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汉语言文学 >> 古代文学 >探究乡村宋代东南乡村经济变迁和乡村治理

探究乡村宋代东南乡村经济变迁和乡村治理

收藏本文 2024-02-15 点赞:29572 浏览:133993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宋代东南乡村经济变迁指乡村商品经济的进展,其变迁根源于土地制度的变革,宋代土地私有制确立,土地经营制上租佃制取代自耕制,由于地权联系的深刻变化,租佃制度成为乡村农业经营的主导方式,租佃制度是有效率的土地经营制度,推动了乡村商品经济的迅速成长,出现了农产品商品化及商品性生产的潮流。粮食商品化,成为大宗农业商品,茶叶、果木、养殖、蚕桑副业等商品性生产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进展。随着乡村商品经济的进展,造成了诸多新的社会矛盾,体现为贫富分化、对立加剧,赋役口趋不均,社会流动增强,道德失范突出等情况,贫富分化和对立是其集中体现,乡村财富流溢的同时面对秩序重建的不足。对此,国家和社会力量以不同层面进行了调整和治理,国家层面的调整治理的措施主要有“限田”和“赋税”革新措施;地方基层官员则通过劝农活动,对农业生产和租佃联系进行协调;但其治理措施总体上败多成少。社会力量起而弥补国家治理的不足,“富民”地主阶层参与乡村治理,主要是在国家救荒中充当主角,起到了相当的协调作用;宋代民间更进展出“义田”、“义役、“社仓”等血缘性、地缘性经济合作互助组织,这些经济组织的产权性质,本质上都是小集体公共产权属性,宋代民众希望借重其公共产权联系之上所凝集的社会力量,来解决和对抗私人产权联系带来的弊端和不足,这些民间经济互助组织也发挥了一定的调节作用,使宋代乡村的经济社会秩序一定程度上得以修补,但国家的不当干预及富有阶层有着的阶级局限性,使其秩序重建难以逃脱“良法美意,岁久生弊”的历史命运,宋代乡村社会在富裕和不安定的两极摇摆中逐渐落幕。值得注意的是宋代社会力量参与乡村治理和秩序重建,都足在国家引导和管理的前提下进行的,还难以达到“自治”的程度。国家的管理和引导的得当与否是社会力量参与秩序重建,发挥有效作用的关键,对富裕阶层参与救荒,往往要国家强制力的干预才能实现,而对民间自发形成的经济互助组织,则国家反而要尊重其自主性,保障其小集体产权的完整性和独立性才能使其发挥效能。关键词:宋代论文东南地区论文乡村商品经济论文乡村治理论文

    摘要3-4

    Abstract4-6

    目录6-8

    绪论8-27

    一、题解:几个需要界定的概念8-15

    二、选题的目的和作用15-16

    三、学术探讨回顾16-24

    四、探讨策略及思路24-27

    第一章 宋代土地制度的变革27-42

    第一节 唐宋时期土地制度的变革及其特点27-42

    一、土地所有制的变革及其特点28-32

    二、土地经营制的变革及特点32-42

    第二章 宋代地权变动及其对社会生产的影响42-64

    第一节 产权联系的深化42-54

    一、宋代土地产权的完整与统一43-45

    二、宋代土地产权权利束的扩张与分离45-46

    三、国家对土地产权立法的加强46-50

    四、宋人土地产权意识的提升50-54

    第二节 宋代产权联系深化的作用及作用54-64

    一、产权制度对土地投资及经营的影响56-60

    二、产权制度对劳动力的影响60-64

    第三章 宋代东南乡村商品经济的进展64-115

    第一节 乡村商品经济的内涵64-67

    一、如何理解乡村商品经济64-67

    第二节 农产品的商品化——以粮食的商品化为例67-78

    一、粮食的商品化67-68

    二、粮食商品化的理由68-78

    第三节 商品性农业的进展78-103

    一、茶叶的种植79-87

    二、果木的商品性生产——以柑橘和荔枝为例87-92

    三、蔬菜园艺的商品性生产92-96

    四、猪羊和鱼禽养殖的进展96-102

    五、渔业的进展102-103

    第四节 乡村家庭手工业的进展——以蚕桑业、纺织业为例103-115

    一、蚕桑丝织业的进展概貌103-109

    二、东南蚕桑丝织业商品化的特点109-115

    第四章 乡村商品经济进展对乡村经济社会的影响115-144

    第一节 农户家庭经济的情况——主要以太湖流域为例115-127

    一、半佃农及佃农的经济情况115-122

    二、地主阶层的经济力量122-127

    第二节 乡村社会联系的变化及新矛盾127-144

    一、贫富差距及贫富对立127-131

    二、豪强地主转嫁赋役,赋役不均131-133

    三、乡村社会流动增强,稳定性减弱133-138

    四、道德失范不足的日趋突出138-144

    第五章 经济变迁下宋代东南乡村秩序的重构144-175

    第一节 国家对贫富分化的治理及效果144-150

    一、限田政策及其效果144-146

    二、均赋役措施及效果146-150

    第二节 地方基层官员对乡村经济社会的调整150-157

    一、关于重视农业生产、提升农业技术方面的劝农文151-153

    二、关于租佃联系协调方面的劝农文153-155

    三、地方基层官员劝农活动的作用与效果155-157

    第三节 乡村社会力量对乡村的治理——以贫富协调为中心157-175

    一、乡村地主富民对灾荒的救济158-166

    二、乡村民间经济组织对贫富的协调166-175

    小结:宋代东南乡村经济的变迁及乡村治理的启迪175-183

    主要参考文献183-205

    后记205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