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社会学 >> 法律社会学 >简论农民工社会认同形成

简论农民工社会认同形成

收藏本文 2024-01-14 点赞:5281 浏览:19106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农民工的社会认同关系到这个群体城市融入的理由。本文依据对建筑业农民工群体实地考察和问卷调查,探讨社会结构和制度安排如何建构了农民工群体的归属感理由。本文认为对社会认同的研究不仅要关注宏观制度结构因素对群体的身份地位的作用和影响,还应从微观的角度,分析制度设置是如何建构成员对群体的依附、归属并建构出群体边界的理由。通过进一步的分析我们得出只有改善农民工的劳动条件,提高他们的保障水平,这个群体才有可能融入城市。
关键词:农民工;社会认同;形成过程
1000—4149(2013)01-0037—07

一、理由、理论与研究思路

1.理由与文献回顾

2011年末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城镇人口的比重首次超过农村。这标志着我国已经进入以城市化为主的新的发展进程。我国的城市化不同于欧美国家的城市化,关键是要解决农民工融入城市,或农民工市民化的理由。在庞大的城镇人口群体中,农民工数量超过2亿。他们常年工作、生活在城市,却依旧是农民身份,不享受市民待遇,因而也难以融入城市。因此,农民工能否融入城市、如何融入城市,关系到中国的城市化以及中国未来发展模式的理由。农民工融入城市的农民工社会认同的形成论文资料由论文网www.udooo.com提供,转载请保留地址.过程也是他们脱离原来的社会环境、重新定位自我、确立社会认同的过程。因此,对他们认同形成过程的研究具有重要作用。
社会认同是群体对自身状况和外在环境的综合反映,受制于社会历史结构,是群体对自我的社会经历、制度安排和社会地位的作用建构过程。一般认为,社会认同受到性别、种族、宗教、身份和职业等因素的影响。
农民工具有怎样的社会认同?如何看待自己的身份和地位?现有研究主要从三个方面加以分析:①农民工因人力资本缺乏(受教育程度低和缺少技能)不具备市场竞争力,客观上影响了他们的融入和对城市的认同。②户籍制度的屏蔽作用,使农民工无法享受流入地的社会资源,因而他们产生了与城市的距离感。而且大量农民工子女在城市的受教育理由远未解决,也影响他们的社会认同。③社会网络与认同。尽管社会网络能降低农民工寻找工作的成本并为他们适应城市环境提供经济和精神上的支持,但是这种以初级群体为基础的社会网络却强化了农民工的亚生态环境,影响农民工生活世界的建构过程,阻碍了他们对城市的认同。此外,在实证操作层面,一些学者将农民工疏离于城市而呈现的社会认知分解为不同的方面,如对农民身份、职业、乡土、社区、组织和未来的主观认同,或为对自己身份、情感归属和未来行动归属的主观认同。还有将农民工的个人特征、市场能力、制度压力和社会网络,作为解释变量来分析农民工的城市认同的形成。
这些研究的共同点是:第一,强调他们的社会认同是由社会制度安排所决定的,将农民身份作为该群体的最主要特征,以此将他们区分为不同于我们的群体。第二,将他们视为劳动力,以社会资本和人力资本解释他们融入城市的困境。尽管这些研究为我们分析农民工社会认同提供了有作用的分析思路,但是还存在这样一些不足:一是只看到农民工作为农村人与城市人的关系,忽略了农民工作为劳动者与雇主和工友的关系。二是忽略了特定的社会情境。农民工以打工为目的来到城市,他们的体验来自于他们的劳动与生活,这与他们认同的形成密切相关。三是缺少群体成员的主体性。尽管也有研究将他们按代际划分或者将某地区农民工作为研究对象,但是他们被简单化为不分职业、性别或年龄的群体,这些研究都未涉及宏观的制度结构如何建构群体内部关系的理由,特别是在微观过程中,他们如何看待群体成员资格、形成群体的过程。我研究的理由是:在特定的社会制度背景下,农民工形成怎样的认同?宏观的社会制度是如何影响他们的劳动和生活,并建构出他们内部的关系以形成社会认同的?

