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育 >> 德育 >> 大学德育 >语文教学中美感教育站

语文教学中美感教育站

收藏本文 2024-01-22 点赞:3877 浏览:12734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语文课是一门思想性很强的工具课,它

学位论文参考文献格式www.udooo.com

特别注重感染和熏陶,寓思想教育于听、说、读、写的各项训练之中,寓于文学作品的的具体形象之中。我们的教育对象在有了一定的阅读能力的基础上,必须要有更高的要求,否则就会不满足,就不会对他们所学的东西感兴趣,特别是思想道德情操的树立和培养,从来不会离开美的感染和熏陶。有了这种审美能力,会使自己成为精神世界丰富而高尚的人。

一、语文教学为美育提供了丰富的内容

语文课本中作品都是典范,它能使学生识别真、善、美,性情受到熏陶,灵魂得到净化,从而提高审美情操。
教材中有自然美,《荷塘月色》中流水一般的月色,清香四溢的荷花;《荔枝蜜》中碧海似的荔枝树、忙着采蜜的蜜蜂……教材中有社会生活美,社会生活的丰富多彩,比现实生活更典型、更集中,有巨大的认识、欣赏和美感作用。《窦娥冤》中怨天恨地的呼号;《唐睢不辱使命》反映对侵略者的反抗;《变色龙》中对趋炎附势、欺下瞒上的鞭挞;《背影》中的父子情;《藤野先生》的师生情……
语文教学中有着如此丰富的内容,那么在语文教学中怎样进行美感教育呢?

二、培养学生发现美、认识美的能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和爱好产生美感。语文教学的第一要著,就是让学生发现语言之美。在日常教学之中,要使学生对语文产生美感,就要遵循语文教学的基本规律,把美感教育贯穿于语文教学之中。

(一)导入之美

好的文学作品,都有着优美的意境。教师可以凭借多种手段,提供有关的音乐形象和图画形象使学生广泛的联想和想象,进而理解教师的语言形象;或者凭借范读,使学生不知不觉进入意境,全身心的进入作品之中,深深受到感染。教师还要通过准确的语言、贴切的比喻,助之以手势、表情,形象地再现作品中的人物和事件,把学生带入文章的意境之中。
当然,导导入的手段还很多,具体运用起来也是很灵活的。如讲授《荷塘月色》一课,可采用多种手段导入。一开始教师范读,要求学生闭目静听,把学生引入课文的意境;也可配合教材选读一组有关月、月色、赏月的古今名家诗词散文做补充教材;还可以组织一次静夜赏月的活动。赏月时,让学生欣赏《春江花月夜》等中外名曲。试想,此情此景,学生的心灵在月白风清的夜晚,在大自然的怀抱里得到的是一次多么生动的感情净化!

(二)抓住美的语言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语言是文学的第一要素。因此,分析作品首先要抓住作品的优美语言,引导学生正确的理解词语的含义,把握词语的感彩,不同的句型、语调以及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在领略其语言美中得到美的享受。如《孔乙己》中,孔乙己“排出几个大钱”的“排”字用得十分精当、准确、生动、含义丰富,把孔乙己穷困潦倒却又自命清高、自欺欺人的灵魂刻画得淋漓尽致,体现了作者运用语言的功力,也表现了语言的精确美妙。

(三)启发想象

让学生有表情地阅读重点片段,透过大量的文字信息展开丰富的联想、想象,调动起自己熟悉的生活经历、生活常识、经过分析,归纳、综合、概括、判断和推理,从而调动智力因素,最后创造性的形象形成了。这就是从情出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培养学生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人们认识世界的目的在于更好地表现美、创造美。语文教师就是要想方设法的调动教师的积极性,让学生把表现美的表现出来。在语文教学中,当学生对课文不理解的时候,美感就无从产生,但是一旦通过自己的思考读懂后,就能产生美感。因此,在教学中要让学生表现出极大的主动性、积极性,使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是一种美的享受,使课本本身成为评价美、欣赏美的途径。
语文的审美教育还必须创造,要让学生在说写训练中通过语言去创造美。要指导学生通过表情朗读、创造性复述、演讲辩论等方式训练优美的音质、音律,使说话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言之有序,言之有情,同时还要训练他们说话得体,注意词语的感彩和句子的语气,力求达到语言美。
作文是书面语言的表达活动,是综合性的创造性的智力训练,是用书面语言描绘自然美和社会生活美,是一种难度更大的创造美的过程,因此,要循序渐进的进行,以读促写,由模式到创造,逐渐达到创造美的境界。
总之,语文教学中美感教育在美育中有独特功效的特点,是任何美感教育取代不了的,它不仅在于培养学生的感受力、鉴赏力、表达力,而且能让学生获得审美所必须的文化知识、文化修养、高尚的情操和丰富的想象力,影响学生的整个精神世界。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