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育 >> 国防教育 >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开展创新教育

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开展创新教育

收藏本文 2024-04-02 点赞:4419 浏览:11037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创新教育是指以培养创造型人才为目标的教育。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创新教育,其实就是教师能创造性的利用教材,运用恰当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思维和学习,把学生的创造力解放出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创新能力。因此,我们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要从营造和谐氛围、鼓励研究性学习、创设恰当的理由情境、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注重开放题的教学等方面着手, 来转变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 真正使创新落实在课堂教学的始终。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创新教育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教师应注重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提高。许多人都以为,只有科学家、发明家等特殊人物所表现出来的伟大创造性,才算得上创新,而忽略了自我实现的创造性也是一种创新。就小学而言,只要是学生自己观察、深思、归纳所得到的,都可以理解为知识的创新。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开展创新教育,我认为数学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深思与尝试。
1. 充分利用电教平台,挖掘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因素 由于传统的教学方式比较单一,且过分地依赖课本,单纯为了传播知识而忽视操作能力的培养,学生学起来较被动,一味背记知识点,较缺乏独立探究理由的能力,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发散思维和创新能力的提高。过去老师的教法也过于呆板单调乏味,就以教学“角的概念”这课题来说吧,以前,我为了讲清角的形成,自己做了一个教具,用钉子做顶点,将其固定在一个木板上,然后缠上两根尼龙线,通过移动两根尼龙线来表示要求出的角度。这种做法很难操作,那钉子有时会被线缠绕,测量时造成的误差也挺大,往往要试好几次才能勉强表示出一个比较规范的角度来,要调整顶点和线来比较角与角的大小那就更麻烦了。为此,我结合本班实际,大胆地将现代教学手段和设备运用于课堂,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2. 积极开展综合性的实践活动,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 数学教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所以,满足学生对知识的渴求和对克服困难获取发展成功体验的需求,是教学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充分权衡的理由。在课堂里用较短的时间充分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开展创新教育相关范文由写论文的好帮手www.udooo.com提供,转载请保留.地利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创设情景再现生活中的数学理由,将实际生活中能碰到的种种情况与数学知识点联系起来,激起了学生的求知欲,更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在教学“摸球游戏”时,如何让概率的概念深入到每个学生的心中。在学生通过摸球活动,通过实践、讨论、探究后得出可能性大小的相关要素后,设计一个“设计转盘”活动:一个商店要在“儿童节”开展一个活动,规定购写商品50元以上即可参加。奖品为:一等奖VCD一台,价值200元;二等奖相册一本,价值15元;三等奖笔一支,价值5元。分别为红、绿、蓝三色表示,请学生帮忙做一个转盘(共分为12等份)。的形式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自觉地投入到创作当中,大家利用自身所看到的、所听到的,所想到的经验知识去参与,完成了一幅幅作品。有1红2绿9蓝的,理由是一、二等奖要最少;有1红2绿3蓝6个空白的,理由是获奖的机会本来就比较小,不可能每次都能获奖嘛;有4红4绿4蓝的,理由是这样机会比较平均,获一等奖的可能性也比较大,大家才能乐意来写等。然后,问学生:“如果你是顾客,你选择哪一种转盘?”“如果你是这家商店的老板,你选择哪一种转盘?”让学生在笑声中,完成对概率内容的第二次掌握。这和学生的生活紧紧相联的设计,既可以让学生在其中充分地表达自我的想法,又能较充分地满足全体学生的学习需求。在满足学生需求的同时,这节课也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又如我在教学“小数性质”中的“比较0.1米、0.10米、0.100米的大小时,先用大屏幕投影出:“1、1、1”,然后问三个“1”相等吗?显然是相等的。然后又投影出“1、10、100”,再问这三个数相等吗?显然是不相等的。那么怎样才能使它们相等呢?富有开放性、趣味性的提问一下子吸引了学生。学生通过积极地深思、主动地探究,不断涌现出独到的见解和新颖的想法。有的学生说可画出一条1米的线段,然后再在这线段上标上10分米和100厘米,即在1、10、100三个数后面分别添上分米、厘米、毫米,使它们相等;也有的说可以在1、10、100三个数后面分别添上元、角、分,使它们相等。在学生回答后教师再设计让学生把“1分米、10厘米、100毫米改写成用‘米’作单位的数”的内容。学生在教师提出新理由后,自己探索得出:0.1米=0.10米=0.100米。通过教师不断提出理由,学生不断地探索解决理由,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创新提高。
3. 重视课堂作业中的“异同”,让学生大胆地在异中求新 每次课都有需要学生掌握的概念、公式和法则,我们通常会通过做课堂作业的形式来考查学生的掌握情况。但是使用了信息技术提供资源环境后,我们能突破书本上的知识为主要来源的限制,能用各种相关资源来丰富封闭的、孤立的课堂教学,极大地扩充教学知识量,使学生不再只是学习课本上的内容,而是能开阔思路,了解到各种观点。但由于课堂时间的限制,往往不能全面地去分析。如果采用实物投影,可以为学生提供各种情境,推动学生思维,并且能让学生亲自到投影仪上去操作,动手动脑学好数学。如在教学分数应用题时,我们可以把实物投影和课件结合起来应用,先在课件上让学生进行分析,列式计算或让学生根据情境编制各类应用题,既省时又直观生动。让学生大胆地发挥,把种种算法罗列出来后再帮助解决理由,从而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在课堂中的合作研讨活动中,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作为表达的工具。比如,学生个人或者学生小组可以将自己对研讨理由的深思做成PowerPoint演示文稿,使自己的表达更清楚、更条理。在计算机上接上投影仪和交互式电子白板,教师就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随时将学生的发言要点记录在白板上,并且可以绘制成一定的示意图来表现讨论的思路和进展过程,借助这样的外部记录手段,学生可以更好地整理自己的想法,进行发散思维,推动讨论的深度和广度。也可以把学生作业当中一些比较典型的错误,投影出来让其他学生当作“小医生”来批改。经常进行“一题多解”、“一题多问”等训练,突破常规思维方式,组织学生对各种解法进行分析比较综合等后,做出最佳选择。在教学中,教师应采取各种方式鼓励学生提出与众不同的想法和解法,不断地扩展思维空间,达到创新的要求。
4. 注重开放题的教学,提高创新能力 数学作为一门思维性极强的基础学科,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方面有其得天独厚的条件,而开放题的教学,又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尤其对学生思维变通性、创造性的训练提出了新的更多的可能性。
总之,随着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广泛运用,创新能力的培养给了我们一个新的课题。但只要我们在教学中,时时处处注意采取各种方式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训练,用创新教育的思想观念去从事教学活动,就一定能培养出具有创新素质的人才。随着信息技术的运用在数学教学中不断深入,我们的数学教学改革必将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将素质教育进一步推向深入。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