2.理论、思路与研究检测设

按照社会身份论,社会认同由三个基本历程组成:类化、比较和认同。类化是指人们将自己编人某个社群,比较是评价自己认同的社群相对于其他社群的优劣、地位和声誉,认同是认为自己拥有该社群成员的普遍特征。对于农民工群体而言,类化、认同和比较都与他们目前所处的社会地位和制度身份密切相关,社会结构对群体形成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但是认同不仅有结构性的一面,它还是一种心理感受。当个体知晓他归属于特定的社会群体时,他所获得的群体资格会赋予其某种情感和价值作用,在心理上形成对该群体的归属感,并且群体的特征会影响个人对自我的评价。因此,对农民工的社会认同研究既要关注他们与外部群体的比较和感受,还应关注成员彼此之间的关系,特别是群体的归属感理由。此外,若不引入具体的社会情境,不考虑该群体成员的日常工作生活状况,我们很难说明群体是在何种条件下形成,成员内部又是怎样的关系。因此,研究不仅要关注制度和农民工社会位置对他们形成的排斥作用,还要关注他们的日常生活与劳动,特别是宏观制度结构如何影响到他们存活的微观过程,农民工在具体的环境下的经历和体验,以及对社会和自我形成怎样的认知。
本文以农民建筑工为研究主体,分析他们在共同的生活中形成了怎样的认同,分析宏观制度是如何影响他们在城市中的劳动与生活,特别是在具体的劳动过程中,他们如何建构出内部关系并形成社会认同。
本文之所以选择建筑业农民工作为研究对象的重要理由有三点:第一,他们常年生活在城市,干着城市人最不愿意干的危险工作,处于城市的边缘。第二,农民建筑工人数巨大,他们占全部农民工的比重已经超过30%。第三,职业地位低下。如果按职业地位排序,建筑工和矿工都处在职业地位的末端,他们不具备市场竞争能力,也不拥有较多的社会资本。
本研究形成如下研究检测设。
检测设1:制度身份的影响渗透到他们劳动过程和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农民工是在亲身经历中形成社会认同的。
检测设2:认同来自于劳动力的日常生产与再生产的体验,这些体验足以促成他们自己不同于城市人的身份认同和模糊的职业认同。农民工社会认同的形成相关论文由{#GetFullDomain}收集农民工社会认同的形成相关范文由写论文的好帮手www.udooo.com提供,转载请保留.(1)网络化的劳动力市场与群体内部的关系。很多研究表明由于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城市人与农民工面对的分别是首属劳动力市场和次属劳动力市场。这两者的最大区别是次属劳动力市场工作不稳定、低且交易场所不固定和无契约。因此,我们看到改革开放30多年,无论哪个行业的农民工基本上是通过熟人网络进入劳动力市场。在我们的4996个样本中,通过政府组织的劳务输出和企业公开招聘进入建筑业的比例仅为1.8%和2.7%。83.7%的人是通过亲戚、老乡和朋友进入建筑业的,另有9.4%的人是自己认识老板进入建筑业的。网络化劳动力市场的好处在于,农民工可以凭借地缘、血缘和熟人关系减少寻找工作的成本,并且抵御来自陌生城市的各种风险,特别是在遇到困难时,相互之间能够提供帮助和慰藉。总而言之,这是群体形成的充分条件,成员们不仅彼此熟悉而且生活习惯和经历都非常相似。地缘、血缘和熟人关系构成了工友彼此信任的基础,也是群体形成不能缺少的依赖关系和认同形成的前提条件。
(2)完成任务过程中的相互依赖。建筑业改制以后,一线工人全部是农民建筑工。他们是以包工队的方式进入工地、承接工程和组织生产的。由亲缘、地缘和熟人关系组成的包工队可以视为群体形成的开始,而在承建任务的过程中,建筑工之间,以及建筑工与包工头之间的合作和相互依赖是认同产生的又一必要条件。
建筑包工队是由包工头亲自组建而成。工人与包工头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这不仅是因为他们的亲缘和地缘关系,最主要的是工人们的活和挣钱多少都要靠包工头找到项目后才有可能。包工头农民工社会认同的形成相关范文由写论文的好帮手www.udooo.com提供,转载请保留.一般在春节前找到项目、谈好,来年工人们才有活可干。任务多、高,工人们就能挣钱,否则就很难有收益。因此,工人们认为应该听老板的,大家只有同舟共济才能赚到钱。这在我们的调查中表现得很明显:当我们问工人“谁是老板”时,67%的农民工认为包工头是他们的老板。对于“工人应该听老板的”,77%的农民工表示同意。对于“老板没有剥削我们”,65%的人表示同意。对“工人和老板的利益是一致的”,63%的人表示同意。对“老板给我工作,我应该感激他”的说法,59%的人表示同意。
从这里我们看到工人与老板之间、工人与工人之间一致的利益关系和相互之间的依赖。此外,每个包工队内部都有大小工之分,整个建筑工地又有不同工种之分,大工和小工要密切配合才能完成任务,整个工地各班组之间也需要协调一致。
由此,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建筑工群体在劳动过程中必须相互配合并且相互依赖。加上基于地缘、血缘或熟人关系的信任,使得农民工对老板有很强的认同感,而且群体内部也保持一致,并形成认同。
四、结论
通过对建筑工群体社会认同形成的实证考察,本文论证了宏观制度结构是如何具体地建构了建筑工群体与城市的距离感、他们对农民身份的认同和这个群体内部的形成过程。即制度身份的影响渗透到他们劳动过程和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农民工是在亲身经历中形成社会认同(检测设1)。
我们认为农民工的社会认同的形成与他们在城市的经历和处境有必定的联系,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所形成的对农民工的资源屏蔽和制度排斥,必定导致这样三种后果:①拆分式的再生产方式所形成的对农村的依赖和对城市的二元忠诚。②居住在城市却与城市人和社区隔离。③劳动收益权、工伤、医疗和劳动合同等权益的缺失,而且这些方面都与城市人群状况和处境完全不同,他们还是认同自己是农民,这丝毫不奇怪。即认同来自于劳动力的日常生产与再生产的体验,这些体验足以促成他们自己不同于城市人的身份认同和模糊的职业认同(检测设2)。
这种城乡差别还使得农民工不能进入首属劳动力市场。由于工作稳定性差、工资低,农民工只能依靠自己的初级社会关系网寻找工作,而与此相联系的行为特征在劳动过程中又得到了强化,劳工之间相互影响的生活方式和组织内部的依赖关系,又巩固了群体行为的特点,增加群体内的一致性和认同感,即地缘和亲缘关系影响包工队的组织过程和劳动过程,同时也影响农民工的群体认同的形成(检测设3)。
[责任编辑 方志]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