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会计 >> 房地产会计 >会计信息可靠性、相关性和会计信息质量关系

会计信息可靠性、相关性和会计信息质量关系

收藏本文 2024-03-11 点赞:29665 浏览:134015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相关性与可靠性是会计信息质量的两大特征,二者之间呈现出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最终的会计信息质量需要在两者中进行权衡而定。目前,国际上已达成共识,将相关性与可靠性共同作为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本文以此为背景,围绕会计信息的可靠性、相关性与会计信息质量的关系展开论述。
关键词:会计信息质量 相关性 可靠性 权衡 矛盾统一
一、引言
会计信息质量体系中,相关性与可靠性是其两大关键性特征。通常受到两大约束,即重要性、效益大于成本。在两大约束条件下,唯有不断提高相关性与可靠性,方能使会计信息符合企业的管理和发展需要,从而对决策有用。然而,相关性与可靠性又具有矛盾性,二者的变动方向并不同向。一方的提高往往伴随着另一方的降低。因此,二者之间的真正关系是一种既对立又统一的“矛盾”关系。尤其是当需要选择会计计量属性,披露财务报告时,这种对立的表现尤为明显。因此,会计人员在日常工作中,需要在相关性与可靠性之间根据企业特点和目前状况不断权衡,以最终实现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决策需要。

二、可靠性、相关性与会计信息质量的关系

(一)可靠性

可靠性是会计信息影响决策的保证。在当前的国际会计准则中,关于可靠性的描述为:在可靠性下,会计信息能够反映其需要反映的情况,并且会计信息没有重要错误或偏向,能够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依据。其中,“没有重要错误”是指会计信息在技术上具有准确性;“没有偏向”是指会计人员具有中立性的立场。会计人员在处理会计业务时,重点关心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相关性,而不是重点关注特定利益群体的反映和影响;“如实反映”是指会计信息具有真实性,即会计信息的描述或会计计量与其所要描述或计量的对象相符合。由此可知,作为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可靠性实际并非一个具体作用上的特征,而是对真实性、重要性等具体特征的一个抽象概括。倘若从层次结构予以分析,可靠性实则是由真实性、公正性、可核实性共同构成,而且是三种特征交互作用的体现。

(二)相关性

相关性是会计信息影响决策的能力。会计既是一个核算、判断、记录、分析、制约、决策等的综合过程,又是一个用于信息传递的系统。高质量的会计信息有助于使用者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作为会计信息质量的特征之一,相关性主要是指会计信息必须与“决策”相关。因此,也可以说,相关性是会计信息影响决策的能力。这种决策影响能力主要体现为两点:其一,当前的会计信息需能有效检验或者验证、修改预期结果,即反馈;其二,会计信息须能对使用者有用,即能帮助其预测和决策。可见,相关性具有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反馈、预测。在实际中,会计人员对相关性的把握具有一定困难。主要理由是由于不同的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信息的要求不同。即使会计人员面对不同的需求者时知道其所侧重的会计信息需求不同,相关性的要求也不同,但是在“成本-效益”的约束下,提供能够满足各类使用者要求的会计信息具有一定难度。目前的解决策略是对外提供“通用型财务报表”,但是此种策略依然是一种“折衷”之举。

(三)可靠性与相关性是既对立又统一的矛盾体

西方经济学提倡均衡理论。从市场均衡理论出发,目前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声讨”之声大多是源自于会计信息使用者与提供者对会计信息质量的期望不同所导致。对会计信息使用者而言,会计信息的需求量并非自主决定,而是由提供者决定。使用者在作出决策判断时,往往也只能依照“即得”信息。决策的质量难免不会受其影响。会计信息的使用者与提供者直接信息是不对称的。这种不对称的形成理由是由于信息成本对企业而言,无疑是巨大的。长此以往,可能会扭曲市场资源的优化配置功能。从而造成社会财富的浪费。此外,作为信息提供者一方,其在信息提供过程中一直依照“成本-效益”原则,无法做到完全“透明”、“彻底”的向使用者提供充分、充足的会计信息。在这种不同的利益驱动之下,信息供给与需求自然会处于“失衡”状态。这一情况体现在会计信息质量上,就形成了相关性与可靠性的差异。

