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社会学 >> 法律社会学 >试议差异和社会结构:艾利斯·扬社会性别批判理论

试议差异和社会结构:艾利斯·扬社会性别批判理论

收藏本文 2024-03-05 点赞:7175 浏览:22017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本文原载于美国《星丛》
(Constella-tions)杂志2007年第2期(第14卷),作者劳雷尔·韦尔登(s.Laurel Weldon)是美国普渡大学政治学副教授。她以全球视域探究政治变化及公共政策,涉及和女权理论的许多观点与理由,并对一些地区和国家的妇女权利理由进行了实地考察和案例研究。韦尔登在本文中探讨了美国著名女性主义理论家艾利斯·扬对性别概念的发展及贡献。扬认为,最好将性别理解为“生命感受体”(lived body)相对于他人在社会关系之中确定其位置的特定方式。扬在完善她有关“性别作为一个社会结构”的思想时提出了三条基本轴线:劳动的性别分工、规范的异性恋和社会性别的权力等级制,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其调整性别概念的思路。扬认为。尽管性别概念是有局限的,却并不意味着要完全拒斥这一概念。在某种作用上,它使社会批判与主体建构两种不同的主题得以区分并各自单独存在,这有助于在联系中澄清理论探究的性质。而扬留下的理由是:怎样分析不同结构间的相互作用并将其概念化?
当代女性主义理论在使用性别概念时遇。到的一个核心理由是如何避开本质主义,尤其是各种性别本质主义掩盖了许多底层妇女群体的感受和利益。本质主义涉及的既有理论理由,也有政治理由。在理论上,本质主义涉及并可被归咎于虚检测的统一概念或范畴,它模糊了批判的差异和冲突。在政治上,本质主义抹去了更多底层群体不同的、相互冲突的利益和感受,只考虑特权群体的利益或感受并将之普遍化,且分享利益的也是特定人群。女性主义理论家曾声称性别是基于女性拥有共同的身份、感受和利益,目前这被认为是一种本质主义并遭到了严厉批判。一项重要的学术研究指出,虽然同为女性,但女性们在利益上各不相同(例如,黑人妇女与白人妇女虽同为女性,但她们的利益不仅不相同,甚至还相互冲突)。并没有一种共同的体验作为构成女性身份的基础。而这就导致了某些理论家对性别概念的拒斥,另有一些人则指责本质主义对政治的麻木和冷淡。艾利斯·扬对女性主义理论最重要的一个贡献是发展了对性别概念的理解,使之能在宏观层面上对社会结构的非正义进行批判,同时也明确了对不同妇女群体之间差异的承认及其政治上的重要性。实际上,既致力于对社会结构的分析又致力于对群体差异的政治重要性的考量,是贯穿扬的主要著作的一个主题,它在聚焦女性主义理论的同时,也使得对正义和理论的探讨更加广泛。我在本文中将简述女性主义的理论理由,指出扬在厘清和解决这一理由上所做的贡献,并明确对哪些领域的界定或对哪些概念的发展是必要的,以继续推进对这一理论主题的探讨。
“社会性别”概念及其相关理由
为对女性遭受歧视和受支配的社会组织模式提出挑战,女性主义理论家需要表明,确立另一种替代性的社会组织和政治生活方式是可行的。他们必须转变性别本质主义的见解,即认为女性是与某些特定的气质、工作、相关联的,而男性则与另一种气质、工作等相关联。作为该议题的一部分,女性主义理论家指出“生物性别”(sex)与“社会性别”(gender)是有差异的:前者是指男女在生物学上的差异,后者是指男女差异的社会作用。基于这种观点,前者是相对稳定的,可以跨越不同的社会语境,而后者(性别的社会作用)则是多变的,随着时间和社会的转变而有其特殊的内涵。
随着社会性别概念及其理论的发展,生物性别与社会性别之间的关系变得更为复杂:有学者认为没有必要区分生物性别与社会性别。从某位女性主义研究者的雌雄同体的理想来看,“生物性别”几乎没有或根本就没有任何社会作用(至少在就业、能力以及人们可能拥有的机遇等方面);也有学者指出,做母亲的体验奠定了一种特殊的经验基础并引起了女性的认同。一些学者认为,这样的性别认同还需考虑道德的、心理的、政治上的重要性及其后果:若女性越来越重视关系和抚育孩子等这类事情,就越发以为女性就应该去从事这类事情。而女性之间在偏好上如有更多的一致,就更能理解其他女性的看法。这些论述显然对描述和考量生物性别与社会性别的关系有重要作用,对理解政治动员和行为也有重要作用。
