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汉语言文学 >> 非洲文学 >民族灵魂发现和重铸

民族灵魂发现和重铸

收藏本文 2024-03-22 点赞:22666 浏览:105721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文学史的发展过程就是一个大浪淘沙的过程,既纷呈出七彩斑斓,又显现出凌厉甚至无情。有些批评家只能走红一时,有些批评家却能在自己的生命中始终找寻时代的精神主流并发出独特而有力的声音,后一种并不多见。然而,有一个批评家却在新时期以来的30余年中锲而不舍地发现民族灵魂并试图重塑文学理想,突显出高度的民族文化意义。他就是当代著名批评家雷达先生。新时期伊始至今,他一直在文学史的长河中淘金去沙、辨真去伪,找到一条当代文学的主潮,这也使得他本人能够立于当代文学之河流,免却了随波逐流和被无情卷走的命运。无怪乎《中华读书报》称他为“探测当代文学潮汐的‘雷达’”。而同为批评家的白烨先生则发自内心地慨叹:“十数年来,‘雷达’一直是小说评论文章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名字。因而,便有了雷达是名符其实的‘雷达’的说法。……这便是扫描纷至沓来的新人新作及时而细密,探测此起彼伏的文学潮汐敏锐而快捷。可以说,仅此两点,雷达在评坛乃至文坛上就有了别人无以替代的一席地位。”无论如何评价,都难以掩盖雷达批评参与中华民族当代文化建构的本质。

