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学 >> 高中教学 >> 高中数学教学 >简述谈中职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培养

简述谈中职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培养

收藏本文 2024-02-15 点赞:31803 浏览:145727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为了培育出建设祖国的优秀接班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培养创新思维是每一个老师,包括语文老师责无旁贷的事情。培养创新思维必须结合具体年龄段具体学校和班级的学生实际,结合学科教学的一般规律来做。本文从中职学生的特点入手,通过对学生学习心理的分析,提出了解决语文教学中中职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的一系列策略,即:放下“身份”,打造创新思维的“气场”;培养兴趣,营造创新思维的氛围;多维解读,创造创新思维的契机;激励质疑,构造求异思维模式。
关键词:中职 语文教学 创新思维 培养
:C DOI:10.3969/j.issn.1672-818

1.2014.02.066

作为中职语文老师,首先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然后根据学科特点,进行创新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使得学生在语文学习上朝着会学、好学、学好的方向前进[1]。

1 放下“身份”,打造创新思维的“气场”

由于传统的“师道尊严”的遗毒还未根本上得到清除,某些老师也习惯于通过疾言厉色“镇”住学生们,现在的许多语文课堂往往是一潭死水的“一言堂”:老师喋喋不休“满堂灌”,学生如泥塑木雕昏昏沉沉听[2]。这样的课堂,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根本就不沾边。所以,我们首先要真正树立新的师生观,消除在老师心灵深处的专制主义思想,主动亲近学生,让他们在宽松的氛围中学习。一个鼓励性的微笑,一个赞许的目光,一句温暖的话,乃至于一个暗示性的挥手、转身、挪步,都能引导学生“与师共舞”[2]。这样做,老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得到充分体现。让学生觉得老师是在和他们一起前进而不是只让他们充当“摄像机”,从而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这样,同学们的思维才能活跃起来,想象力也就丰富起来,创新勇气才能得到激活,多向发散的创造思维才不至于被压抑,回旋喷涌的思辨力也因此得到释放 [3]。教学中,学生们“意想不到”的“刁难”式的质疑问难,特别是那些跟老师“唱反调”的观点往往也是对老师是否真正尊重学生,凸显他们的“主角”地位的考验。只要充分“放手”,让学生从“依赖者”向“独立者、自主者、主人翁”转变,主动获取知识,就能为他们创造出创新思维的“气场”[2]。

2 培养兴趣,营造创新思维的氛围

兴趣是引领学生学好语文的不竭动力。来自客观世界和心理上的实际需要,决定了兴趣是不是强烈持久。在老师营造的一个个良好的“气场”里,学生们往往都很愿意锻炼自己、表现自己,但持久的兴趣还是靠对学科的本身的兴趣。这就需要老师因势利导地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去培养。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能激发学生们持久的兴趣,能使他们在较短的时间内放飞想象。在教学中,老师应占有足够多的关于所教文章的资料,从课题导入到展开分析,直至总结课文,通过旁征博引,把学生引入到课文内容的世界里,让他们乐而忘返。在教学文学作品类的课文时,老师可以实施情境教学,通过课件、课文朗诵、情景剧表演形式,使文本内容形象化,帮助他们进入文章情境中去,增强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从而激发他们的浓厚的兴趣和高昂的情绪。教师的循循善诱让学生渐入佳境;教师的娓娓而谈让学生们则如浴春风;教师慷慨激昂的言辞让学生为之动容;教师的悲怆凄婉让学生们黯然泪下……[2]这样,学生们思维会被激活,进入想象的世界,愉悦地自由翱翔在语文的天空,创造力火花才会随时迸发开来。

3 多维解读,创造创新思维的契机

一方面,在这个资讯时代,学生完全可以查到上课老师所依据的内容,另一方面,课文文本是“死”的,教学参考资料的内容也是“死”的,有的学生,特别是优秀生,谈中职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论文资料由论文网www.udooo.com提供,转载请保留地址.容易“预见”到上课的内容,使上课失去“看点”。这就需要老师帮助学生从课文纯文字解读中走出来,善于指导学生用不同的方式解读课文,在多维解读的实践中激发他们的创造思维,通过领悟课文深刻含义培养创新思维。
如在《祝福》一课的教学中,老师可要求学生在查阅足够多资料的前提下,分析祥林嫂的具体死因并让同学们以自己的方式表达出来。同学们为了查找资料就得找到尽可能多的途径:自有资料、图书馆、网络、书店等等,资料的载体有纸质的文字稿、图片、有光盘、磁带、胶卷、U盘等,同学们必须有相应的处理方式去解读,而只有创造性地解读,才能全面了解有关祥林嫂的死,又不会被这些“海量信息”所淹没;至于找到适合于自己的表达方式,他们就必须在发言、课件制作、情景表演等方式中去选择,去准备……特别是在有限的时间内(不超过一周)完成,整个过程都得有创新思维,都会发展创新思维。

4 激励质疑,构造求异思维模式

广开思路、不依循常规而寻求变异多方位深思、积极探求解决理由新策略、新途径,这就是求异思维,这就是创造性思维方式 [4]。传统的思维模式以求同思维为主。这样的思维有其合理性和深厚的文化渊源。而创新思维一个很重要的特征就是求异思维。老师在实际教学中,既要肯定学生的求同思维,也要因势利导地培养他们的求异思维意识。
教师首先要善于利用教材中有利因素,巧妙引导,帮助学生打破传统思维定势,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如教学欧亨利的小说时,老师们总要谈到这位作家的“拿手好戏”那就是意料之外与情理之中的结局所呈现出来的戏剧效果。其实,老师也可以利用其中的败笔,如欧亨利对“庸俗、浅薄、畸形病态”的小资生活现象的欣赏和肯定,启发学生用发散思维,从不同角度,立体化认识事物。
另外,教师还应通过教学培养学生质疑的好习惯。这是因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任何创新都包含着对他人观点不同程度否定和超越,而一味附从,缺乏质疑精神是不可能实现这种超越的。
5 结论
我们要牢记著名教育家、思想家陶行知老先生的话:“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5]对职中学生这一相对弱势的学习群体,老师更应怀着满腔的爱心和足够的耐心,转变观念,转变角色,给学生一个“自由”的空间,和一个个创造的机会,从而收获一个全新的创新型人才的世界。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S].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23.
[2]刘晨光.让快乐飞进职高语文课堂[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10,3(12):20-21.
作者简介:何国鹏,河源理工学校,广东河源 517000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