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学 >> 高中教学 >> 高中语文教学 >简论把握课堂提问度 提高语文教学实效

简论把握课堂提问度 提高语文教学实效

收藏本文 2024-03-11 点赞:14131 浏览:59246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把握提问的度,设计的理由要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使其自觉地去质疑、探究、发现,并从中获取知识、经验。也正是因为这样,课堂提问技巧的优化越来越为我们所重视。可以说,课堂提问设计得好,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把情绪融入到课堂中来,同时也会激发他们探究理由的兴趣,激励他们主动、自觉地设疑、深思、探究,从而使整个教学活动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把握课堂提问的适度

如何正确地掌握课堂提问的“难易适中”呢?课堂提问既不能让学生觉得高不可攀,也不能让学生唾手可得,而应该让学生“跳一跳”,开动大脑积极思维后获得正确的结论。学生只有通过自己的思维劳动取得成果才会感到由衷地喜悦,同时也会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这就需要教师高屋建瓴,统筹谋划,设计出一组有计划,有步骤的系统化的提问。所以对一些较难较深,学生难以理解的教学内容,教师要适当进行“深题浅问”处理。
例如,鲁迅先生的《风筝》是一篇发人深省的散文,文中写到温馨的手足情,玩具对儿童的重要启蒙作用等内容,学生都不难理解,而文中蕴含的对整个中华民族精神的麻木状况的深思,却是学生难以把握和理解的。处理教材时,笔者先从浅处提出理由:“我们看见风筝时都会感到高兴、快乐,但作者从小就不喜欢风筝,在他成人后看见风筝,内心涌起的情感和我们有什么不一样?”学生读书,略做深思,便得出结论:“我们是高兴、快乐,他却是惊异、悲哀。”老师接着问:“他为什么惊异、悲哀呢?”教师引导学生读书,梳理作者“悲哀”的理由,由浅入深一步步追问,学生水到渠成得出结论:“在故乡放风筝的时节,我却干着‘虐杀’兄弟精神的事,在那个封建教育思想占统治地位的年代里,精神‘虐杀’者到处都有。被‘虐杀’的绝不仅仅是小弟一人的精神,而是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这种连续提问,意在化难为易。
课堂提问要能激发学生积极思维。提问应符合学生实际的认知水平,对一些难度较大的理由,要作降低难度的处理。使深思不再是学生精神上的负担,而是一种身心上的愉悦和享受。例如,《变色龙》一文,笔者采取分层设问的方式,先提出理由:“奥楚蔑洛夫的基本性格是什么?”这个理由学生较容易回答出来——“善变”;然后才问:他“善变”的特征有哪些?这时学生的热情高涨,纷纷答“变得快”、“反复无常”、“蠢”、“好笑”等等;在此基础上,笔者继续问:“他虽变来变去,但有一点是没变的,那是什么?”学生由于有了前面的理由作铺设,可以不费劲地回答:见风使舵。最后,笔者顺势利导,提出下面有一定深度的理由:“是什么理由使他一变再变?作者为什么要塑造这个形象?”这样一组从易到难、环环相扣的设问,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对课文重点难点的学习就容易解决了。

二、选准课堂提问的角度

课堂提问应该着眼于知识的不同角度,并注意体现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力求采用新颖的问法,从合适的角度巧妙切入,使理由富有新颖性、启发性和灵活性,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积极思维。
选准角度的提问,引起学生的疑问,以达到“投石激浪”的效果。比如教学“孔乙己”时,笔者问学生“孔乙己叫什么?”学生不检测思索地回答道:“孔乙己。”又问道:“孔乙己是他的名字吗?”学生稍一沉吟回答道:“是绰号。”于是笔者再追问一句:“孔乙己读了一辈子书,为什么连个名字也没有?”学生对这个“反常” 现象沉思起来。在这种良好的教学气氛下开始讲述课文,收到了满意的效果。
选准角度还可以抓住关键词发问。为了避开理由的空泛和学生深思理由的笼统、粗略,把学生的思维触觉引到字里行间,对文章的言语作深入细致地品味、分析。例如,在教学《愚公移山》时,笔者着重从关键处设问:
(1)从“人数”入手问,逐步引导学生仔细阅读课文,既落实了“且”、“叟”、“龀”、“遗男”、“荷担者三夫”、“遂率”,以及“遂率”句的主语省略等知识,又为后文分析理清了头绪。
(2)从人到事,“这件事做起来难吗?”把学生引导到“移山任务越艰巨,就越能显示出人们的精神面貌”这个方面。