但这些观点受到了酷儿理论家、后现代女性主义者、有色人种女性主义者及其他女性主义学者的全面批判。酷儿理论家批评女性主义学者不仅接受了潜在的二元制(男性气质/女性气质,男人/妇女),同时毫无保留地认同了异性恋并使之规范化,且在有意无意之间以此为据,为认同单一的女性身份作辩护。有色人种女性主义者指出,基于对家庭生活、妇女的工作、育儿等方面的考察,就断定女性具有共有的经验或身份,其实只是基于白种妇女的经验,与有色人种妇女的经验是极为不同的;有色人种女性主义者的探究引发了有关种族身份与利益之间以及社会性别或阶级身份与利益之间相互影响的讨论。最后,女性主义学者认为,对性别的理解是无法脱离种族、阶级、性取向以及其他社会身份的:性别压迫与种族、阶级等其他各种压迫是相互交织的。并不存在统一的、为所有女性共享的经验、身份或视角。这些经验、视角、利益和身份往往随着种族、阶级和其他社会关系的变化而转变。后现代女性主义者进一步主张,即使妇女的亚群体(如非洲裔美国妇女、工人阶级妇女)也不可能拥有统一的利益或身份,任何试图在具体经验、利益或身份认同之中为性别概念(或者性别一种族一阶级概念)寻找基础的努力,其实都蕴含了本质主义的意味。为了确定某群体的真实经验,社会群体理论往往需借用逻辑上的一致性,正是这种一致性压制着该群体的成员,因为使该群体统一起来的真实经验是不存在的(即便在某些时候的确存在,也是被强加的)。事实上,正是生物性别与社会性别的区分本身造成了性别差异的本质化,而且这比先天/后天的区分更复杂,也蕴含着更多的社会建构的含义。后结构主义的女性主义者认为,女性主义者应该挑战阳刚与阴柔的比喻,不再检测定女性拥有任何共同的实际利益和共享的经验。
综上所述,这些评论使得对非正义所进行的理论批判复杂化了,而批判非正义的性别关系正是女性主义理论的核心所在。能否把性别非正义看作是产生非正义的“首要”理由呢?如果不能,那又是什么理由致使女性主义理论赋予“社会性别”如此的特权呢?为什么女性差异与社会结构:艾利斯·扬的社会性别批判理论由提供海量免费论文范文的www.udooo.com,希望对您的论文写作有帮助.主义理论不应该同样重视种族、性取向、阶级及社会关系的其他方面呢?或许,女性主义理论应该放弃以社会性别来批判非正义的主题,转而探讨有关被伤害的社会群体的作品并以此揭示人们受压迫的多样性?女性主义理论家们应该提出什么样的理由呢?这些理论评论彻底摧毁了许多女性主义理论家和社会科学家研究社会性别概念的基础。差异与社会结构:艾利斯·扬的社会性别批判理论由专注毕业论文与职称论文的www.udooo.com提供,转载请保留.未完成的议题
虽然扬考虑到了社会群体的差异和女性存活经验的多样性,对社会性别的理论化做出了重要贡献,但该理论至少仍在两个方面面对挑战。第一,如何将这一理论进一步理论化。扬已经意识到了这个理由:应对生命感受体与社会结构之间的关系进行更深入的考察。第二,扬还未认识到的一个理由是,不平等的社会结构之间是如何相互作用的。对有关主体和身份塑造的分析来说,社会性别概念提供的也许是最拙劣的策略。
扬赞同这一批评。但她认为,与其拒斥社会性别概念,不如限制其在社会结构分析中的使用。然而,就像扬自己承认的那样,这种主张仍未论及生命感受体与社会结构之间的关系。扬为推动概念的改善与调整,提出了一个思路:社会性别结构是被体验到的“实在”(facticity),是被给予的,是个体必须选择的结构。个体可能会寻求挑战、接受或颠覆发生在人们日常生活之中的这些结构。与此同时,通过与生命感受体的相互作用,社会结构也进行着生产和再生产。而这些到底是怎样发生的?为什么这些生命感受体的集体行为会产生限制他们的社会性别结构呢,即使在他们感到痛苦或不公正的情况下?扬认为,最终结果在于社会结构与生命感受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这可以通过对布迪厄的习性(habitus)概念、梅洛一庞蒂的社会性和习俗理论以及巴特勒的解构主义性别理论的总结与汲取而得到推进,尽管巴特勒尚未完成她自己的研究。事实上,扬的这种概念化会加强对相互作用的各种因素和结构的理解,这是通过详细说明这种概念化的过程来完成的,而正是借助这种概念化的过程,各种因素和结构才发生相互作用。
另一个有待解决的理由是:如何在宏观层面上将不同社会结构的相互作用理论化。扬正确地指出,社会结构高于身份,而且由社会性别构建的制度化社会对妇女来说极为不利。我们必须对结构有一个政治评价,因为我们要对社会结构开展批判。此外,我也赞同在这样的宏观层面进行分析,虽然它并不意味着可以跨越性别、种族或阶级而共享同一身份。
