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经济 >> 公司研究 >分析西山云南隆阳区西山片少数民族集聚区经济跨越式进展策略

分析西山云南隆阳区西山片少数民族集聚区经济跨越式进展策略

收藏本文 2024-03-31 点赞:6993 浏览:18093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云南隆阳区西山片区是一个贫困人口集中分布的少数民族集聚区,也是隆阳区乃至整个保山市贫困面最大、贫困人口最多、贫困程度最深的一个特殊片区,也是隆阳区经

摘自:毕业论文评语www.udooo.com

济发展的重点和难点。文章分析了该区的优势因素和贫穷落后的原因,并提出制定经济发展的对策和措施。
关键词:隆阳区西山片 少数民族 经济发展对策
1004-4914(2013)05-193-02
位于云南隆阳区西山片区的杨柳白族彝族乡、瓦房彝族苗族乡、瓦马彝族白族乡是一个贫困人口集中分布的少数民族集聚区,国土面积1099平方公里,有人口97070人,其中少数民族51148人,占总人口的52.7%。这3个乡被人们称为“西山片(西山梁子)”,是隆阳区乃至整个保山市贫困面最大、贫困人口最多、贫困程度最深的一个特殊片区,也是隆阳区经济发展的重点和难点。
近几年来,地方政府加大了对西山片区经济发展的政策优惠和资金扶持力度,有力地促进了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但由于受地域、历史、文化、传统、习俗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西山片区的经济发展总体水平不高,群众的生活也始终在温饱线徘徊;加之由于隆阳区不是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区,国家扶贫投入有限。笔者站在关注民生、怎么写作“三农”的战略高度,结合实际,找出西山片区贫穷落后的问题和原因,认真分析优势因素,提出制定经济发展对策和措施,希冀帮助当地群众摆脱贫困,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一、隆阳西山片区经济发展情况分析

(一)隆阳西山片区经济发展优势分析

1.自然资源丰富,有较大的开发潜力。地处东径98°50'—99°21',北纬25°02'—25°38'之间,东临保山坝,南接蒲缥镇、道街乡,西至怒江边,北交泸水、云龙县。最高海拔3655.9m,最低海拔680m。西山片属西南季风区,亚热带高原山区气候,呈现北亚热带和南温带两个气候类型,垂直变化大,季节变化小,立体气候十分明显。区内大部分以石灰岩和砂页岩风化的黄壤、棕红壤为主,适宜种植水稻、包谷、小麦、甘蔗、烤烟、香料烟、咖啡、山葵、亚麻、蚕桑、木薯、经济林果和热带水果等。片区内主要河流60多条,水资源十分丰富,理论蕴藏量为139593千瓦。境内动植物种类繁多,资源十分丰富,中草药资源有潞党参、白术、石斛、虫蝼、龙胆草、黄连等;矿产资源丰富,目前发现有20余种矿产,其中铁矿储量133万吨、钛矿储量529万吨、铜矿储量1.5万吨、铅锌矿储量178万吨;杨柳盛产的南红玛瑙享誉中外。
2.有丰富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西山片属隆阳区西北部少数民族聚居区,区内集聚有彝族、白族、傣族、傈僳族、苗族、回族等少数民族,人口51148人,占总人口的52.7%。占全区少数民族区少数民族人口的57.5%。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风情。傈僳族的“刀杆节”“嘟哒哒”“瓜庆”;彝族的“火把节”“打歌”“唢呐”;苗族的“花山节”“唱山歌”等民族文化体育活动,不仅是当地少数民族人民十分喜爱的传统文艺形式,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支奇葩。此外,西山片还有悠久的南方丝绸古道文化、抗战文化、自然文化等。经过深入挖掘整理后,必将成为云南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3.劳动力资源丰富。长期以来,由于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人口综合素质和科技水平较低,大部分农村劳动力被束缚在有限的土地上,剩余劳动力资源极其丰富,加之当地人民勤劳朴实,具有吃苦耐劳精神,只要加以培训和引导,就能有效实现劳动力转移,发展劳务经济。