一、民族灵魂的深刻发现

雷达批评的文化意义首先在于他通过文学批评完成了一次民族灵魂的深刻发现。在舒晋瑜的访谈中,他说:“总结新时期文学的主潮,有人认为主潮是现实主义,或是人道主义,或是文明与愚昧的冲突,有人则认为无主潮,而我提出了‘民族灵魂的发现与重铸’是主潮,以为这才是长远性的,不管文学现象多么纷纭庞杂,贯穿的灵魂是这个。”。这段话谦虚而坚定。谦虚的是为人的态度,坚定的则是为文的风骨。雷达从新时期伊始对“人”的发现到近来从生活中汲取原创力的批评,始终都有一条坚定不移的主线,那就是民族灵魂的深刻发现。这一特征最为直接而全面地体现在1986年9月写下的文章《民族灵魂的发现与重铸》之中。
这篇长文堪称雷达批评世界的重心,没有这篇长文,雷达的批评就没有了灵魂,而这篇文章的题目,用来概括雷达的批评的文化建构意义,同样是恰如其分的。雷达自进入《文艺报》工作,将近十年的批评思考和找寻至1986年终于成形定音,他终于找到了新时期文学的原动力和生命线,“那就是作为创作主体的众多作家,呼吸领受了民族自我意识觉醒的浓厚空气,日益清醒地反思我们民族的生存状态和精神状态,不倦地、焦灼地探求着处身今日世界,如何强化民族灵魂的道路。对民族灵魂的重新发现和重新铸造就是十年文学划出的主要轨迹”。而“这股探索民族灵魂的泱泱主流,绝非笔者的主观玄想,它乃是从历史深处进发的不可阻遏的潮流,是中国历史、中国社会、中国文学汇流到今天的一种必然涌现”。
回顾新时期之前的历史,雷达痛心而清醒地指出:“民族灵魂并不是一开始就回归到新时期文学中来的,她被逐出文学的苑囿多年,但她始终游荡在我们的生活氛围中,游荡在我们四周和心灵深处,我们却久久视而不见。”雷达通过对新时期以来涌现的书写农村、女性和知识分子等题材的分类透析,提出新时期文学对于民族灵魂的发现并非是主动的、完满的,而是有缺憾和局限的,是处在传统观念制约下的发现,它最先是在民族生活、民族性格变化最缓慢和传统精神最深固的部位进行的,也有单一化和静止化倾向。然而,雷达通过对高晓声、张贤亮、路遥、张承志、张炜、郑义、张洁、李国文等大量作家作品的剖析,沿着民族灵魂的发现与重铸这股主潮,审视了改革者、农民、知识分子三种人物谱系的主导思想轨迹,阐发了新时期文学中表现出的“人的觉醒与民族灵魂内部的搏斗”的主题。在这个主题之中,有关农民和知识分子灵魂的觉醒和痛楚是雷达批评的精彩之处,他通过对《人生》的分析指出,赵玉林、梁生宝的出现是社会政治史意义上的分化,而高加林的出现则是思想史意义上的分化。作为知识分子成员之一的雷达对新时期知识分子形象的论述极为深刻,下面的话至今引人深思:“这股人的发现、觉醒、解放的浩浩潮流在知识分子中激起的变化,其层次之复杂、走向之歧异、哲学思想之多端,都远远超过了农民。”他借对章永璘的分析提出,“食”和“色”不过是其起点,目的则是人怎样尽可能地摆脱动物性,向着灵与肉融合的“升华”境界和全面“人化”复归。在这个意义上,章永璘既是当时的知识分子,也是今天的知识分子。
在这篇文章的最后一部分“走向文化鸟瞰刍议”中,雷达在民族灵魂的发现和重铸的主线上,将视角提到新时期之上的高度,即文化鸟瞰的高度。雷达以自己的思考回答了一个困扰着文学的永恒的却又常思常新的问题,什么是艺术作品价值更替和魅力浮沉的秘密?什么是通向获得艺术生命和不竭艺术魅力的道路?那就是“看一部作品在多大幅度和多深程度上体现出变动着的民族精神和魂魄;愈是能够在纵的历史精神连续和横的世界文化参照下挖掘、重铸民族灵魂的作品,其价值就愈高,超越时空的魅力就愈久”。时隔20余年后重读此文,不得不叹服雷达对于文学恒常价值的评判之正确。所以,雷达先生的这篇文章得到如是评价:“二十余年后的今天,当我们重读雷达先生的这篇文章时,不免会为他深刻的前瞻意识感到惊讶。事实上,这种民族意识早已成为评论家自身的精神所在,所以他可以共鸣,可以发现。如果在评论家自身的灵魂深处没有这种灵魂的浮动,评论家是不可能发现的。”
需要指出的是,雷达在大量著作中,理论批评文章诸如有关“探究生存真相展示原生魄力”“灵性激活历史”“传统的创化”“现实主义冲击波”等,文本分析则诸如对《平凡的世界》《白鹿原》《废都》等一系列长篇的评论,更是对这一主线的延伸与支撑,二者共同构成了雷达的批评世界,民族灵魂的发现与重铸是这个世界不可或缺的灵魂。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时至今日,雷达仍然在强调这一主线:‘尽管有人认为,现在已从再现历史进入了个人言说的时代,但在根本上,文学即是灵魂的历史。”

二、重要文本的深度透析

面对当代文学史上大量的重要文本,雷达往往能及时发言,对其进行深度透析,这是雷达批评世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当然,雷达在进行文体透析时也是围绕着民族灵魂的发现与重铸这一主线展开的。早在1995年,朱向前先生就雷达的批评进行过专门论述,在提到文本分析时,朱向前说:“尽管我认为能否对思潮性的重大文学现象及时地作出重要发言,是衡估一个批评家量级的重要准绳,而且雷达也已在这方面屡屡成功地证明了自己的实力;但是,相比较而言,以我的私心论,我更喜欢的却是他那些对于单篇的主要是长篇小说所作出的洋洋洒洒的长文。”的确,这些文章

源于:查抄袭率职称论文www.udooo.com

方能更真实更准确地透露出雷达的真性情和人格魅力。他的文本批评之中最宝贵的,便是真性情,当然,这与他长期对散文的热爱和写作不无关系,也与他的冬泳兴趣、化石研究、彩陶有着关联,这一切使得雷达的批评散发出独特而真实的光彩。

摘自:学术论文网www.udooo.com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