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经济 >> 金融 >> 金融市场 >中国循环经济发展存在理由与对应对策

中国循环经济发展存在理由与对应对策

收藏本文 2024-03-24 点赞:6437 浏览:21489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循环经济是一种有效的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当前我国正大力倡导循环经济的发展方式。本文针对中国现阶段循环经济发展目前状况及所面对的一系列理由,提出了循环经济良性发展的策略,可以供相关决策部门参考。
【关键词】循环经济,理由,策略
循环经济是一种追求“低投入、高利用、低排放”,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三维协调发展的新经济发展模式,它要求把社会经济活动组织成“资源-产品-消费-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模式,提高资源利用率,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减少废弃物的产生和排放。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发展循环经济,并将其作为国家的一项发展战略。但是中国现阶段在循环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却遇到重重困难。本文试图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理由,并提出相应的策略,从而保证循环经济在我国顺利地发展。

一、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目前状况

我国近年通过设立循环经济试点来推行循环经济的发展,在不同层次上逐渐展开了循环经济的探索。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于2005年公布了82个第一批循环经济试点单位,包括有综合性、冶金、有色、化工、煤炭等行业,初步建立了部分有示范作用的由共生企业群组成的生态工业园区。这些园区都是根据生态学的原理组织生产,使上游企业的“废料”成为下游企业的原材料,尽可能减少污染排放,以期取得社会、经济、环境效益三者的统一。另外,还在部分城市(省区)开展了区域层面的循环经济试点工作。

二、现阶段我国发展循环经济存在的理由

现阶段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仍然处于初始阶段,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许多亟需解决的理由。

1.循环经济的发展不到位。

当前我国的循环经济发展涉及领域少,覆盖面小。主要是通过国家设立的试点来进行,显示出其发展空间狭窄的状况,还没有形成一定的声势,未能适应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实际需要。许多资源型企业和城市仍然处于观望的状态,或者表现出“心有余力不足”的状况。

2.循环经济的发展尚未形成规模效益。

循环经济应当是一种规模经济。但实际上,现阶段我国还缺乏真正作用上的大规模企业,市场上存在更多的是中小企业,规模不够大,产生的废弃物的数量不足以达到规模化处理的最小规模,它们内部独立循环利用资源在经济上没有可行性。

3.循环经济的发展动力不足。

首先是外部动力不足。要把循环经济切实发展成为一国的经济发展模式,除了政策上的高度重视,更重要的是社会成员(企业、公众)的认同。企业和民众作为循环经济发展的主要主体,大多对发展循环经济持有一种观望或者抗拒的态度,严重表现出发展循环经济的外部动力不足。由此可见,循环经济在我国的发展远远未能达到应有的水平。
循环经济发展还缺乏足够的内部动力。循环经济必须保证其收益大于投入的成本才能使其具备发展的内动力,这样即使没有政府的倡导和推动,它自己也能持续地长效地发展下去。

三、现阶段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策略

发展循环经济有利于实现经济低成本发展,实现生态环境公平,最终更可以促使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我国在提倡大力推行循环经济的同时,必须尽可能为其设定一套切实可行且行之有效的发展策略。

1.优化产业结构,为循环经济发展释放空间。

政府只能调整当前的产业结构,降低能源需求和消耗,必须通过产业结构的优化,转变当前经济发展对高能耗的过分依赖,从而为循环经济的发展释放更多的空间,使其能渗透到各产业、各行业当中,使循环经济成为我国真正作用上的一种新型发展模式。

2.加快建立绿色技术支撑体系。

建立绿色技术支撑体系是涵盖资源开发、原材料生产、中间产品制造、加工生产、流通消费、废弃物循环利用等全过程的技术,是发展循环经济的根本保证,也是中小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必备条件。此外,还要建立绿色GDP核算体系。传统GDP无法反映经济运转的真实状况。

3.建立循环经济法律体系。

我国现有的环境法律体系未能满足循环经济的发展需要,需要弥补有关的法律空白,完善既有法律法规。为此,我国可以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建立适合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体系。

4.培育循环经济观。

环境道德以规范人的行为来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交往与协作,以维持人与自然的协调性。为此,可以加强公民环境教育,促使人们树立循环经济观,摒弃不利于循环经济发展,不利于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功利主义经济中国循环经济发展存在的理由及对应对策由提供海量免费论文范文的www.udooo.com,希望对您的论文写作有帮助.观和实用主义经济观。此外,还可以积极引导消费方式的科学转变。

5.建立和完善循环经济发展配套机制。

首先,完善资源产权制度。资源产权制度混乱,产权关系不明确,一方面使得资源机制难以形成,资源无法通过市场交换而实现优化配置。另一方面使得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机制难以形成,最终可能致使循环经济无法循环。因此,必须采取积极的措施来完善资源产权制度。其次,完善资源机制,并建立和完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机制。作为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的企业,其行为如何和“资源利用效率最大化、废弃物资源化”这一社会目标契合,是推行循环经济遇到的关键机制理由。
参考文献:
[1]曲格平:发展循环经济是21世纪的大趋势[J].机电产品开发与创新,2001,(6):18~20
[2]李建民:中国循环经济战略选择的现实约束条件分析[J].东岳论丛,2005,(3):101~103
[3]周宏春: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与战略选择[J].煤炭经济研究,2006,(l):17~22
[4]邓海军:构建我国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研究[J].四川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40~44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