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新闻传播 >> 广播电视新闻学 >突发公共事件中地方电视新闻创新

突发公共事件中地方电视新闻创新

收藏本文 2024-04-21 点赞:15997 浏览:69605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2010年,人民网舆情监测室提出,在新媒体时代,处理突发事件“黄金4小时”理论,即政府要在事发4小时内发布权威消息,主导舆论。
长期以来,报纸、电视、广播等传统主流媒体通过素质过硬的新闻从业者,对海量的、庞杂的信息进行采集、加工、传播,成为社会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舆论导向作用不可替代,自然也是公信力最高的媒体。不过,今年6月11日发生在武汉的一场突如其来的雾霾天气,本地电视媒体的新闻大战却没能在重大突发事件事发后4小时的黄金期内打响,媒体公信力大打折扣。

一、事件回顾

2012年6月11日上午9点开始,整个武汉三镇都被的尘雾笼罩,很多地方的能见度不足百米。空气中刺鼻的气味让不少人都感到呼吸困难。人们试图通过电视、广播等传统主流媒体寻找这种奇怪天气产生的原因,但在短时间内都一无所获。而此时,关于武汉雾霾天气的微博已在网络上出现。到上午10点,有关网络消息已达数千条。 “化工厂有毒氯气泄漏”、“武钢锅炉发生爆炸”等未经证实的消息,疯狂地在网上及人际间传播,引发部分市民恐慌。
本地最先发声的媒体,是湖北日报集团通过荆楚网发布的消息:当天上午11时12分,湖北日报武汉新闻中心与武钢微博发布“武钢没有发生锅炉爆炸”的消息,流言不攻自破;12点40分,湖北日报记者杨麟第一时间向荆楚网传回武汉中心气象台专家权威会商结果;12点44分,荆楚网发出第一条关于雾霾天气成因查明的消息。随后又连续发布了《武汉出现灰霾天气多种网络传言不实》、《网传青山化工厂爆炸照片系伪造》等信息。到当天下午3点20分,武汉市环保局的新浪微博上发布了关于雾霾天气的最新消息。这是政府部门就当天的天气形成原因发布的第一条消息。随后,相关信息才通过政府网站、微博、短信等形式对外发布。
在报纸借助互联网迅速查明真相的同时,武汉地区的电视媒体在雾霾天气出现后的近6个小时内,却几乎集体“失声”。直到当天晚上6点,才出现了相关报道。令人遗憾的是,除了湖北广电总台《经视直播》的报道全面反映了雾霾天气对市民生活的影响、不实谣言的不攻自破、政府宣布查明天气成因等较为详尽的报道外,其它电视媒体仅用了很少的篇幅,进行了例行公事般轻描淡写的报道,不仅没能解释清楚原因,也没有安抚公众的紧张情绪,还导致许多人对电视媒体的该组报道产生不信任感。

二、电视媒体在突发事件中的新闻创新

美国传播学者梅尔文?德弗勒和鲍尔?基洛奇提出的“媒介依赖理论”认为,社会发生重大变化、情况不明晰时,大量信息提供源的大众传媒就会成为人们依赖的对象。突发事件发生时,如果媒体不能准确客观地获得并传播信息,就会使公众失去对媒体的信任,转向非媒体渠道求证,于是,在海量信息真检测难辩的情况下,就极易产生谣言和负面舆论。[3]可以说,突发性公共事件正是媒体公信力的试金石。
第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12月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5.13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38.3%,微博用户数达到2.5亿,较上一年底增长了296.0%,网民使用率为48.7%。微博用一年时间发展成为近一半中国网民使用的重要互联网应用。[4]这不仅意味着“自媒体”、“全民媒体”时代已经到来,也意味着在突发事件的报道中,微博的时效性与接近性较之传统媒体明显先胜一筹。
因此,传统主流媒体、尤其是电视媒体的突发新闻事件报道,就必须适应新时期碎片化的新闻接收方式,扬长避短,在传播观念、报道方式、运作理念等各个方面进行全面创新。笔者认为,可从如下几方面着手:
首先,在传播观念上,要突破体制机制障碍,树立“及时快报、民生为先”的理念,建立完善的应急报道机制,对于老百姓关注的焦点予以重点报道。

(一)建立良好沟通机制,获取政府部门最权威的信息作为第一手资料。

通常,一些重大信息的发布权往往掌握在政府手中,民众的知情权无法及时得到满足。而突发事件发生时,政府部门往往要经过多次会同协商,层层上报,最后定下宣传基调。如果坐等结果,无疑将会错失报道的最佳时期。此时,电视媒体应抓准复杂事件中的清晰节点、关键部分,本着尊重基本事实的新闻原则,开展报道工作。同时,通过与政府部门之间进行良好的沟通,从而获知更多的第一手信息。

