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心理学 >> 犯罪心理学 >青少年常见心理挫折与应对方略

青少年常见心理挫折与应对方略

收藏本文 2024-01-23 点赞:3634 浏览:9316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img src="www.udooo.com/UploadFiles/2014-02/2/20142176088261265.jpg" alt="青少年常见心理挫折及应对方略" />〔关键词〕心理挫折;青少年;应对方略

一、青少年心理挫折及其成因

心理挫折是指个体在致力于达到某一目标的过程中受到干扰或阻碍,目标无法实现而产生的紧张等消极情绪状态。大部分青少年在遇到心理挫折时,不能积极应对,从而处于焦虑、紧张的状态,继而扰乱心理平衡、增加心理负担、降低学习效率,阻碍了心理的健康发展。
青少年心理挫折的形成包括客观理由和主观理由。客观理由主要有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等社会因素,以及非人为力量所造成的天灾、意外事件等自然因素。研究表明,随着社会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健全,我国的贫富差距正在逐步显现并加大,导致人们在比较中产生自卑与挫折心理;学者刘戍和张宁的调查研究也表明,家庭养育方式与个体挫折应对行为有相关性,挫折承受力的外显行为与社会支持环境呈正相关,表明青少年的心理挫折与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有关联性;另外,现阶段我国教育中诸多不良的考核、评价策略及教育方式也常导致青少年处于心理挫折状态。青少年心理挫折的主观理由主要包括生理缺陷、疾病、身材、容貌等生理因素,以及自我抱负水平、动机、性格、耐挫能力等心理因素。因此,关注青少年心理挫折及其成因,探讨和研究挫折应对的有效策略和策略,对于推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推动青少年健康成长与发展都有重要作用。

二、青少年常见心理挫折类型

1.学业类心理挫折

学业类心理挫折,是指学习上的失败给青少年造成的一种心理挫折。据调查,80.4%的青少年学生在学业方面存在理由。学业类心理挫折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成绩好的学生偶尔失败的挫折。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在同学中较有威信,也较受老师的偏爱,在不成熟的自我意识中易形成“只能好不能差”的心理效应,偶尔的考试失利、排名下降都可能导致其自信心受挫,挫折感倍增。二是成绩较差学生的学习挫折。成绩不理想的学生自身学习成就动机相对较弱,虽然也希望通过努力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但效果不明显,加上父母望子成龙的期盼、教师恨铁不成钢的失望等,使其心中承受了巨大的压力,时间一长,便紧张焦虑,相伴产生失落感、低能感等挫败感受。

2.生活类心理挫折

生活类心理挫折,是指生活上的困难与障青少年常见心理挫折及应对方略相关论文由www.udooo.com收集,如需论文查抄袭率.碍给青少年带来的心理挫折。处于相同年龄段的青少年往往希望能够拥有和同学相同甚至更高“档次”的物质条件(如名牌衣服、手机、电脑等),部分青少年因为家庭经济条件的限制不能满足其“面子”需求,便自认为低人一等而产生强烈的自卑感,极端者甚至采用盗窃、抢劫等非法手段来满足自己的,对社会、家庭和个人都造成极大的危害。生活环境的变换也是影响青少年心理挫折的重要因素。当前外出务工者数量庞大,青少年需要跟随父母去外地生活和学习,但由于政策、经济等理由难以享受到与当地青少年同样的优质教育资源,家长也因为忙于生计而疏于对子女的照顾。面对陌生复杂的社会及学校环境,许多青少年便产生适应障碍,造成心理挫折。

3.人际交往类心理挫折

人际交往类心理挫折,是指青少年在人际交往活动中,由于各种主客观理由的限制,致使交往需要不能获得满足而产生的紧张情绪状态。据统计,中学生与父母、教师、同伴及异性存在交往困难的比例分别是:31.56%、 20.9%、28.03%和 19.52%。进入青春期的青少年身心发生了很大变化,人格上更独立且更具逆反性。他们认为父母不理解自己,许多愿望和要求时常受到父母的干涉和反对,冲突不断,这使得青少年内心痛苦不已。在学校,由于部分教师教学观念落后和教育策略失当,常区别对待学生,将学生分为“优等生”和“差生”,严重刺伤了后者的自尊心,导致其丧失学习热情并产生挫折感。在与同伴交往过程中,部分青少年由于性格孤僻、内向,缺乏基本的交际技巧,导致社交障碍并引发自卑、抑郁等挫败心理。此外,随着性的成熟,青少年开始了对异性的倾慕和追求。青少年在与异往过程中,表白失败、父母和教师反对或因恋爱导致成绩下降等,都会导致青少年产生心理挫折。