三、增添课堂提问的梯度

课堂提问要充分考虑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学生掌握同一知识点的速度有快有慢,效果有好有差。因此,教师在设计理由时,要面向全体学生充分注意各理由间的衔接和过渡,尽量做到既要避开梯度过大,又要避开理由过于琐碎;既要给学生指出思维的方向,引导学生深入深思,又不能将学生的思维限制得过死,要鼓励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表现的机会。
把握课堂提问的度 提高语文教学实效相关论文由www.udooo.com收集例如,学习《阿长与〈山海经〉》一文时,理解欲扬先抑手法是本课的一个难点。课后习题中也涉及到:作者先写“讨厌”“憎恶”阿长,但在结尾却说“仁厚黑暗的地母啊,愿在你的怀里永安她的魂灵。”笔者给学生架设了这几个阶梯:
(1)作者为什么讨厌阿长?(学生答:因为她有很多缺点)
(2)作者为何又怀念阿长?(学生答:因为她疼爱、关心“我”)
这两个理由学生很容易就解决了,教师接着问:“阿长身上存在的这些缺点,影响了她的形象吗?”这样一问,学生恍然大悟,欲扬先抑的作用也就不言而喻了。

四、制约课堂提问的密度

课堂理由过多过密,学生活动过于频繁,会导致精神过度紧张,容易造成学生的精神疲劳和学习兴趣下降,不利于学生深入深思理由;课堂理由过少过疏,则使课堂缺少师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会给人以呆滞之感。所以,提问要适量,要用提问调节课堂的节奏。
例如,教学《范进中举》的“范进发疯”这一片段时,笔者设计了三个理由:
(1)作者笔下的范进,当他清醒的时候并不是一个性格外向的人。这对表现他一见报贴喜得疯起来,有什么作用?
(2)作者借一个报录人之口,设计治疗这种疯病的灵丹妙药是狠狠打他一个嘴巴,这里传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通过这两个理由的解决过程,学生理解小说的主题和作者态度,有效突破了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五、拓展课堂提问的宽度

教师拟定的课堂提问固然有助于激活学生的思维,但如学生深思理由总是以教师为中心进行的,学生只是被动地回答教师提出的理由,表面看似思想活跃,其实学生学得并不主动。因此,教师除了重视理由的设计外,更多的是提出一些“话题”,与学生一起围绕话题平等“交谈”。话题不同于理由的主要特点是:思维空间大,学生只是围绕话题发表意见而不是回答老师的理由,所以“答案意识”淡化,交谈获得的认识往往是多元的。在话题的情境下,师生关系是平等的,教学资源是共享的,在共享中又体现着教师“导”的作用。
例如,学习《杨修之死》一文时,笔者设计这样一组提问:
(1)杨修的“恃才放旷”表现在哪些方面?
(2)你觉得杨修的真正死因是什么?
(3)杨修该“死”吗?
这样由浅入深、层层铺垫,每个学生都有内容可答,尽管答案或深或浅,但课堂不再是“竹外桃花三两枝”,而是“万紫千红总是春”。学生在发言过程中,不仅拓展了思维的广度,而且学会了结合现实中人性的理性思维进行综合的分析,思维能力得到了有效的培养。

六、挖掘课堂提问的深度

语文教学之所以是高难度教学,就是因为学习的内容是母语,语文材料明白如话,似乎不学也懂。教学中教师就要针对这种心理,独具慧眼,去发现平常中的不平常,挖掘深度,展示语文课的魅力,优化课堂教学。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横向比较与纵向探究,是语文教学有足够深度的重要保证。如果教师引导学生对文本的深思仅仅停留于课文的内容,那就显得不够深入,也不利于学生举一反三。
例如《背影》一文中有一段关于父亲背影的描写,是课文的重点部分,只有理解了这部分内容才有助于学生理解本文的主题。但是很多学生由于受生活体验的限制,很难从中感受到浓浓的爱子之情。笔者首先要求学生仔细地观察教材中的插图,然后阅读这段文字,接着要求学生闭上眼睛默默地想象“父亲的体形怎样?衣着如何?爬上月台有哪些动作?”当这些画面一一在学生脑海中闪过后,笔者发现学生的神态有了细微的变化,然后笔者再提问:父亲的衣着和我的衣着有何不同?父亲写橘不容易,为什么还要亲自去呢?由于学生已经进入理由的情境之中,所以讨论的时候就非常热烈,教学效果自然比较好。把握课堂提问的度 提高语文教学实效相关范文由写论文的好帮手www.udooo.com提供,转载请保留.
总之,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把握好课堂提问的度,才能有效拓展学生的思维,加快学生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的进程,是提高初中语文教学实效的有效途径之一。一堂成功的设疑解疑课,不仅能给教师带来无穷的教学兴趣,也会给学生带来深思的快乐。
(作者单位:珠海市斗门区第四中学)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