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育 >> 班主任 >> 高中班主任 >试议糖尿病教育中态度和认知、技能、习惯转变关系

试议糖尿病教育中态度和认知、技能、习惯转变关系

收藏本文 2024-02-06 点赞:35295 浏览:159948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 目的:研究糖尿病教育中态度与认知、技能、习惯转变的关系。策略:采用自愿的原则在本院选择符合标准的2型糖尿病患者6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家属参与组和非家属参与组,对所有糖尿病患者和参与的家属进行相同的糖尿病教育、饮食行为试验及团体治疗,并对两组糖尿病患者管理前后参与态度、认知能力、技能、饮食习惯及血糖、血压、血脂等指标进行对比分析;对两组管理后,按态度得分重新分成态度高、低分两组,研究参与态度对认知能力、技能、习惯、客观指标等的影响。结果:态度高分组在技能转变、监测血糖习惯、良好饮食习惯、其他健康生活习惯等方面均优于态度低分组,差异均有统计学作用(P<0.05);管理后态度高低分两组的客观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家属参与组高态度得分率均优于非家属参与组,差异均有统计学作用(P<0.05)。结论:糖尿病教育中态度与技能、习惯改变呈正相关;态度与临床血糖各种控制指标可能存在正相关;家属参与的糖尿病患者态度改变更积极。
【关键词】 糖尿病教育; 家属参与; 参与态度
随着糖尿病发病率不断地升高,我国目前已成为世界上糖尿病患者最多的国家。糖尿病作为一种“富贵病”、慢性病,其发病与现代人的生活方式是密不可分的,且该病需要终身治疗,治疗过程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由于治疗的时间长,很多患者会失去疾病治疗的信心,对待疾病的态度就不积极、不端正,不遵医嘱用药、不按时注射胰岛素、不制约饮食、不讲究健康的生活方式等等治疗的困难就随之出现。
早在20世纪60年代,西方学者就提出“知信行”的行为理论模式。该模式认为,知识是行为转变的基础,信念和态度是行为转变的动力[1]。然而,在糖尿病教育过程中,态度占据怎样的位置,与认知、技能、习惯转变有着怎样的关系呢?本次研究针对这些理由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试验,现将具体策略和结果汇报如下。

1 资料与策略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7月-2012年3月本院就诊的糖尿病患者中,符合1999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的66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该研究人群符合下列条件:(1)自愿参加;(2)意识清楚,有一定的阅读能力,具备正常的交流能力,有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能够完成各种调查表格;(3)糖尿病病情稳定,无严重心、脑、肾等并发症;(4)无精神疾病史;(5)无肿瘤病史,且近半年未接受放疗、化疗;(6)未孕、未哺乳。按随机数字表法将66例糖尿病患者分成试验组(家属参与组)和对照组(非家属参与组)各33例,两组在年龄、性别、收缩压、舒张压、体重指数、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甘油三酯、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用药情况、文化程度及收入情况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作用(P>0.05),具有可比性。期间因某些理由分别失访3例和2例,最终试验组30例、对照组31例。
1.2 策略 分别对两组糖尿病患者及试验组家属每2周集中进行一次糖尿病饮食治疗相关教育,共集中进行为期4个月的糖尿病教育管理,即每组进行8次活动。糖尿病相关教育主要分两部分:(1)饮食教育、试验教学,由内分泌学专家和营养学专家,讲授糖尿病及糖尿病前期基本知识、糖尿病各种治疗策略(着重营养治疗策略),常见食物营养结构及人体所需要营养物质基本知识、饮食治疗原则、地中海饮食等;每次讲座后均由相关专业人士教会两组糖尿病患者及试验组家属如何使用饮食软件、食物磅秤、各种胰岛素注射器、体重计、微量血糖监测仪等常用工具的使用策略,并采用实训、竞赛等教学策略教会患者及试验组家属合理科学地选择、辨别各类常见食物的营养构成、重量,糖尿病足护理等技能;免费发放食物磅秤、体重秤、自行设计的糖尿病饮食软件及自行打印的饮食处方[2],可以指导患者及试验组家属利用这些工具,更加直观地了解食物种类、分量等对血糖的影响。(2)知识回顾、案例讨论、布置作业,通过知识回顾、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的形式进行.除了对指定案例进行讨论、提出理由及加深对学习内容理解外,每次分别选取1~2名患者对进餐顺序对血糖影响、指定食谱对血糖影响、药物与血糖、水果与血糖等方面进行分析、讨论;布置作业(估算常见食物重量,进食不同种类的水果、主食后血糖的变化,记录一天饮食情况及血糖情况等),可以使糖尿病患者及试验组家属对各类食物的印象更加深刻,让患者切身体会不同食物、不同分量、不同进餐顺序、加餐对血糖的实际影响情况,以及同一食物对不同个体的影响,使患者及其家属更加直观的了解饮食与血糖的关系,从而能够更好地指导糖尿病患者的饮食。(3)同时对家属参与组和非家属参与组进行管理后,按其态度得分重新分成态度高、低分两组。

