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会计 >> 会计调查报告 >会计《经济法》课堂改革浅探

会计《经济法》课堂改革浅探

收藏本文 2024-01-20 点赞:25698 浏览:118516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经济法》是我院会计专业的必修课也是初级会计必考科目。经济法教学任务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活动来完成,而经济法课堂教学活动的效果主要取决于经济法课堂教学策略。结合案例教学的经验对经济法课堂改革提出相应策略。
关键词:案例教学;学生主导;课程教学
《经济法》是我院会计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和本科经管类院校不同,该课还是初级会计考试的必考科目,是一门专门学科。概念、术语乃至原理都带有强烈的专业色彩。

一、在高职教学中,课程教学是所有教学活动的基础

当今社会需要复合型人才,尤其是要懂经济。笔者一直担任经济法教学工作,为了能让学生在考试中取得较好的成绩,更重要的是能将所学理论知识用于实践,在工作实践中不断摸索创
新,发现目前高职院校在经济法课程在教学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理由,在分析这些不足的基础上,结合自己浅薄的教学经验,提出改善高职经济法教学尤其是会计专业经济法教学策略的倡议。
在高职教育中,一般来说,课堂教学仍然是现阶段学生获得知识的基本途径,是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环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更多地阐述自己所认同的经济法学精神而非“填鸭式”教学方式。经济法是一门高度实践性的学科,在教学上应该着重在过程,丰富课堂教学,增加与学生的双向交流与沟通,激发学生的课堂创造力,使经济法的教学策略具有指导性、深思性和启发性,而不是单纯的理论教学。

二、案例导向效果最为直接

新内容初始可采用以案例教学为导向,以多媒体课件建设为支撑,侧重于现代教学方式的新策略。比如,在讲解“个人所得税”这个内容,导入外国人在中国工作的案例,就对学生理解居民纳税义务人还是非居民纳税义务人非常有帮助。以案例为载体,培养的是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讨论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深思把学生带入知识点学习,而不是直接生硬地告诉结论或答案,所以,案例讨论结束时,教师要注意做总结和点评,对在讨论过程中学生争议较多的点做深化讲解。案例教学法要求教师在上课前应认真选取有代表性的、说服力强的案例,以案例为载体,教师通过案例可以实现让学生接受知识点教学的目的,学生通过案例可以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把握并能应用于实际中生活。

三、现代教学基本以多媒体为载体,实现现代教学技术与现代化教育设施的有机结合

在教室布局上面也要打破传统的“排排坐”,让学生在限定条件下自由分组,围坐一圈,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下,使课堂变得生动形象,学生便于接受。这样的课堂布局也有利于学生进行案例讨论,进行头脑风暴。教师在学生讨论的间隙可以适当地到学生当中去倾听,甚至参与他们的讨论,拉近师生距离,融洽师生关系,形成更为良好的互动。
在这种讨论学习中,个人经验起了重要作用。为此,教师必须要求学生将自己的经历及生活情绪带来课堂中,从自己的会计专业《经济法》课堂改革浅探相关范文由写论文的好帮手www.udooo.com提供,转载请保留.个性特征出发,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特点,提高学习兴趣和效率。
参考文献:
[1]程宝山.经济法基本理论研究.郑州大学出版社,2003.
[2]方春子.对经济法课堂教学策略的探讨.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4.
[3]姚磊.高职高专经济法教学策略浅谈.教育时空,2010.
(作者单位 浙江同济科技职业学院)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