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经济 >> 经济与行政管理 >云南省云南省农业产业化经营状况和进展策略

云南省云南省农业产业化经营状况和进展策略

收藏本文 2024-04-20 点赞:14703 浏览:60448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农业是云南的基础产业和弱质产业,农业的发展远远落后于其他产业的发展。要改变这种现状,必须要改变各种经济活动的传统经营管理状况,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本文分析探讨了云南省农业产业化经营取得的成效、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提升农产品竞争力、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等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云南;农业产业化经营;问题;发展对策
1672-3309(2013)06-116-02
农业产业化是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主导产业、产品为重点,优化组合各种生产要素,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建设、系列化加工、社会化怎么写作、企业化管理,形成种养加、产供销、农工贸、农工商、农科教一体化经营体系,使农业走上自我发展、自我积累、自我约束、自我调节的良性发展轨道的现代化经营方式和产业组织形式。其实质是指对传统农业进行技术改造,推动农业科技进步。农业产业化是农村经营体制的重大创新,是具有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的农业经营形式,是探索我国农村社会主义集体经济改革的又一次飞跃。农业产业化经营综合发挥了生产专业化、布局区域化、经营一体化、怎么写作社会化、管理企业化等诸多优越性,是实现农村经济和社会繁荣进步、推动“三农”裂变的必由之路。

一、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现状分析

云南省作为欠发达省份,其农业产业化起步于20世纪末,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近年来,云南对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高度重视,出台了一系列扶持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大了投入力度,取得了显著成效。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明显提高,优势特色产业发展步伐加快,农业对内对外开放取得新的进展,初步形成了产业规模逐步扩大、领域逐渐延伸、大中小龙头企业共同发展的新格局。
通过多年的积累,农业产业化经营已呈现出由量的扩张逐步向质的提高的转变,由点状发展逐步向优势产业及产业带聚集,由劳动密集型为主逐步向劳动、技术和资本密集型并重发展,由初级加工为主逐步向精深加工

研究生论文www.udooo.com

延伸,由单一组织模式逐步向多元化组织类型演进等一系列积极的发展趋势,进入了产业提升和组织化程度提高的发展阶段。几年来全省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发展壮大,由2009年的4500多个发展到2012年的4800多个,而且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下,农业标准化、专业化程度也明显提升,并初步建成了现代农产品流通体系,传统产业得到巩固提高,新兴特色优势产业快速发展,有力促进了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二、农业产业化经营存在的问题

在云南省农业产业化经营取得成效的同时也必须看到它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缺乏龙头企业拉动,农业产业化进程缓慢。2010年以来云南前后共认定了303家农业产业化经营与农产品加工省级重点龙头企业,其中仅有19家是国家级农业产业化经营与农产品加工重点龙头企业。到2011年,全省农业龙头企业达2410户,实现销售收入872.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和19%;农业龙头企业种植面积达300万公顷,饲养牲畜6400万只,带动1170万农户实现收入309亿元,同比增长20%。由此可见,农业产业化进程缓慢,且农业龙头企业数量较少、规模较小、发展滞后,数量仅占全国的2.4%,亿元以上龙头企业仅占全国的0.9%;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加工水平低,全省农产品加工转化率为38%左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2个百分点。因此大部分龙头企业处于起步阶段,有的还没有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企业总体素质不高,以资源型、传统产品粗加工的多,精深加工的少,产品科技含量低,市场竞争力弱。
(二)农村融资体系不健全,严重阻碍了农业产业化发展。改革开放以来,虽然农村融资体系经过多次改革,取得了一定成绩,基本建立了以政策性融资、商业性融资和合作性融资为基础的融资体系,但是三者之间的关系及其在农业产业化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并未得到有效整合,农村融资体系也尚有诸多不完善之处,其中最主要问题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缺乏有力的资金支持,农户、农业企业、农业基地、农业合作组织等贷款难,农业产业化信贷投放量不足,支农金融体系不健全,农业产业化贷款满足率低,金融产品创新不足,抵押物品单一,农业金融保险业务发展缓慢等。然而,农业产业的产出水平很大一部分取决于投入的资本,因此资金问题已成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瓶颈问题。
(三)企业运行管理不规范,与农户利益机制联系不紧密。由于农户与公司之间实力悬殊,不是完全平等的市场关系,又缺少其他力量予以平衡,导致“公司+农户”这个模式在操作过程中稍有不慎,就容易暴露出它与生俱来的缺陷:农户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没有话语权,自主意志得不到体现,农户与公司的权责严重不对等,条约显失公平,利益分配完全由公司单方决定,向公司方倾斜等,这势必影响到两者“双赢”的预期效果。分散的、经营规模普遍较小的农户,作为相对弱势的群体在农业一体化经营利益共同体的相关谈判中,往往处于不利地位,当总体的利益目标与诸环节的局部利益发生冲突时,龙头企业为了追求己方利润的最大化,而不惜牺牲农户的利益是常见之事。
(四)产业发展的层次较低,科技含量不高。目前云南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生产加工占了绝大部分比重,而市场开拓不足,投入集聚在生产加工环节。从生产加工内部来看,由于注重短期效益,简单的产品分拣、包装等占了较大比重,农产品的深加工和产业链条延伸方面不足,农产品在国际国内市场的占有率较低,品牌效应和产品知名度不高。