1.3 评价标准

1.3.1 调查问卷 (1)糖尿病知识问卷:采用自行设计的“糖尿病知识糖尿病教育中态度与认知、技能、习惯转变的关系由优秀论文网站www.udooo.com提供,助您写好论文.问卷”,共30道题,内容涉及糖尿病一般常识、饮食、运动、血糖监测、药物治疗以及糖尿病急慢性并发症6个方面,答对一道得1分,答错得0分,总分30分,得分≥25分为高分,得分<25分为低分;(2)糖尿病饮食习惯调查问卷:采用自行设计的 “糖尿病饮食习惯调查表”,该调查问卷的内容主要包括水果、粗粮、豆制品、红肉、白肉的摄入情况和进食零食、夜宵及外出就餐等情况。
1.3.2 指标检测 (1)患者参与态度的观察指标:根据每次活动的参与率、饮食行为登记表的填写率、饮食试验的参与率、家庭作业的完成率、主动咨询率五个方面进行打分,最高分为20分,得分≥16分为高分,<16分为低分;(2)技能改变的观察指标:根据患者食物选择能力、食物种类估算能力、血糖指数应用能力、辨别糖尿病禁忌食物能力、自行配餐的能力等能力的改变情况,综合判断患者的技能改变;(3)血糖相关客观指标检测:通过饮食教育的干预方法,分别对态度高低分两组糖尿病患者管理后的体重指数、血压、血糖、血脂等指标进行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对比、分析。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 字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作用。2 结果
2.1 态度高、低分组认知、技能、习惯转变的比较 对家属参与组和非家属参与组管理后,按态度得分重新分成态度高、低分两组,每组15例,两组在技能转变、监测血糖习惯、良好饮食习惯、其他健康生活习惯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作用(P>0.05),见表1。
2.2 管理后态度高、低分两组客观指标的比较 态度高、低分组的血糖相关的客观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作用(P>0.05),见表2。
2.3 家属参与组与非家属参与组相关指标高态度得分率的比较 对家属参与组知识得分、参与态度、饮食习惯转变及客观指标达标率进行综合分析,其高态度得分率为60.0%,高于非家属参与组的4

