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会计 >> 会计实习 >简谈跨海跨海通道建设对环渤海区域产业进展策略

简谈跨海跨海通道建设对环渤海区域产业进展策略

收藏本文 2024-02-03 点赞:10061 浏览:36281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对于运输通道便捷,高效,节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环渤海地区是我国物流,人流的密集地区,也是经济较发达地区,渤海湾的存在阻碍了地区间经济,人员的往来交流,对区域间产业的合作与发展有着极为不利的影响。笔者将试着探讨跨海通道工程的实施与环渤海产业发展之间的关系,以期为我国在该领域的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关键词:发展现状 制约因素 有利影响
环渤海的各项经济建设事业在整体的规模和质量上与我国珠江三角和长江三角经济圈相比仍存在着较大的差距,环渤海地区各个经济体之间的衔接与沟通上都存在着问题,导致环渤海经济的发展一直处于比较低端的状态,没能在整体上有个比较大的提升。关键就在于环渤海各经济主体没有形成一个统一协作的关系,跨海通道建设的提出就是针对这个问题的一个解决方案。笔者将先大致介绍环渤海地区各产业现今的发展状况,再指出各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最后谈谈跨海通道的建成对环渤海产业发展的影响。

一、环渤海区域产业的发展现状

众所周知,环渤海地区是我国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集中了大量的重工业,是我国最大的工业密集区,拥有各类大中小型油田和化工厂,像类似沈阳重型机床,京津汽车产业,首钢,鞍钢等一大批的企业落户于此,同时像中关村科技园等的高新技术企业也在这一区域,在过去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过程中,环渤海地区的这些产业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做出了极大地贡献。环渤海区域一般的理解是指三省两市,即山东省,辽宁省,河北省以及北京市和天津市。
国家统计部门的数据显示这些地区的人口占了全国总人口的17.5%,占全国国民生产总值31%,外商投资则占了全国总规模的51%,而环渤海地区的总面积只占全国的5.4%,等等这些数据都充分的表明了环渤海地区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据国家统计,09年辽宁省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了11021.7亿元,全国第八,天津北京分别位列第十三和二十三;而当年辽宁的人均GDP则位列全国人均GDP的第八,天津北京位列第二和第三。这些数据都足以表明环渤海地区的经济实力,但这些地区的经济产业却没有形成整体的体系,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二、环渤海地区产业发展中的制约因素

(一)无序竞争

环渤海周边的三省两市几乎有着相同的产业,从事着相同的生产。即在能源,电力,化工等传统产业又在电子,生物等新兴产业进行着无谓的竞争。如今,各省市又在计划引进电子信息,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这种在区域内进行的恶性竞争,不但消耗了自身的资源,降低了利润空间,也不利于区域内各省市间优势资源的互相补充和政府与企业间的经济合作。在一些能源产业更是如此,内部的恶性竞争不但使得企业自身资源被消耗,还导致企业的盈利能力急剧下降。各地区所生产的物品缺乏创新,同质化严重,越来越难以满足广大市民的物质文化需要。

(二)整体战略缺乏

在环渤海的三省两市中相互之间的产业形式和经营模式大致相同,在进行产业的扩展或是企业的兼并过程中更多的是竞争关系而不是相互的扶持关系,这就导致各区域之间的竞争越发激烈,最终使得总体效益不高。由于在行政区域的规划与经济生产的规划不一致,极大地制约着生产要素的流动性,在一体化的进程中阻力很大。各自都在制定着自己的经济战略,相互时间缺乏协调沟通,使得环渤海区域的整体经济利益得不到保障。例如,山东在施行着本省的“半岛制造业基地”;辽宁则依靠着国家的振兴老工业基地的政策进行着本省的制造业改造;北京,河北,天津则在打造三位一体的“京津冀经济圈”。整个环渤海区域的政府以及企业各自为政,只注重本地区的的经济利益,缺乏整体思维,导致整体战略的缺失。