然而,这一见解并不能使我们不去深思如何构建有关结构性不平等的不同轴线间相互作用的理论。那些持相互作用看法的理论家们认为,我们其实并不能理解女性作为女性所面对的不利条件,这就像不能理解有色人种作为有色人种遭受的压迫一样,除非我们能检视这些结构相互作用的方式。如果我们对性别、种族和阶级只予以分别关注,那么社会不平等的某些层面就不会显而易见。进行结构分析需要持相互作用的看法,这一看法认为,各种社会结构是相互作用的,而不是彼此分离的。
有色人种女性主义学者已令人信服地指出:只重视社会性别,用社会性别解释社会结构,将无法充分解释妇女与男人处于不利地位的方式:有色人种女性是作为有色人种女性而遭受歧视的,贫困妇女是作为贫困妇女处于不利地位的。至少,有证据显示某些女性在种族和阶级方面是特别的;这些特性并不为全体女性所共有,也并非显而易见,除非我们聚焦于对种族一阶级一性别群体的特别考察。这些社会群体的特殊经验所体现的性别结构,对于把握整个社会状况是很重要的。脱离了对社会结构之间相互作用的审视,就不能充分理解作为社会组织的一个原则的社会性别,一旦如此,并且一旦女性作为处于一定阶级和种族之中的女性而被结构性地置于不利条件下,那么以一种结构性的视角对社会性别进行分析就需要对这种结构上的相互作用进行说明。
扬对社会性别的理论化,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无须以同质经验、共享身份和共同利益来理解社会结构的方式。在某种作用上,它区分了社会批判与主体建构两个主题并使其各自单独存在,这也有助于澄清理论工作的性质。扬留下的理由是:如何分析不同结构间的相互作用并将其概念化?必须进一步强调的是,许多理由脱离了那些相互交错的结构,而这些结构恰恰是相互影响的。扬对性别的理论化为理解这种相互联系提供了众多支撑,虽然扬的研究还缺乏足够的空间来为变动不居的相互作用观点提供辩护与推进。
扬虽然提出了有关社会性别的三条基本轴线,但未能作出更详尽的说明。(例如)对种族与性别或性别、种族与阶级之间相互作用的考量,有可能会增添更多与不平等相关的轴线,这一方式显示,社会性别(例如与种族相结合)对某些男性和女性是有利的,而对其他人则不利,其涉及的是特定性别一种族群体中的成员的相互联系及交往,还要考虑性别、种族、性取向及阶级对社会传统的影响。若涉及如何看待美与性感的理由,对扬发现的三条基本轴线来说,无疑就需要增加这三条轴线无法涵盖的向度了。还有一个深思的进路是男性和女性与共同体的联系(区域、虚幻共同体或国家),它表明性别是与共同体的建立和边界的维护联系在一起的(种族隔离往往是在维护区域边界或兴建住宅中形成的)。对于男女所处的不同共同体来说(可按种族、阶级和性取向划分),在其中形成的共同体成员的关系也是不尽相同的。如果我们像扬那样来深思社会性别,即将社会性别视为一组社会轴线,那么我们就可以对社会性别概念进行重构。而在考虑种族、性别、阶级与偏好的相互作用时,就需要在显而易见的社会结构中添加某些向度。
结论
许多女性主义理论家批评社会性别概念模糊了女性的差异:这些差异源于阶级、种族和性取向,而差异的方式类似于个体的不同体验或相互联系的不同社会类型。鉴于这些理由,扬认为社会性别概念对奠基主体的形态或身份可能是有限的。但扬也指出,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要完全拒斥社会性别概念。与理解身份或主体的形态相比,社会性别概念对社会结构的分析更为有差异与社会结构:艾利斯·扬的社会性别批判理论由优秀论文网站www.udooo.com提供,助您写好论文.效。扬同时认为,一种社会批判理论必须考虑到社会结构,并由此探究社会不平等的结构及其理由。女性主义者和酷儿理论都需要理解性别作为一种社会结构是何以成为批判地评价社会正义及政治组织正义的一种特殊模式的。
扬的著述之所以超越了这些重要看法,在于指出了这些理论和政治理由面对的困境:将性别看作是由社会建构的,但却并不能检测设全体女性都享有同样的体验、利益或同样的身份。扬认为,这一理论进路的某些方面虽未终结,却呈现出一种两难困境:或选择承认、突出社会群体的政治差异,或选择对社会关系和性别进行有效的批判。她还提出多种路径,以将对生命感受体的充分理论化融入对性别进行社会的和结构的解释当中,融入能说明动因与结构相互作用的运动过程当中。理论家们期望,扬的理论纲领对社会性别、社会群体不平等的其他轴线和生命感受体之间的关系所做的结构性阐释,将进一步扩展她对消除不平等所做的重要贡献。
(责任编辑 吴迎)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