1.9%,差异有统计学作用(P<0.05)。

3 讨论
糖尿病的治疗与其他疾病的治疗不同,仅仅依靠医务人员、降糖药、胰岛素等外在因素不能理想制约血糖,必须以患者为中心,让患者充分认识糖尿病,意识到糖尿病并发症的危害,从自身的每一口饭、每一步锻炼、每一次血糖监测做起,才能真正更有效的制约好血糖。糖尿病教育是成功开展饮食、运动、治疗和自我监测血糖的基础,教育工作是否充分直接影响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制约情况[3]。有研究发现[4],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教育与管理,可以明显提高糖尿病管理效果。糖尿病患者能够认识到持久高血糖的危害性,掌握合理的饮食及运动策略,坚持科学的生活方式,自我病情监测,按时正确服用降糖药物、注射胰岛素等等,这些都需要医务工作者踏踏实实地对患者进行糖尿病教育。本研究发现,糖尿病教育可以改善患者的态度、认知、技能、饮食习惯等,说明糖尿病教育糖尿病教育中态度与认知、技能、习惯转变的关系论文资料由论文网www.udooo.com提供,转载请保留地址.有利于2型糖尿病患者疾病的制约。我国大部分糖尿病患者的病情制约距离理想的制约目标还差很多,有必要建立和应用科学有效的疾病管理系统来改善和制约糖尿病目前状况[5]。目前我国糖尿病患者对糖尿病相关知识及危险因素的认识率、知晓率还非常低[6],加大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力度是非常有必要的。
态度,是一种激发自我的力量。糖尿病教育是治疗糖尿病的基础,教育的结果是通过患者行为转变而获得的,要想通过教育转变患者的行为,就必须先了解患者的态度,并根据情况采取积极措施转变其态度,以获得更好地教育效果[7]。从表1可以看出,在对糖尿病患者进行糖尿病教育中,参与态度得分高分组患者的饮食技能提高、监测血糖的习惯、良好饮食习惯建立、其他健康生活习惯的形成(食物磅秤、体重秤、运动等)等方面均明显高于参与态度低分组,糖尿病教育中态度与技能、习惯转变呈正相关。在糖尿病教育中,积极地参与态度可以更好地提高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技能,有助于患者的良好生活、饮食、监测病情习惯的建立和形成。国内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行为的转变能够减轻体重,改善血糖、血脂,从而降低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率及其所产生的医疗费用,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8]。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参与态度高低分两组患者的血糖、血压、血脂等客观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作用(P>0.05),分析理由可能是试验时间理由。糖尿病本身是一种慢性病,其各项指标的改善也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本次管理前后进行4个月,每组共进行8次集中管理,患者一些生活、饮食等习惯已经有所转变,但血液生化检查的结果还未出现明显的变化,与预期结果有差别。理论上态度得分高分组患者的血糖、血压、血脂等客观指标应该比态度得分低分组有所改善,本次研究的结果只是一个开始,值得今后进一步探索研究。
本次研究发现,家属参与组糖尿病患者的参与态度转变更积极。家庭成员作为家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支持者。在日常生活中,家属对患者的实际饮食摄入量、饮食行为等情况等最为熟悉,对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有着推动作用。通过家属参与的健康教育,患者从家庭方面得到良好的情感支持、经济支持,从而提高患者疾病治疗的信心和遵医行为;提高家庭成员对糖尿病的认识,充分发挥家庭支持体系在患者治疗过程中的协助、监督、推动作用,帮助患者以乐观的心态应对各方面的理由,积极配合治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9]。反过来,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系统的糖尿病健康教育及生活方式干预,可以提高糖尿病患者家庭成员的支持,改善糖尿病患者家庭的功能,最终提高糖尿病患者的家庭管理及自我管理能力[10-11]。因此,家属参与的糖尿病教育更具实际作用。
参考文献
[1]胡俊峰,侯培森.当代健康教育与健康推动[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351.
[2]李晓华,叶艳彬,任哲,等.糖尿病食品交换份法饮食软件临床应用效果观察[J].广东药学院学报,2008,24(6):609-611.
[3]万晓燕.糖尿病健康教育[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6):135-136.
[4].杨锡仪,李晓华,周晓舟,等.自行设计的医院管理模式对2型糖尿病患者制约指标的影响[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6):142-144.
[5]李清红,袁新建,苏爱芳,等.影响焦作地区糖尿病患者血糖制约因素的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0,7(18):140-142.
[6]陈毅文,陈华真.非知识型糖尿病住院病人健康教育难点与护理策略[J].海南医学,2006,10(6):144-145.
[7]周小萍,楼青青,张小钗,等.第3版糖尿病态度量表的汉化[J].护理与健康,2012,11(5):494-495.
[8]刘秀丽,靳平.行为转变与糖尿病的关系[J].中外医学研究,2011,9(1):103-104.
[9]张瑞芹,李文景,褚彦君.实施家属同步教育对2型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及血糖的影响[J].中国全科医学,2010,13(18):2045-2046.
[10]齐瑞玲.健康教育及生活方式干预对糖尿病患者家庭功能的影响[J].中外医学研究,2011,9(2):6-8.
[11]奚齐红,武承荣,倪建萍,等.2型糖尿病社区健康教育效果评价[J].中国医药科学,2011,1(5):27-29.
(收稿日期:2013-08-30) (本文编辑:蔡元元)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