

    三、“报恩不到头,徒作轻生士”——寡谋短视的无谓牺牲者164-167

    第六章 古代诗人对韩信形象的接受167-181

    一、“志与众人异”167-170

    二、国士形象170-173

    三、悲剧形象173-181

    结语181-183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