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经济 >美声唱法中技巧和艺术完美体现

美声唱法中技巧和艺术完美体现

收藏本文 2024-01-20 点赞:23683 浏览:107903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花腔是美声唱法中一个重要的演唱技巧,在《牛津简明音乐词典》中是这样给它定义的:“Coloratura源自德语Koloratu是旋律的精致灵巧的装饰,以极速的走句、华彩乐段、颤音、华彩经过句等一系列方式。按花腔在西方的起源、花腔影响民族声乐的发展展开,结合当代民歌唱法中花腔的应用,融合借鉴了西方声乐的精华却又不失民族音乐的魂,当代民族唱法注入新的血液后,必将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关键词:花腔起源;民族声乐;唱法艺术;花腔应用
有人说花腔女高音像是林中的夜莺,那清澈、灵巧、银铃般的声音仿佛可以透过层层茂密的树林传入耳朵,点醒身上每一个细胞。花腔就是美声唱法中技巧与艺术的完美体现。

一、花腔在西方的起源

中世纪初,罗马教皇格里高利一世选取了古代东方、古希腊有特点的音调编写成《唱经本》,并以创立者格里高利的名字来命名,被称为格里高利圣咏。后来,人们就在演唱时加入装饰音、滑音使音乐表现更加丰富,以此来吸引观众。这样的修改引起广泛关注,风靡一时,14世纪为了保持宗教音乐庄严肃穆,教皇下令取消了“加花”的演唱。
17—18世纪,阉人歌手成为舞台主角,花腔成了歌剧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当时的阉人歌手在表演时过多的注重炫技而忽视了歌剧本身的故事,大有喧宾夺主的意味。
随着19世纪的到来,妇女冲破封建牢笼,以高超的技艺登上舞台参演歌,虽然红极一时的花腔演唱高手不在了,但是,花腔这种演唱技巧依旧存在于歌剧中,美声唱法中技巧与艺术的完美体现相关范文由写论文的好帮手www.udooo.com提供,转载请保留.为歌剧增添色彩。

二、花腔影响民族声乐的发展

其实,在中国很久以前就有花腔的概念,最初的花腔是在中国戏曲中出现的,与宛邦唱腔、润腔有关。宛梆又称为“南阳梆子”,是明末时期在南阳形成的古老剧种之一。宛梆唱腔优美、婉转、抒情,其中的花腔全部是由检测声演唱的无字衬腔。
虽然美声唱法开始被大众所认可,但是,花腔技巧出现在中国作品中是在大约半个世纪后,中国第一首花腔作品诞生了,是由尚德义作曲、王悼作词的《千年铁树开了花》。这首歌一经演唱便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尚德义创作出了许多富有民族特色的女高音花腔歌曲,如:《春风圆舞曲》《火把节的欢乐》等都为中国花腔艺术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三、当代民歌唱法中花腔的应用

常思思在参加第十三届青年歌手大奖赛时所演唱的曲目《玛依拉变奏曲》。这首曲子是由哈萨克族民歌《玛依拉》改编而来,歌曲从节奏、调性、曲式结构上做了新的调整并加入华丽的花腔。歌曲第一部分是沿用了原歌曲的旋律节奏陈述了整首歌的主题与感情基调;待到了第二部分就是歌曲的第一次变奏加入花腔跳音,突显出哈萨克族姑娘玛依拉的个性活泼,以及由于歌唱得好而有一点高傲的情绪:
第三部分是全曲的第二次变奏,歌曲转到了它的下属调上,并放慢速度体现玛依拉等待心上人出现的矜持状态,后部分“谁的歌声来和我比一下”之后出现一段花腔,描绘了玛依拉等待心上人,但心上人却还没出现,继续保持高傲的形象。
第四部分再现了主题,与第一部分相呼应,但在尾声处又是一段花腔,大段高音区的旋律给整首歌以华丽的,音高到High升C时让全曲达到最高点,最后以“玛依拉”结尾:
《炫境》是胡廷江为常思思打造的又一力作,这首歌可谓是把“炫”表现得透彻,既体现了演唱者花腔技能的“炫”,也给听众留下“炫”丽的视听效果。从第一首花腔作品的问世到如今的《炫境》,每一部作品都是一个脚印,每一个脚印都见证着花腔在中国的发展,也促使着民族唱法迈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作者单位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洛阳中心小学)
编辑 代敏丽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