(二)隆阳西山片区经济发展的劣势分析

1.主要经济来源依靠第一产业,二、三产业滞后。隆阳区是一个农业大区,85%以上的人口生活在山区、农村,农业和农村结构单一,新兴产业培育困难,农民增收主要以农业为主,二、三产业发育不足。特别是少数民族聚居最集中的西山片区,平均海拔在1800米以上,广大群众衣、食、住、行的主要经济来源依靠包谷、泡核桃等产业,农产品结构极其单一,加之市场发育程度低,农民增收空间十分有限。
2.社会发育程度低,人口综合素质差。群众整体素质不高,农业生产科技含量低。少数民族地区由于教育、科技、文化、广电、通信等基础设施薄弱,边远山区与外界沟通较为困难,传统观念根深蒂固,导致群众的整体素质普遍偏低。
3.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较低。少数民族聚居地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杨柳乡的罗明坝地处亚热带干热河谷,气候优势明显,土地肥沃,是一个天然温室,良好的气候、资源条件适宜发展多种经济作物,具有较大的开发潜力。其他民族乡多是典型的山区乡,高山峡谷相间,森林茂密,野生物种资源十分丰富,气候和土壤条件适宜发展泡核桃、甜柿等优质经济林果;草山、草场资源丰富,是发展草食畜类生态养殖的理想场所。但是这些优势资源都没有很好地开发利用。
4.贫困问题严重,脱贫难度大。贫困问题是西山片区面临的最严重的问题,不仅贫困面大,贫困人口数量多,而且贫困深度也极深。由于自然环境恶劣,交通不便,远离政治、经济中心等环境因素和处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边缘状态的社会原因,以及人们的历史传统、思想意识、素质技能的主观原因,致使多数群众处于自然环境险恶、社会环境封闭、生产方式落后、基础设施薄弱、科学文化贫乏、思想观念陈旧、行为方式保守、生活状况困苦的状态。因此,脱贫难度很大,需要各方努力多种措施共同发挥作用。

二、西山片区经济跨越式发展对策

(一)优化产业结构,发挥资源优势,是保证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基础

结合《云南省人民政府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决定的意见》,科学分析西山片区的区位优势,努力提高资源使用效率是实现西山片民族集聚区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关键。
1.利用气候资源优势,打造特色化第一产业。西山片海拔高差大,立体气候明显,应努力打造三大高原特色产业品牌:一是在高海拔地区(2000m以上)打造潞党参、虫蝼、石斛、龙胆草、杜仲、红花、秦艽等名贵中药材种植加工产业;二是在海拔(1200—2000m)的温凉地区打造以红花油茶、山葵、泡核桃、板栗、优质梨、花椒等高附加值的温带特色经济作物产业;三是低海拔(680m—1200m)干热河谷区,因终年积温高、雨量少、无霜期长、日照时数长,应努力打造甘蔗、香料烟和热带水果等多种高附加值特色热带作物产业。 另外,西山片有牧场3.4万亩,结合林间套种营养牧草(紫花苜蓿、黑麦草),加上当地丰富的玉米秆资源,可用以发展野猪、黄山羊、梅花鹿等附加值较高的特色畜牧养殖业。
上述特色产业进行产业化,品牌化运作,将使西山片搭上“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快车,实现西山片区经济跨越式和可持续发展。
具体措施是:(1)实行集约化、规模化生产。走“公司+基地+农户”、订单农业、贸工农一体化等产业化发展的路子,提高产业化经营水平,增强民族经济发展活力。(2)延伸产业链,做好深加工。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业,提升附加值,延伸产业链,大力扶持龙头企业,加大农特产品精深加工力度,为民族地区群众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怎么写作,引导农民从分散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提高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鼓励发展能人牵头、农民自愿参加的各种农产品专业协会、技术研究会和流通组织,开展自我怎么写作,增加经济收入。
2.提高产品附加值,第二产业科技化是经济跨越式发展的突破口。第二产业大多高能耗、高污染,不利于可持续发展。西山片区矿产资源丰富,盲目地开发必将造成对地方生态极大的破坏,打造循环工业园,提高矿物资源使用率是西山片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要选择。
3.发展旅游业,第三产业主导化是深化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关键。从经济发达区域看来,第三产业具有主导地位,其发展程度是区域经济发达程度的主要参考。因此,西山片民族集聚区经济发展应以第三产业为主导。
在第三产业中,旅游业的带动作用毋庸置疑,而旅游业的发展少不了文化内涵做支撑。西山片是少数民族集聚区,自身拥有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只有不断挖掘民族文化资源,实现民族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才可以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从而带动第三产业蓬勃发展。西山片傈僳族的“刀杆节”“嘟哒哒”“瓜庆”;彝族的“火把节”“打歌”“唢呐”;苗族的“花山节”“唱山歌”等民族文化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依托民族文化资源发展民族风情园、民族村落等民族生态旅游项目,深入挖掘民族文化,可有效地带动第三产业发展,与此同时,生态旅游的发展也为第一产业中的特色畜牧业带来了新的创收增长点,加上第二产业可持续发展规划的循环工业园也可作为一个特色旅游项目,使得西山片三大产业有机结合,相互促进,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加大智力扶贫力度,发挥劳动力资源优势