(三)同质化现象严重

环渤海的各区域在经济产业的设置上由于缺乏沟通导致产业的同质化严重,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恶性竞争,各区域长期的在各自经济计划体制下进行产业规划和体系建设,相互之间没有协调,最终出现产业同构性严重的问题,相互之间的贸易需求量也大为减弱,互补性与差异性也很不明显。例如,由于相互间没有达成协调,环渤海内建设了十几个各种类型的港口,不但形式相近,功能趋同,而且怎么写作对象也一样。这就导致了运力的浪费和资源的浪费,同时利润也大幅下降了。环渤海的国有经济所占比重较高,政府对于市场的把控力度较大,市场自身的创新能力被大大削弱了。

三、跨海通道的建成对环渤海产业发展的有利影响

(一)有利于实现统一规划

建成跨海通道的重要性在于它能打破以往的行政区域化的局限,从整体上加强区域一体化经济建设,养成区域整体利益的经济思维习惯。跨海通道的建成将以实际行动打破原有行政区分及产业各自为战的经营模式,从整个环渤海区域的利益出发,考虑整体的利益,也便于对整个区域进行重新的战略实施,确立各个区域的重点发展产业,这样就可以极大的避免重复性建设和内部的恶性竞争。在政府层面上,跨海通道的建成有利于推动政府职能的转变。从以往政府主导型经济转变成市场主导型,这样能更好的调配市场的资源,避免社会资源的浪费。

(二)有利于区域产业的协调发展

环渤海地区在经济发展的水平上存在着不同的差别,其中,辽宁与河北在环渤海区域内算是发展层次最低的,但经济发展水平比全国略高;天津和山东属于第二层次;北京属于第一层次。环渤海区域之间存在着极不平衡的产业发展,渤海跨海通道的建成将使各地区间的经济发展趋于平衡,可以极大的发挥各大型企业的带动作用,从总体上提高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
跨海通道的建成将把山东城市群和东北经济区连成一片,进而与长三角经济圈进行互动沟通,扩大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区与环渤海地区的经济与人才流通,同时利用沿海经济区的带动辐射作用,缩小地区间的发展差距,起到协调区域间经济发展的作用。

(三)有利于区域间产业联合和优势互补

跨海通道的建设不但打破了原有各个行政区域的划分,转变了原来各自为政的经济思维,而且在全局上构建了环渤海经济圈,加强了整个区域的规划。在进行重大资源开发与规划时可以进行区域间的协调分配,在产业重组时可以根据各个区域的经济特色和远景规划进行实施,做到资源合理分配,优势互补。例如,可以确立以北京为政治中心,天津为经济中心,河北为农业中心,以山东和辽宁为高新技术中心的发展格局。通过类似于此的方法进行资源分配,形成一个布局合理,联系紧密,协调发展的经济群,充分发挥产业集群的辐射和带动作用。

(四)有利于高新技术产业和旅游产业的发展

跨海通道的建设将会大大的促进三省两市的人才流通,使得北京,天津等优质的人才资源得以助力环渤海经济的建设,利用这些高科技人才的发展高新技术可以加速本地区的高新产业的发展。跨海通道的打通会使得环渤海区域的科技人才优势得到凸显,各区域根据自身的发展规划,凭借现代科技手段发展传统产业。例如现代农业,现代养殖业。跨海通道的打通还将大大的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例如旅游业。旅游业是现代社会的朝阳产业,并且旅游产业是一项回报率高持续性强的产业,跨海通道的打通缩短了山东与辽宁两地的距离,整合了两省的旅游资源,将大大的促进两地的人员交流。
总之,跨海通道的建设将大大的有益地区的经济产业建设,它的打通将使三省两市的经济形成一个整体,从全局上转变以往各自为政的经济政策和狭隘的文化思维,为我国环渤海经济圈创造一个全新的局面。
参考文献:
渤海海峡跨海通道研究课题组,渤海海峡跨海通道研究[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3
魏礼群等.世界跨海通道比较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3]穆岩.国际产业转移新趋势下的环渤海地区产业结构调整问题探讨[J].北方交通大学学报,2007
[4]常红伟,韩增林.浅析渤海海峡跨海通道对环渤海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7
[5]鲁东大学环渤海研究中心.烟台市与环渤海经济圈协同发展战略研究报告[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08

源于:毕业论文致谢范文www.udooo.com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