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经济 >> 金融 >> 金融工程 >简析中国经济可能会陷入哪类危机

简析中国经济可能会陷入哪类危机

收藏本文 2024-02-03 点赞:4585 浏览:13654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中国经济目前已经出现了明显的下行趋势,根据历史的经验,一个曾经出现过高速增长的经济体,只要发生增长减速,就有可能发生经济危机。这就像高速公路上飞驰的汽车突然减速会发生车祸一样。那么经济增长持续减速的中国将会面对怎样的危机呢?
为了回答这个理由,不妨让我们把世界各国已经经历过的危机简单加以回顾,以便从中发现可供借鉴的经验。从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在世界范围内先后发生了拉美主权债务危机、日本泡沫经济破灭的危机、东亚金融危机、美国次贷危机以及以希腊为代表的南欧国家的债务危机。如果把以上所列的各种危机加以分类,那么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发生的危机大致上可以划分为以下三种类型:第一类是债务危机,如拉美和南欧国家发生的危机;第二类是货币危机,如发生在东亚的危机;第三类是泡沫破灭的危机,如发生在日本和美国的危机。弄清楚这些危机的性质及其发生的机理,对于中国防范可能发生的危机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与现实作用。
中国不太可能发生类似于拉美和南欧国家那样的债务危机
先后发生在上个世纪80年代和本世纪大危机之后的拉美中国经济可能会陷入哪类危机由提供海量免费论文范文的www.udooo.com,希望对您的论文写作有帮助.和南欧危机,尽管在性质上都属于债务危机,但是在形成的机理上则是完全不同的。拉美的债务危机源于错误的进口替代战略,而南欧国家的债务危机主要源于进出口失衡。
二战结束之后,拉美国家以独立国家的地位开始参与国际贸易,但是拉美国家参与的国际贸易属于典型的南北贸易,这样的贸易模式带来了一些理由。于是拉美国家决定变资源出口的发展战略为进口替代的发展战略,这一调整产生了两个新理由:第一,减少直至停止原材料出口,导致外汇短缺;第二,停止进口外国制成品,以国产化取而代之,就必须进口生产设备,而这又产生了巨大规模的外汇需求。在外汇供给和需求严重失衡的情况下,只得对外融资,从而走上了对外负债的道路。结果在进口替代缺乏效率和美元升值的双重冲击下,引发拉美国家的债务危机。
反观以希腊为代表的南欧国家的债务危机主要是由内外结构性失衡造成的。从南欧国家的内部经济来看,刚性的工资与福利制度导致了这些国家出口竞争力的下降;从他们的外部经济来看,自加入欧元区后,以欧元平价计,德国等强国的货币相对贬值,而南欧国家的货币则相对升值,从而导致南欧国家出口竞争力相对下降。在消费不减、出口竞争力下降的情况下,必定会产生贸易逆差,从而需要对外融资来维持现有的消费水平。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世界出现了整体性的流动性紧缩,于是南欧国家那种依靠对外融资、而不是靠对内改革来维持既定消费水平的经济模式便无法正常运转了,南欧国家的债务危机便不可避开地爆发了。
毫无疑问,中国不太可能发生类似于拉美和南欧国家那样的债务危机,尽管中国管理层试图变出口导向的经济增长为内需(即消费)推动的经济增长,但是,中国与拉美和南欧国家仍有着重大的差别:第一,中国不可能发生像拉美那样的债务危机,因为中国并未选择进口替代的发展战略。迄今为止,中国的进口一直是出口的函数,中国出口的是最终品,进口的则是原材料和中间品。最近几年来,即使因为人民升值而导致了中国外贸增长率的下降,但中国仍然是一个贸易顺差的国家,理由就在于中国的进口一直是跟着出口走的。
第二,中国也不可能发生像南欧国家那样的债务危机,因为中国居民消费占GDP的比重仍然偏低,中国的居民也不会像南欧国家那样冒进,不惜以将来的收入作为抵押,大规模进行超前性或者透支式的刚性消费。
第三,除了经济发展战略与消费者行为的差异之外,如果再进一步从宏观的国际收支表上来看,那么我们还可以发现,拉美和南欧国家之所以会发生债务危机,它们无一例外的都是对外借款的债务国,而当下中国则是国际收支大规模盈余的债权国。所以,在可以预期的时间内,中国不可能发生因为国际借贷过度而引发的对外债务危机。
中国有可能发生东亚式的货币危机
发生在1997年的东亚金融危机是一种典型的货币危机。东亚货币危机的形成机理大致上可以分析如下:1970年始的东亚经济高速增长,在持续了20年左右之后,便开始面对危机。从供给方面看,经济高速增长导致地价上升与工资上涨,特别是像泰国、马来西亚和韩国这样土地面积有限、人口不算太多的小国,更是容易发生这种情况,由此造成的成本上涨降低了出口竞争力;从需求方面看,由经济增长带来的收入水平的上升,增加了进口需求。进出口(即需求与供给)之间的这种逆向变化使得很多东亚国家出现了贸易逆差,从而导致了这些国家国际收支表的持续恶化。考虑到东亚国家的经济增长主要是依靠外国直接投资来推动的,在成本上升的压力下,这些外来投资渐生撤资之意,从而对东亚国家的外汇储备产生很大的压力。
当东亚国家错误地选择浮动汇率和开放资本项目下自由可兑换的金融开放政策来应对以上理由时,国际金融资本便开始对基本面不断趋于恶化的东亚发动了攻击,其基本的操作手段就是挤兑做空,结果,由外汇储备流失而引起的货币危机在东亚国家中不断地蔓延和传染,并迅速地演变成为一场地区性的货币危机。由此可见,与拉美和南欧国家的危机相比,1997年发生在东亚国家的货币危机主要不是因为发展战略出错,而是政策出错,特别是在出口竞争力下降和国际收支持续恶化的情况下选择了错误的汇率与金融政策,即变固定汇率为浮动汇率和贸然开放资本项目的政策。以上两个政策的实施,为国际游资自由进出东亚国家、操纵汇率、发动金融攻击提供了便利。
中国目前的状况与当时东亚国家的状况有点相似:第一,中国的经济增长已经出现下行趋势。导致经济增长减速之最为重要的因素是出口增长率的下降,伴随着出口增长减速而来的自然是外汇储备增长率的下降,这会产生远期汇率贬值的预期,从而激发资本外逃的动机。
第二,随着人民币对美元持续升值、名义工资背离生产率的上涨和土地的暴涨,再加上政府管理部门对劳动力市场和产业准入的不当干预与管制,导致国内投资环境趋于恶化。这不仅使得外商出现了较为强烈的撤资愿望,并迫使本土企业也纷纷到海外寻找低成本的生产地,从长期来看,这也有可能构成外汇挤兑的压力。由优秀论文网站www.udooo.com提供,助您写好论文.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