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艺术 >> 环境设计 >艺术衍生品产业化运作

艺术衍生品产业化运作

收藏本文 2024-04-02 点赞:5003 浏览:18259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艺术产品包括艺术原创产品和艺术衍生产品,艺术衍生品是文化艺术创意和商品生产结合的产物。艺术衍生品经营定位于艺术品中低价经营,近年来在艺术品市场的发展中逐渐具有规模。本文意在从艺术衍生品目前状况、产业化运作模式及其各个环节、存在理由这三方面来分析艺术衍生品的产业化运作。
【关键词】艺术衍生品;运作模式;艺术授权

一、艺术衍生品

随着大众审美与消费能力的提高,国内艺术品消费群体日益扩大,艺术衍生品经营成为中低价艺术品主要经营模式之一。艺术衍生品是现当代艺术的产物,是与原创艺术品相关的衍生产品,包括艺术复制品和艺术授权产品两类。

1、艺术复制品

现有艺术复制品类型为“以传统手工如临摹绘画、高仿陶瓷与木版水印等方式制作的产品;以现代印制技术丝网印刷等方式制作的产品;以现代技术如数码输出品等方式制作的产品。”[1]
艺术复制品实用价值大都大于价值,即便限量版的也难以企及艺术原作。如今艺术品火热使得艺术原创作品不断攀升,对于普通消费者,艺术复制品成为这一类群体对艺术品情感的替代。某些高端艺术复制品也进入艺术品拍卖市场、艺术海外市场,这取决于原作价值、知名度、复制技艺和数量等因素。艺术复制品在发展中面对质量参差不齐,未经授权、制作粗糙等理由。

2、艺术授权产品

艺术授权产品是将“艺术作品的无形价值作为版权商品进行市场推广的产物。广义的艺术授权由产品授权,企业艺术合作,城市艺术应用等三方面组成,狭义的艺术授权专指产品授权,包括画作授权,商品授权、数字授权等。”[2]
艺术授权产品通过艺术授权及各类载体,使原作经创意和科技得以表现后成为艺术产品,包括杯盘、电子贺卡等,满足普通大众的审美需求,将艺术家作品得以商业运作。国外艺术授权已形成相对成熟的商业模型,如欧美每年定期举办艺术授权博览交易会。国内艺术授权市场则刚刚起步,仍存在大众与市场的沟通与反馈较少,艺术授权相关法律法规欠缺等理由。

二、产业化运作模式及其各个环节

1、运作模式

艺术生产者创作出原创艺术品后,其衍生品的运作模式大致有两种:一是艺术家将作品使用权签于Artkey、雅昌这类具有授权写作技巧业务的公司,这类公司或是再授权于生产设计商,来完成艺术衍生产品,或是公司内设计人员对艺术原创作品创意设计后,授权于生产商来生产产品,最后经分销商销售于消费者。二是由博物馆、美术馆这种拥有作品著作权的机构,或由馆内设计部门对作品进行创意设计后,授权于生产商生产产品,在馆内商店或是合作机构处代售;又或授权于写作技巧相似度检测,进行之后的一系列生产销售活动。

2、具体环节

(1)艺术授权环节
在艺术衍生品的产业经营中,艺术授权是关乎产业链衔接的关键。艺术授权是“以艺术作品为主体的授权类型,其基本商业环节是授权商将所写作技巧的艺术家的作品著作权以合同的形式授予被授权商使用。被授权商按合同规定从事经营活动,并向授权商支付相应的版税。授权商收到版税后按一定比例回馈给提供著作权的艺术家。”[3]主要分为三类:画作授权、商品授权、数字授权。
画作授权,Artkey艺术授权公司利用其写作技巧艺术资源,提供数字真迹写作怎么写作,如齐白石画作印制于茶杯等日常用品上,成为艺术授权产品。数字授权,如视频网站与艺术家合作,将作品数字化来授权网站播放,或是将作品转化为数字产品,通过授权厂商或消费者,用于桌面图片、电子贺卡、屏幕保护程序及动画等。
(2)设计生产环节
在艺术衍生品的设计生产环节中,有以下几点值得注意:
受众群与受众审美。由于衍生品所具有的商品属性,设计生产环节应更多考虑到受众与市场。艺术衍生品的形式使喜欢艺术原作但支付能力有限的人,以另一种方式得到情感层面的满足。在选择艺术家或作品时,一方面选择有广泛认知度的艺术家,另一方面选取迎合大众审美、带来愉悦审美感受或视觉冲击的作品。
科技。艺术衍生品在艺术市场拓展中逐步为大众所接受,复制产品通过各种手段与原作逐渐缩小差异,科技为艺术衍生品的价值提升起到重要作用。在艺术授权特别是数字授权中,科技的发展决定了此类产品的质量优劣与种类数量。在商品的设计制造上,新技艺使得艺术原作以多变的形式表现在任何可以想到的载体上。
创意。由于衍生品相对原作而言“光晕”消失,限量观念可以增加产品价值。而陶瓷、服装等日常生活相关的衍生品,则主要在于形象设计、种类等方面。创意可赋予衍生品丰富内涵作用,使衍生品吸引大众兴趣,兼具艺术价值、商业价值。艺术授权商与被授权商通过复制、再创作等方式与各种商业目的相结合,不仅制作平面艺术授权产品,更有立体雕塑、动态影像等多种形式产品。
(3)销售环节
销售是通过分销商的各个分销渠道,消费者得以获得艺术衍生品的过程。艺术衍生品的销售渠道是多样的,画廊、博览会(如写得起博览会、天天博览会)、艺术商店、艺术馆与博物馆机构下的艺术商店、艺术网站等相继专营或兼营艺术衍生品。
关于艺术衍生品的定价。艺术衍生品是面向大众的消费品,也应在普通人承受范围内。但有些复制画作的并不比原创作品低,而对于杯子等日常用品的艺术授权产品,其要高于普通杯子。由于艺术衍生品的产业链条较为松散且中间环节过多等理由,一些精致艺术衍生品并不亲民,有购写能力的消费者更倾向于购写原创品,这类艺术衍生品的产业化运作由专注毕业论文与职称论文的www.udooo.com提供,转载请保留.衍生品就处于一种尴尬境地。所以在艺术衍生品的营销中就存在两种形式:一种是平民的衍生品营销,另一种为中高端的衍生品营销。