4.成长与发展类心理挫折

成长与发展类心理挫折,是指青少年在成长与发展过程中,遇到困难与阻碍,目标不能达成而产生的一种消极情绪状态。青少年自我意识已初步形成,他们注重自我表现和他人对自身的评价,一旦在某些方面不如别人或者被他人不公平地对待,就会变得敏感、脆弱、焦虑、沮丧,自尊心受损。青少年中独生子女的比例偏高,他们身上背负了家长太多的期望,从入学开始,就被父母推着前进,初中为能否考上重点高中而担忧,高中为能否考上重点大学而担忧,大学又为能否找到一份好工作而担忧。在此过程中,为了不辜负家长的厚望,青少年要付出很大努力、忍受巨大压力,然而付出和收获不一定对等,一旦愿望没有实现,青少年便会焦虑懊恼、情绪低落、自责不已,挫败感油然而生。

三、引导青少年采取积极应对方略,战胜心理挫折

1.培养积极的归因方式

战胜心理挫折,最重要的是学会应用正确的归因方式,能够正确看待挫折事件。外控型学生偏好把学习成绩不好归因于教师教学水平或考卷难度等外部因素;反之,内控型学生偏好把学习成绩不好归因于自己不够努力或能力不足等理由。从对失败的归因方式来看,内控型容易夸大自我的作用,过度地自我谴责或贬低;外控型学生会因为强调外部环境的影响而忽视对自身能力的提高,在单独面对困难时往往手足无措甚至临阵脱逃。过度内归因或外归因都易造成青少年心理挫折。因此,学校要通过教育、训练让青少年掌握归因技能,形成积极的归因方式,比如参与集体作业并讨论分析成绩进步或退步理由,进行正确的归因训练;在青少年作出积极归因时,及时给予强化;注重引导青少年观察、学习别人积极的归因策略并练习应用等。

2.合理调节抱负水平

自我抱负水平,是指个人对未来可能达到的成功标准的心理需求。心理挫折一般与自我抱负水平太高,脱离了实际有关。抱负水平的高低主要有三方面的影响因素:个人成就动机的高低、过去成败经验的影响以及外部环境的影响(如教师、家长的期待等)。因此,要通过教育引导,促使青少年自主、合理地调节抱负水平,促使他们把科学的价值观与客观的自我观统一起来,确定自己的抱负水平;一旦发现自己的目标水平不切实际,前进受阻,就要及时调整和修正,或将大目标分解成中期、近期和眼前的一个个、一层层容易实现的子目标,形成由易到难、层层升高、步步逼进的目标体系,这样就可以在不断实现子目标的过程中体验到愉快和成就,逐步提高成功信念,最终战胜心理挫折。

3.建立成熟的心理防御机制

心理防卫机制,是指个体面对挫折或冲突的紧张情境时,能促使其内部心理活动自觉或不自觉地解脱烦恼的机制。它能减轻个体面对挫折时的内心不安,以恢复心理的平衡与稳定。美国心理学家乔治·范伦特研究发现:数百名被试经过数十年后,在生活和工作上呈现了显著的差异,其理由就在于他们在适应青少年常见心理挫折及应对方略由提供海量免费论文范文的www.udooo.com,希望对您的论文写作有帮助.和应对生活的过程中所采用的心理应对机制不同。能否采用成熟的应对机制,决定了个体是否适应生活,获得发展。在应对心理挫折时,成熟的心理防御机制能推动人表现出自信、进取、奋争的倾向,有助于战胜心理挫折;而不成熟的心理防御机制则大多表现出退缩、冷漠、逃避的倾向。为此,学校和教师要注重引导青少年建立成熟的防御机制,促使他们在面对挫折时学会自觉采用遗忘、转移、升华、补偿、幽默等积极防御机制,尽快从心理挫折中解脱出来。

4.创建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

人是社会的人,一个人的成长与发展,离不开他人及社会的支持与帮助。青少年处于发育与成长的关键期,社会和他人的帮助对能力不足及经验缺乏的青少年来说非常重要。青少年大部分时间在学校度过,首要任务是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教师是帮助青少年解决理由、应对挫折的最佳人选;同学和朋友同青少年一起学习、生活和娱乐,是青少年的主要社会关系网,青少年在遇到挫折时,能向同伴、好友等倾诉,寻求同龄人的理解与倡议,能为青少年应对挫折提供有力支持。此外,青少年还有许多途径可以寻求帮助。如通过网络查询相关资料,既能保护隐私又能找到解困的良方;还可以到医院或者专业的心理咨询机构寻求帮助。学校、教师和家长,都应重视指点学生遭遇挫折后要主动寻求社会支持系统,合力应对心理挫折。

5.围绕青少年心理挫折中的疑难与困惑,开展心理咨询与辅导

学校要依据青少年的特点设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建立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机构,配备专业的心理辅导人员,定期举办与挫折相关的讲座和训练活动,指导青少年掌握正确的挫折应对方式,纠正不良的挫折应对方式。对青少年在历经挫折中的种种疑难和困惑,学校要及时给予针对性的辅导与帮助。
注:本文系湖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08年度重点立项课题“学校心理健康普及教育研究”阶段性成果(鄂教办【2008】22号,项目编号为2008B103)。
通讯作者:吴锡改,长江大学教育科学系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教育与管理心理研究。
(作者单位:长江大学教育科学系,荆州,434023)
编辑 / 丁 尧 终校 / 于 洪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