(二)大众话语与媒体话语的重叠,客观公正地还原新闻事实的本相。

网络新媒体的诞生,打破了传统主流媒体的议程设置模式,发布主体更加多元化、信息也更加庞杂,话语权更加分散。主流媒体在考虑报道主题时,应多关注公众最关心的话题,哪些内容是需要解释、引导的、哪些情绪是需要疏导并加以安抚的,都需要做好合理的编排和设置。
(三)电视媒体可打破节目线性编排的传统思路,对突发事件进行及时的跟踪报道,真实、准确、客观、公正地反映事态的发展进程。必要时可采取全频道联动的方式。凤凰卫视总裁刘长乐说,凡是重大新闻报道,凤凰卫视必定合全台之力进行多层次、全方位的报道,决不只在固定的新闻栏目里进行就事论事的报道,而是全频道运作,让相关报道贯穿整个频道。[5]这样不仅为观众提供详尽的背景资料和相关信息,也会直接拉动频道乃至整个媒体的收视效果。
其次,在电视新闻的采制流程上,应在传统媒体一贯的“采集→编辑→传播”的采编基础上叠加多种表现形式,增强传播力。

(一)多头并进、灵活机动的报道方式。

在事发初期,通过滚动字幕、随时插播新闻、口播新闻、整点播报等形式进行快速反应。同时派出卫星转播、微波直播车,让记者迅速赶往新闻现场。事件进行中,记者要通过现场播报的形式,直观、快速地反映新闻事件现场进程。如果电视画面因制作时间的原因滞后,应先以现场出镜记者的口头描述或连线采访的形式,及时发回报道。必要时进行现场直播。

(二)建立大编辑部,集中处理第一手信息。

目前,武汉地区电视媒体的新闻栏目众多,每个栏目都有自己的编辑部,极易造成对同一新闻事件的重

摘自:毕业论文翻译www.udooo.com

复采访,形成资源浪费。笔者认为,可以建立大编辑部制,对人员、设备进行统一调配,实现信息资源共享,派出多路记者协同作战,有的采访政府部门、有的反映新闻现场、有的询问公众意见等等,最终形成组合报道,增加报道的力度,新闻的客观性也进一步显现。

(三)通过专家连线采访或特聘评论员的解说来答疑解惑、进行点评。

专家作为某个方面、某个领域的权威人士,对新闻事件的解说和评论,会增强新闻的可信度和权威性。同时,作为事件外的第三方,他们的态度和观点会更为客观、准确,更贴近公众渴求了解突发事件真相的心理。
第三,运作理念上,应摒弃“传统媒体是老大”的固有心态,充分利用BBS论坛、博客、播客、微博、手机报等新媒体形式,扩大影响力。
(一)按照道?琼斯波纹信息管理理论,当下新闻产品的发布顺序变为:新媒体发布,传统媒体刊播、出版物发行。[6]
电视媒体可加强与微博等新媒体形态的合作,把由编辑部统一制作的新闻节目,分解为多个部分,如可先将文字内容传播到本媒体的手机报、微博等平台上,随后在网站上发表文字、图片及视频,可间接带动收视率、发行量和广告量的增加。

(二)在新媒体平台上,拥有自己的“意见领袖”。

意见领袖是指在人际传播网络中经常为他人提供信息、意见、评论,并对他人施加影响的“活跃分子”。他既可以传播信息,更可以左右多数人在态度和行为上发生预期的改变。尤其是在网上活跃的意见领袖,通常会制造大量先入为主的观点,对网民产生巨大的影响。
新浪网的“辟谣联盟”微博,开通后两个多月时间里,成功辟谣168起,微博“粉丝”达数万人。先后揪出了关于北京暴雨的若干张移花接木的照片,验证了“受审照”的子虚乌有,澄清了“出血性大肠杆菌已入侵北京”等不实微博传言,[7]有效减弱了群众猜疑、恐慌和不满情绪,对正确引导社会舆论起到了积极作用。
传统主流媒体拥有丰富的专家资源,新闻记者和编辑又有过硬的专业素质,这些人完全可以担当起网络“意见领袖”的责任。主流媒体应该大胆尝试培养正面舆论领袖,在重大突发事件发生时,通过这些“意见领袖”及时发布更具权威性的解读和评论,强化主流话语,引导社会舆论,掌控话语权。
根据调查显示,互联网在我国国民中的全民普及率还不

源于:论文范文格式www.udooo.com

到4成,30-39岁群体的互联网使用率逐步攀升,50岁以上人群的互联网使用率变化幅度很小。而这些年龄段的人群正是电视观众的主力。因此,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的博弈还会相当激烈。如何在这场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跟,并赢得更多受众的信任,电视媒体还需要进一步努力。
注释:
人民网《新媒体时代,处置突发事件的黄金4小时》2010年02月07日.cn/GB/181466/1094386

3.html

荆楚网《武汉市环保局微博发布雾霾天气成因》2012-06-11 news.cnhubei.com/gdxw/201206/t209991

6.shtml

[3]媒介依赖理论,百度百科,zh.wikipedia.org/wiki/%E5%AA%92%E4%BB%8B%E4%BE%9D%E8%B3%B4%E7%90%86%E8%AB%96
[4]《第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12-01-16/lcl/detail_2010_05/31/1571748_0.shtml
[6]《从传统报业到全媒体的探索之路》,来源:中国评论月刊网络版/crn-webapp/mag/docDetail.jsp?coluid=29&docid=100832441&page=2
[7]《微博“辟谣联盟” 微博时代我们怎样辟谣?》,来源:人民日报fj.sina.com.cn/edu/jz/2011-08-10/0929458

4.html

(武汉广播影视局)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