三、产业化运作中存在的理由

1、艺术授权未体系化

中国艺术产业缺少的不是艺术资源,而是产权意识与产业意识。国内艺术衍生品产业还处于摸索成长阶段,缺乏相关经验与产权意识,更缺乏相关法律法规保护。知识产权是发展授权产业的先决条件,对知识产权保护的不足是现今艺术授权未得以推广普及,并且进程艰难的理由。政府没有完善、完备的知识产权保护政策,艺术家创作出来的作品因著作权保护不足而被随意使用,模仿抄袭情况频出,影响艺术家创作动力,原创作品数量、质量也相应受影响,制约艺术授权发展。目前国内艺术授权产业链比较松散,艺术家时而自己负责制作、销售,体现了产业分工不够细化。同时艺术授权也需艺术家、授权商、制造商、销售商、消费者这些不同环节参与者的良好互动。参考国际成功艺术授权经验加上中国特色的产业链建构模式,才是艺术授权体系健全的最好方式。

2、客户群定位未清晰

对于艺术衍生品的开发、设计上,更要明确客户群、艺术衍生品的产业化运作相关范文由写论文的好帮手www.udooo.com提供,转载请保留.目标群。在设计阶段,要根据客户需求来进行设计。衍生产品与艺术家自由原创不同,它要选择、针对一个合适的消费群体,在研发阶段就要准确地捕捉这一群体的需求,但现今只有具有一定规模的公司能够重视并实践这一点。如果没有进行市场调研,而想当然的进行一些产品设计,开发出来的产品消费者接受不了,这就造成一种资源的浪费与经济损失。

3、产品质量没有统一的行业标准

在艺术衍生品的生产阶段,一定要注重品质。衍生品毕竟是艺术商品,必须要保证质量、品质,使消费者满意,而原创作品只需将创作者的意图表达即可,当把原作转化成衍生品时,就需要在品质、包装等方面有一定的规范与标准。如今行业内缺少这种规范和标准,各个商家机构都在根据自己的标准与实际情况来生产产品,这就使得产品的质量方面容易与消费者需求有所出入。对于还在发展中的艺术衍生品市场,一些粗制滥造的产品在市场中流通,不利于艺术衍生品被大众接受以及消费意识的培养。

4、销售流通的闭塞

在销售流通方面,应注意美术馆、艺术馆、博物馆与艺术商店的联系。这些机构可以给艺术商店带来更多的艺术资源及版权资源,艺术商店也可带动艺术衍生品销售、机构推广与营利,是一种互利互惠的关系。同时各个美术馆、艺术馆之间也应存在这样一种流通。此流通渠道的建立,使得大量的、长线的开发能够持续,而不只在一个点上进行销售。销售方式不仅限于实体店、更有网络平台,但因艺术品并不能在网络上全方位展示,且快递易使艺术品受损,种种理由使得网络交易发展缓慢。
四、结论
艺术衍生品近年来在艺术品市场中发展前景逐渐明朗。大众对艺术品兴趣的增加以及消费能力的提升,使得艺术衍生品市场逐渐火热。生产、销售商在对原作进行开发前,授权等有关理由若没有专门机构予以专业的运作,之后的实践行为或因此留有隐。国内艺术衍生品市场确实还未十分规范且处于松散状态,进入的企业都是在经验借鉴与实践中逐渐与产业共同发展。国外艺术衍生品产业的成熟,是建立在美术馆、艺术馆、博物馆等成熟的公共事业与文化产业运作下,具有健全法律法规,较为普及的大众艺术品认知及法律意识。国内艺术衍生品产业进程慢,不仅归于产业分工不细,还在于艺术授权法律法规的不完善、专门艺术授权的机构与人才的不足。但不可否认,艺术衍生品产业是具有明朗的发展前景及巨大的商业价值,对于艺术衍生品的研究也应随着产业的发展不断更新。
注释:
[1][2]主编.2009中国艺术品市场年度报告[M].河南美术出版社,2010:17.
[3]李庆山,王萍主编.当代中国文化1000问[M].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7:99.
【参考文献】
[1]肖敏.点金石效应——视觉艺术衍生品产业生态报告[D].美术学院,2009.
[2]王方敏.衍生的力量——从艺术品到衍生品[D].汕头大学,2011.
[3]晓明,胡惠林,章建刚主编.2009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4]翟晶,孙中伟.中国艺术品消费市场调查分析[J].艺术市场,2012(10).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