三、加快云南农业产业化经营对策建议

(一)壮大龙头企业,发挥龙头优势。一是应把加快龙头企业建设摆在突出位置上,加强与龙头企业的联系,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并提供及时信息怎么写作,以提高企业对市场波动的预防能力,降低风险;二是应鼓励和支持龙头企业引进新品种、新设备、新工艺、新技术,开展面向基地和农户的技术推广,做好怎么写作、协调和运用工作,指导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建立互惠互利的联结机制,营造共同发展、利益共享的“和谐创业”局面;三是应重点实施良田建设等6大基础设施工程,打造蔗糖、茶叶、橡胶、马铃薯、蔬菜、蚕桑、花卉、咖啡、生猪、肉牛、肉羊、特色水产12大特色产业基地,且每一个区域性的特色主导产业,都要重点培育一个省级龙头企业、建设一个无公害标准化生产基地、配套一个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完善体系,在全省形成不同层次、各具特色的农业产业化体系。大力推进龙头企业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联合与合作,鼓励龙头企业创办或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社。 (二)完善农村融资体系,增加财政扶持资金。加大农业信贷投放力度,完善支农金融怎么写作体系,建立金融惠农长效机制,建立健全农村金融担保体系,最为重要的是政府适当介入推动企业、金融机构以及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的形成;各级财政要按照存量适度调整、增量重点倾斜的原则,不断增加对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投入;加强财政资金、银行资金和社会资金的协调配合,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和银行信贷资金在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中的作

职称论文范文www.udooo.com

用,有条件的地方,可开展对生鲜农产品生产与流通的农业保险试点工作。
(三)建立龙头企业与农户新型利益关系。目前,农业产业化组织模式往往是以“公司+农户”的形式存在,然而这种模式又存在一个问题:农产品销不动时农户要求老板按合同收购,农产品促销时,老板往往又收购不到产品。在市场行为中,一直都是敏感的核心话题。所以,要建立龙头企业与农户的新型利益关系,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把好关,真正做到“村企互动”,达到“以企带村、以村促企、村企共赢”的目的。首先应建立特色订单农业,小店区农民与公司在进行交易的时候,可以放宽锁定。其次应发展“农民收租金”模式,让农民采用流转土地承包权的方式,将土地租给技术更先进的企业来进行生产,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的农业。再次应鼓励当地农民就地转移成企业工人,同时还可带动周边村庄的农民参与到该企业的配套种植、运输、粗加工中来,进一步引导农户、合作社以资金、技术、劳动等要素入股龙头企业,形成产权联合的紧密型利益关系。总之,联结企业与农户利益要形成良性的循环模式。
(四)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实施品牌发展战略。立足资源优势和产品优势,组织龙头企业参加国内外知名度大、影响广泛的各类产品展洽会、博览会、推介会等活动,加快与国内、国际市场接轨。优势农业产业通过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产品加工大幅提升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力,稳步发展传统市场,积极开拓新兴市场;国内市场强化品牌建设,稳步提高市场的占有率和竞争力;省内市场加强行业自律,形成有序规范的产品贸易体系。
切实把打造龙头企业产品品牌作为农业产业化经营与农产品加工工作的重点工作,支持和加强品牌争创、注册、推荐等怎么写作工作,加大对有机、绿色和无公害的认定力度。采取综合措施打造一批有影响力、驰名中外的品牌和产品,利用市场手段对现有品牌进行必要的整合,以优质农产品品牌为重点发展对象,狠抓优质农产品品牌的扩张覆盖。对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品牌予以重点扶持,形成一批具有一定知名度、市场占有率高的农产品品牌,提高云南省农产品竞争力。
总之,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云南省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现代农业,应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和股份合作组织,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参考文献:
徐广全.浅谈农业产业化[J].安徽农学通报,2008,(16).
李璐.农业产业化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D].咸阳: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5.
[3] 张文秀.忻州市农业产业化经营现状及其发展对策[J].农产品加工,2008,(11).
[4] 吴志雄、毕家美、刘惠等.论农业产业化经营体系[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6.
[5] 陈红娟.试论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对策[J].当代经济,2011,(09).
[6] 代正明.关于推进云南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思考[J].云南农业科技,2001,(01).
[7] 严立冬、邓远建、李胜强、杜巍.绿色农业产业化经营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