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汉语言文学 >> 古代文学 >简谈语言做到五结合,篇章文采自然现

简谈语言做到五结合,篇章文采自然现

收藏本文 2024-03-09 点赞:33927 浏览:156637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作文语言是否有文采,是一篇文章能否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作文一个重要的评分项,不可掉以轻心。下面我们介绍一下使文章语言富有文采的五结合。

一、整散结合

现代白话文当然应以散句(没有句式,结构等方面的束缚,随意而写的句子)为主,但适当地结合一些整句(对偶、排比、层递、顶针、回环、反复等句式,结构较工整的句子),使语言既活泼又严谨;既参差又工整。读来跌宕多姿,铿锵悦耳,颇有韵味,富有洒脱与精致的结合美。
整散结合的语言风格,我国古已有之,如荀况的《劝学》:“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对偶、排比)苏轼的《前赤壁赋》:“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者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对偶)人们常称颂韩愈、苏轼的文章有气势,有文采,以“韩海苏潮”誉之,我以为这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其语言的“整散结合”。
有些现代白话文也记承了这种整散结合的语言传统。的《改造我们的学习》中:“这种作风,拿了律己,则害了自己;拿了教人,则害了别人;拿了指导革命 ,则害了革命 。总之这种反科学的反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主观主义的策略,是的大敌,是工人阶级的大敌,是人民的大敌,是民族的大敌,是党性不纯的一种表现。”(层递)
不仅议论文,记叙文中“整散结合”的语言现象也屡见不鲜。如台湾作家李乐薇的优美散文《我的空中楼阁》,更是语言整散结合的精美范例:“和领土相对的是‘领空’,论‘领空’却又是无限的,足以举目千里,足语言做到五结合,篇章文采自然现论文资料由论文网www.udooo.com提供,转载请保留地址.以俯仰天地,左顾有山外青山,右盼有绿野阡陌,适于心灵散步,眼睛旅行……我出外,小屋是我快乐的起点;我归来,小屋是我幸福的终点……它不再是清晰的小屋,而是烟雾之中、星点之下、月影之侧的空中楼阁!”(对偶、排比)
通过以上数例,你或许已领略到了语言整散结合的巨大魅力。

二、繁简结合

语言应以简练为胜。但出于行文表意的需要,有时匠心独运地使用“繁笔”,所谓“精致地啰嗦”,却能很好地表达一种特殊的意趣,取得独特效果。鲁迅是使“繁”的高手,如《社戏》中写“我”早年看戏的情景:“……于是看小旦唱、看花旦唱、看老旦唱、看不知什么角色唱、看一大班人乱打、看两三个人互打、从九点多到十点、从十点到十一点、从十一点到十一点半、从十一点半到十二点,然而叫天竟还没有来。”这一段精彩的“繁笔”细腻传神地传达出“我”索然无味地看一帮小卒打唱没完,耐着性子等待名角“小叫天”出场时,那种欲看不能、欲罢不忍的焦躁无奈的急切心情。又像《祝福》中写祥林嫂喋喋不休地讲述阿毛的惨死,《秋夜》开篇写枣树,皆用繁笔,巧妙地“繁简结合”能使语言显得老练而富匠心,增强文采。

三、文白结合

现代文自然应以白话为主,但有时出于需要,偶用一下文言词句,即鲁迅所言,“没有相宜的白话,宁可引古语”,能收到幽默、含蓄、活泼、隽永等白语所难起到的效果,增强表现力。如鲁迅《文学与出汗》中:“……这理由倘不先解决,则在将来文学史上的位置,委实是‘岌岌乎殆哉’”。当代杂文家聂作平《名家令人烦》中:“老魏呀老魏,,奈何不自重哉?”
现代文中使用文言词句,一定要慎重,不可过多过滥,否则易流于文白夹杂的文风。运用恰当,文采斐然,如汤中加味精;不当,则犹水中撒泥沙。

四、俗雅结合

文章语言当然是尚雅而忌俗,但看大家的文章在以“雅语”为主的前提下,常信手拈来,缀入一些俗语、口语、诙谐、幽默、生动、活泼,别具风味。如鲁迅《名人和名言》中:“因为白话是写给现代的人们看的,并非给商周秦汉的鬼看的……,一到攻击现在的白话,便牛头不对马嘴。”的文章也善用俗,如《反对党八股》中:“把那些又长又臭的懒婆娘的裹脚,赶快扔到垃圾桶里去……。”《愚者偶感》一文中:“有乌纱时,你就是满腹经纶,世之楷模;无乌纱时,你就是胸无点墨,草包无赖、狗屎一堆……。”

五、借用结合

借用即引用,引用前人的精辟的语言,加以佐证加以点缀,这是增加语言文采的最常用的一种策略,我们可以引用诗文中的佳句,如岳飞《满江红》中:“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荀子·劝学》中:“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锲而舍之,朽木不折。”可引用定式俗语:心善如流,疾恶如仇。吃一堑,长一智。引用名人名联,写蒲松龄的“鬼狐有性格,笑骂皆文章”,写陆游的“篇中十九从军乐,亘古男儿一放翁。”这种借用可使文章富有文学性、知识性色彩。
总之,使用语言富有文采的策略,策略很多。各“策略”之间也并非油水互不相关,只是出于表述的方便,分项来说。“运用之妙存乎于心”,“妙”在综合运用时的“活”字,“妙”在恰如其分的“度”字,这要靠“悟性”去揣摩、把握,否则可能弄巧成拙。要真正解决语言理由,最根本、最彻底的策略乃是自己通过大量阅读和写作,不断地积累,体悟,探索,总结。
(作者单位:江苏省阜宁县吴滩初级中学)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