1.校政企三位一体,提高劳动者素质技能,发挥劳动力优势。现代社会中,经济发展必然依赖于劳动者素质技能的提高。少数民族经济发展如果单纯依赖外部的支持和扶助永远无法获得内在的动力,如果没有少数民族劳动者素质技能的提高,外来的支持和扶助就无法与民族的发展相结合。地方政府牵头,招商引资,依托当地高校资源,校政企三位一体,依照产业需求合作提升劳动者素质技能,缩小少数民族地区与其他地区劳动者素质技能之间差距,实现少数民族经济发展,彻底解决隆阳区西山片少数民族地区贫困问题。
2.加快教育事业发展。继续加大对散杂居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的投入,改善办学条件,扩大办学规模,帮助少数民族地区解决上学难的问题;加快发展散杂居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对少数民族进行有针对性的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少数民族地区劳动力转移的能力。
3.发展民族集聚区文化。加强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和挖掘,以各种形式帮助少数民族举办传统文化活动,有条件的地方开展双语教学;加大文化扶贫工作力度,扩大广播电视覆盖面,增强少数民族群众对现代先进文化的认识和了解,推进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事业的发展。

(三)抓住“桥头堡”机遇,努力改善投资环境,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1.灵活投融资模式,加大基础设施建设。西山片基础设施薄弱,交通状况差,严重制约区域经济发展,而造成这一现状的主要原因就是资金缺乏。依目前情况来看,单纯靠农村自身的资金积累,远远不能解决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需求,还必须有相当数量的其他资金来源。引入“BOT”“TOT”融资模式,政府以使用收益作抵押融资,加速基础设施建设,突破少数民族集聚区基础设施落后这一瓶颈。
2.鼓励民营经济,盘活区域经济。西山片少数民族集聚区经济基础薄弱,企业规模小,发展民营经济是有效选择。支持民营企业通过兼并、收购、承包、租赁、参股等方式和途径来发展壮大,使民营经济发展成为少数民族集聚区经济的主体,成为乡镇财政的支柱。
3.吸引投资,充实民营经济。实施招商引资的强区战略,发展区域经济,建设财源项目。政府发挥财政资金引导和放大作用,运用市场化手段,走“一争取、二引进、三盘活”的路子,千方百计盘活自有资金,争取上级补助,吸引民间投资,引进外来投资,调动银行资金,逐步建立多元化投融资体系。一是通过优惠政策吸引社会资金;二是争取金融部门的资金投入;三是加大项目宣传力度;四是盘活资产存量,拓展资金渠道,建立多种资本金注入机制。
4.解决民营经济融资难问题。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需要加快建立面向中小企业的信用担保、怎么写作咨询和技术知识、人才培训等怎么写作体系。对有市场、有效益、有信誉的企业,加大融资和财政的支持力度,还可以通过设立扶持基金、互助基金、搭建融资交流平台等形式来拓宽民营经济融资渠道。
具体措施是:(1)实施政策倾斜。完善和落实土地、财税支持政策,依法把民营企业所需生产经营用地纳入年度土地使用计划和城镇建设规划,力保民营经济发展的土地需要,并根据投资额大小,综合运用财税政策,支持新办民营工业企业的发展。(2)优化经营环境。优化民营经济的发展环境,政府职能部门成立优化经营发展环境领导小组,从解放思想和转变作风入手,以行政管理、执法部门和行业窗口为突破口,集中排查和处理各职能部门中存在的不作为、乱作为问题,加大对影响经济发展环境的违法违纪案件查处力度,通过改善怎么写作态度、改进怎么写作方式,提高怎么写作效能,为民营企业创造出了一个良好的经营环境。(3)建立奖惩机制。为调动民营企业发展的积极性,并吸引更多的民营企业前来投资,应建立和完善鼓励民营经济发展的奖励激励机制,并定期召开民营经济发展表彰大会,对在发展民营经济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重奖。
参考文献:
1.胡刚.民族地区绿色食品经济发展研究——以恩施州为例[D].中南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2.魏丽.我国农村基础设施项目融资研究[D].北京机械工业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08

3.张军扩.中国的区域政策和区域发展:回顾与前瞻[J].理论前沿,2008(14)

4.王晔立等.甘肃省农业与农村可持续发展研究[D].甘肃农业,2008(7)

5.冯邦彦,李红锦.区域经济增长理论演变及其最新进展[J].经济论坛,2006(6)
(作者单位:刘安波,保山学院;马琳,保山市隆阳区交通局 云南保山 678000)(责编:纪毅)

源于:标准论文格式www.udooo.com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