三、会计信息质量的最佳状态

会计信息的最佳状态,是既能拥有较高的相关性,又能具备很强的可靠性。倘若能获得二者的共同增加,那么对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将有极大益处。然而如前文所述,现实中的相关性与可靠性呈反向变动关系,常常互相冲击。比如,转变会计策略可能会增加相关性,但是可靠性有可能因此而降低。反之亦然。究竟如何在二者之间做出选择和权衡,取决于决策者的需要和其对重要性的评价。另外,相关性与可靠性共同构成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缺一不可。无论哪一方,倘若为了单纯一方而完全丧失另一方的效用,则会计信息质量为零。
实际上,会计信息质量的最佳水平是根据会计信息使用者的效用函数决定的。会计信息提供者与会计信息使用者不同的会计信息质量期望水平间接会计信息的可靠性、相关性与会计信息质量的关系由专注毕业论文与职称论文的www.udooo.com提供,转载请保留.造成资源不足或资源浪费。充分披露会计信息,有助于加强使用者的决策有用性,但是,却无法从根本上消除不经济。由于会计信息使用者众多,而且要求和偏好也各自不同,即使是同一类的信息使用者,也会因个人知识结构和喜好等对具体的会计信息有所偏向。而且,所提供会计信息的企业与上级监管部门之间也长期处于一个动态博弈的关系之中。企业在提供会计信息时,可能会在以下两者之中做出权衡,选择能获得最大效益的方式,即:针对不提供全面信息可能需要承担的惩罚成本与利用逃避惩罚所获得的潜在机会/利得所作出的综合期望收益,与完全遵照会计信息使用者需求提供全面会计信息所获得的期望收益。倘若从相关性与可靠性的角度考察会计信息质量,不难发现,会计信息质量之所以存在理由,主要是由于会计信息使用者与提供者之间的期望收益不同。
因此,只有从根本上消除这一差异,才能最终解决相关性与可靠性之间的矛盾与对立,也才能真正实现会计信息的高质量。

四、权衡会计信息相关性与可靠性的措施

(一)从“相关性”入手,选择适宜策略首先,我国当前的企业财务报告实际是由财务报表所构成。而对使用者真正有用的会计信息需要在财务报告的基础上加以自行分析,可能存在较多的主观性。现实中企业财务分析数据较少,对此,企业应在所提供的会计信息中适当加入财务分析数据等相关内容。
其次,企业还应在流量表中适当增加考核指标,并提高编表频率,加强对流量信息的考核与陈报。由于流量不仅能有效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而且还能对偿债能力、变现能力,以及财务弹性等进行披露。无论是相关性还是可靠性,都比其他财务指标优秀。然而,目前按照会计准则的规定,我国企业的流量表大多为“年报”,并且对考核尚无要求,只是侧重于单纯的“编报”。如此一来,必将影响流量表的相关性与可靠性的有效表述。对此,笔者倡议企业编制流量表的“月报”,同时在表内会计信息的可靠性、相关性与会计信息质量的关系论文资料由论文网www.udooo.com提供,转载请保留地址.适当增加营业收入、净流量、净利润等的比重。
再者,针对财务报告,财务报表附注是其一项重要构成部分,并且对财务报告所传递信息的质量(相关性与可靠性)具有重要影响。目前,财务报表附注已成为财务报表使用者用于分析、理解报表数据,做出判断和决策所不可或缺的一项工具。虽然企业当前对财务报告都编制了财务报表附注,以用于使用者更好地理解。但是无论是报告还是附注,都是侧重于财务信息,非财务信息涉及较少。加强非财务信息的披露已被许多学者所提出,但实际效果不佳。对此,企业应在披露会计信息时,进一步加强对非财务信息的披露。

(二)从“可靠性”入手,采取进一步措施

在实际中,虽然企业在填制会计凭证、账簿、报表时都会依据真实合法的经济交易事项,并具有原始凭证。但是,由于会计策略和会计政策的选择不同,即使是针对相同的会计事项,最终所反映出的会计结果也会不尽相同。另外,即使原始凭证完全一致,不同策略下的会计核算结果也会有很大差异。虽然这类差异的产生理由并非是人员故意而为之,但是,“事实只有一个”。因此,会计信息依然存在失真的可能性。避开会计策略或政策的不同而导致会计信息失真,可以从两个环节入手:
第一,准则制定环节。在会计准则制定方面,在遵循科学合理的制定程序的同时,还应尽量使会计制度所确定的会计空间与企业所追求的的利益空间同步,并具有一致性。颁布一项准则草案,应经过反复甄别、讨论与完善,审批要慎重严格,并多方征求意见。
第二,会计策略/政策的选择环节。企业一方,尤其是其财务部门,在对会计策略、会计政策的选择时,应尽量将各方利益相关者都考虑充分,以使所选择的会计策略/政策能够与大多数相关者的利益“一致”。此外,会计核算过程应公正、公平,会计人员要保持中立态度,做到不偏不倚。
参考文献:
[1]潘登.不同目标观下会计信息可靠性与相关性的选择[J].财会通讯,2010;16
[2]张琴,李晓玉.试论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与可靠性[J]. 事业财会. 2012;6)
[3]李银平,李海军.会计信息主要质量特征辩证关系分析[J]. 现代商业. 2011;23
[4]令媛媛,黄美娟.会计信息质量评价体系的发展过程与研究成果——文献回顾[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8;23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