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学 >> 高中教学 >> 高中数学教学 >对比法在化学教学中应用

对比法在化学教学中应用

收藏本文 2024-01-31 点赞:5574 浏览:20507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运用对比法,可以更为准确地理解事物的本质特征,区分相近事物,把握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其变化规律,是学习化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策略。在化学教学中,对一些概念、反应原理、实验、计算,运用对比法进行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开拓思维,加深理解,便于掌握和应用。
【关键词】初中化学对比法运用

一、对比使概念的学习变得简单直观

有些同学在化学学习中对于物质的分类不是很清楚,常把含有不同元素的纯净物划分到混合物中,混淆了纯净物和混合物、单质和化合物的划分的标准,所以化学概念中有些字词,既是理解概念的关键点,也是与易混概念的区别点。为了帮助学生能够对纯净物和混合物进行判断,并加深对单质和化合物的认识,我做了以下比较:物质可根据组成物质的种类多少分成纯净物和混合物,而纯净物和混合物的主要区别是有无固定的熔、沸点,纯净物有固定的熔、沸点,混合物如空气、溶液、矿石没有固定的熔、沸点,就纯净物来说根据组成物质中元素种类多少又可分成单质和化合物,而单质又可分为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稀有气体,化合物包括氧化物等。在这里学生要重点弄清,元素可以组成单质和化合物,而单质不能组成化合物。

二、运用对比使化学反应原理变得清晰

学习碱的性质时,常见的碱能和二氧化碳反应,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会变浑浊证明有新物质生成,发生了化学变化;但将二氧化碳通入氢氧化钠溶液,我们知道是发生了化学变化,没有现象怎能使学生明白呢?于是我又设计了以下的实验:用两个干燥的塑胶瓶收集满二氧化碳,然后往这两个瓶分别倒入等体积水和氢氧化钠溶液,盖上瓶盖,再振荡,通过观察发现两个塑胶瓶都变瘪了,为什么变瘪的程度会不同呢?最后,引导学生对实验过程和实验现象进行讨论与总结,装有水的塑胶瓶只是瘪了一半,是由于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使瓶内的气体减少而瓶内压强小于大气压故瓶变瘪;而装有氢氧化钠溶液的塑胶瓶就完全变瘪了,是因为不仅氢氧化钠溶液中的溶剂水能溶解二氧化碳,还有是溶质氢氧化钠能和二氧化碳反应。通过所设计的对比实验不但复习了旧的知识(二氧化碳的水溶性),还能掌握新的知识(二氧化碳能和氢氧化钠反应)。这样,就使学生在实验中既培养了基本技能和科学策略,又提升了知识水平和思维能力,受益匪浅。

三、运用对比使化学计算的思路更广阔

通过上述两个解题策略的比较,第一种策略学生能很快解决,思路也清晰,但计算烦琐;第二种策略简单,但学生们想到的几乎没有,能做出需要有较深的功底。同学们可以从这两个解题的策略中悟出: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如果太复杂了,可以转换思维运用质量守恒定理来求解。在化学计算中如果能够巧妙在运用守恒的思想,往往能够避繁就简,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运用对比讲课尽量有启发与点拔

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变“死教”教材为“活用”教材,使课堂教学生动而有效。教师应深刻领会课本,尽可能用精练的语句来启发学生。教师应从简入手点拔、启发使绝大多数同学能用自己的语言来概括一个定义,一个法则,一条性质或公理等。尽管学生概括不够准确,但学生可以通过讨论或师生交流讨论补充。例如在讲授《溶液组成的表示策略》一节时,先从复习开始,请同学说出什么是溶质的质量分数,紧接着让学生完成下面题目:将5克某物质溶于95克水中,请想一想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是5%吗?举例说明。开始的理由很简单,有一些同学露出不屑的表情,紧接着的理由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大家马上意识到不会是5%那么简单,于是大家积极投入到讨论、深思的氛围中。教师可启发变式:把5克的蔗糖溶于95克水中,请想一想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5%吗?检测如把5克的生石灰溶于95克水中呢?教师可进一步启发变式:生石灰可是和水反应哦。这个理由要以通过教师启发、点拔学生来完成或通过学生合作,师生合作讨论来完成。这样可以达到举一反

三、锻炼学生思维的目的,长久坚持下去,学生的能力会提高很快的。

点拨是指教师用简练、精辟的语言,或鲜明生动的实验等方式,指示或指点学生,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获得知识、提高能力、发展智力的一种教学手段。它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题”的教学原则,是化学教学中的一门艺术。点拨是否恰当,也是教师是否成熟的标志。笔者觉得教师的角色是指路人,是拐杖,要设置适当的教学策略让学生“跳一跳,摘到桃”,在他们碰到困难的时候不是抱起他们往前走,而是要“点拨”一下,让他们在实践中体会学习的苦与乐,在解决理由中增强能力。 例如:鉴别三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溶液(BaCl2 、N对比法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由专注毕业论文与职称论文的www.udooo.com提供,转载请保留.a2CO3 、HCl)。学生在初次见到这类题时显得比较迷茫,于是笔者就用实验来提示他们。笔者在三支试管中分别取三种溶液,然后滴入一种酸,当学生看到白色沉淀、气泡、没有明显变化,这三种截然不同的现象时,都显得非常兴奋,并很快得出了加入的是硫酸这一结论。笔者再问:如果加入一种盐溶液也能看到这三种现象,那么这种盐溶液可能是什么?并且请学生自己动手进行实验来验证。这时课堂气氛变得异常活跃,学生的兴趣被完全激发出来了。他们通过实验证实了自己的检测设,得出了该盐溶液可能是Na2CO3溶液或K2CO3溶液,并且对实验现象及解题策略记忆得更加深刻。因而,学生眼中的化学也成为了一门有趣的学科。

五、运用对比有利于学生确定实验方案

在学习二氧化碳实验室制取这一节内容时,教科书上没有设计对比试验,直接就给了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用的是稀盐酸和石灰石,如果教师照本宣科,学生虽然知道了用什么药品可以制取二氧化碳,但不知道为什么要选取稀盐酸和石灰石来制取,而不用其他的酸或其他药品制取呢?此时可以设计这样一组对比实验。实验一:石灰石+稀硫酸,观察现象。
实验二:碳酸钠+稀盐酸,观察现象。实验三:碳酸钠+稀硫酸,观察现象。实验四:石灰石+稀盐酸,观察现象。
学生观察到:实验一反应速率太慢,一会儿就停止;实验二、实验三反应速率太快,不利于收集气体;只有实验四反应速度适中,且能持续进行,有利于气体的收集,适合实验室制取。通过四个实验的对比,引导学生从不同的反应中找出适合实验室制取的药品是石灰石与稀盐酸,并通过观察、分析,最终确定了实验方案。
总之,在化学教学中应用对比法,不仅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更加深刻而牢固,而且使学生获取的新知识更加鲜明准确。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