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育 >> 德育 >> 大学德育 >体育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自我锻炼能力

体育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自我锻炼能力

收藏本文 2024-04-17 点赞:34297 浏览:158406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学生自我锻炼能力,是指学生通过体育学习,形成体育强身健体的自我需要意识。在体育锻炼中能运用已具备的体育知识、技术、技能,充分发挥自身的活动能力,因地制宜,因陋就简地创造性地开展体育锻

源于:论文要求www.udooo.com

炼和娱乐身心活动的一种本领。学生良好的体质是学生学习的基本条件, 学生自我锻炼能力是奠定终身体育锻炼基础。因此,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学生自我锻炼能力的培养。本文就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自我锻炼能力,谈一谈自己的认识。

一、明确自我锻炼能力的重要性。

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传授体育的知识、技术和技能,而且要利用体育本身的特点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培养和提高学生承受挫折的能力,促进身心的全面发展,使学生在各种环境中能保持一种良好的适应状态,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学校体育教学是以锻炼身体为基本形式和手段,对学生进行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技术的教育,同时还要进行良好的心理品质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体育课对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学生的意志力和勇敢精神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体育运动本身就是人为地设置"困难",使参与者在克服和战胜各种内部困难和外部困难的过程中,培养顽强的意志,锻炼自我,完善自我和超越自我,使学生在一次次的失败中感悟挫折,在一次次的成功中体验战胜挫折的愉悦。

二、注重教学方法。

教师要挖掘体育教学中的兴趣因素,运用体育特有的魅力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通过趣味的教学方法如游戏法、竞赛法、互助法、自由组合法等来激发学生主动参与体育学习的热情。例如:在耐久跑教学中,先让学生完全了解锻炼的目的和对身体的影响,创造兴趣空间,采用分层教学,学生自由组合,水平相似的为一组,他们在跑的过程中谁也不甘落后,从而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三、密切师生感情,确立教师的偶像地位。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自主学习”得以实现的基础。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密切师生感情,多与学生进行心与心的交流,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当学生在学习、生活和锻炼中出现困难时,要多关心他们,鼓励他们,增强他们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与此同时,教师还应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为人师表,处处表现出一位人民教师朝气蓬勃、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让自己的言行举止于不经意向感染学生,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境地。久而久之,学生就会视教师如朋友,为偶像,教师的一言一行就会成为学生行动的指南,教学思想就会被学生自觉地接受,学生也就会在课内课外强化练习,自觉提高自我锻炼能力。

四、教师指导应以启发为主。

学生的学习过程不仅是一个接受知识的过程,也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指导是否得当关系到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能否得到提高,所以教师如何指导学生进行研究就显得十分重要。在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中,教师应重视学法的指导,积极引导并鼓励学生独立或与他人合作进行学习,给学生尽可能多的自主选择、独立思考和实践操作的机会。教师要及时总结教学经验,让学生知道体育学习目标,并制定适合自己特点的学习策略,鼓励学生自觉克服困难、主动参与锻炼,在学习中去发现自己的聪明才智,产生学习和发展的内在动力,成为体育教学的主体,自主地去学习和锻炼。

五、重视信息反馈。

教学中,教师应及时了解学生的锻炼情况,对学生的锻炼态度、锻炼成绩作出正确的评价。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进一步坚持目标的和继续锻炼的热情。比如,在进行一分钟运球上篮教学时,给学生提出具体的指标,要求学生通过一个阶段的练习而达到这一目标。阶段练习结束后,教师及时对学生的自我锻炼成绩进行检测,了解学生的指标完成情况,表扬先进,鞭策后进,营造一种“比学赶帮超”的良好竞争氛围,从而推动全体学生共同进步。
总之,作为体育教师,应该充分调动学生自我锻炼的积极性,尽职尽责地为学生的自我锻炼创造条件,营造气氛,把课堂教学任务有效地转化为学生课内外自觉积极的行动,努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我锻炼能力,以实现素质教育中体育教学的目标。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