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育 >> 德育 >> 教师德育 >中华文化正确理解中华文化试述轻松解决运用不足

中华文化正确理解中华文化试述轻松解决运用不足

收藏本文 2024-04-05 点赞:10039 浏览:36235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为人民怎么写作,为社会主义怎么写作的方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全面发展,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社会主义文化。那么怎样做好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呢?作为长期从事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的一名教师,我谈谈自己的教学感受。

一、全面理解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

1.源远流长(从发展历程看)

(1)源远流长的表现
古老

原创论文www.udooo.com

的中华文化在世界东方走过了自己独具特色的辉煌历程,始终显示出顽强的生命力和无穷的魅力,虽历经沧桑却始终不曾中断。
(2)源远流长的历史见证
汉字和史书典籍。

2.博大精深(从内涵上看)

(1)独特性
中华文化曾长期居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列。我国的文学艺术在世界文学宝库中占有重要地位;中国的科学技术成就为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2)区域性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自然条件千差万别,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不同,各地区的文化常有明显的区域特征,而不同区域的文化相互交流、相互借鉴、相互吸收,既渐趋融合,又保持着各自的特色。
(3)民族性
在中华文化的百花园中,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都
为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3.源远流长与博大精深的关系

(1)区别
侧重点不同,源远流长侧重纵向的时间层面,强调的是绵延不断,通过汉字和史学典籍得到证明;体现不同,博大精深侧重横向的内容层面,通过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得到证明。
(2)联系
因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所以才有时间发展自己、丰富自己,才有可能博大精深;因为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所以才具有了强大的生命力,才有可能源远流长。
在利用知识解题过程中,区分中华文化的两个基本特征有如下方法:根据材料中表示延续性和时间久远的词语,如“历史悠久”“一脉相承”“几千年”“古老”等词语可以判断该材料体现的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特征。

二、正确理解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1.含义:即求同存异、兼收并蓄

(1)“求同存异”就是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睦相处
如历史上中国对所有的外来宗教都一视同仁,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等都可以在中国的土地上自由传播,在中国的许多著名寺庙中,甚至把儒、释、道三种思想的外在象征供奉于一殿、一庭、一山之中,是中华民族文化包容性的一个很好注释。
(2)“兼收并蓄”就是能在文化交流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积极成分
即在与外来文化接触时,既包涵兼容,又始终保留自身的体系和特点。
2.表现
中国古代的思想家虽各有所尊,但又提倡“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存而不相悖”,正是这种包容精神,使得中华文化具有非凡的融合力。
3.意义
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博大精深,除了由于它不断创新、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和巨大的创造力之外,还在于它所特有的包容性。这种文化的包容性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和对其他民族文化的理解。

4.判断中华文化的包容性要从两个方面分析

中华文化的包容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求同存异,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睦相处;二是兼收并蓄,能够在文化交流中吸收和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积极成分。在判断材料是否能够体现中华文化包容性的时候,要从这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不能只侧重一个方面而忽视另一个方面。

三、利用本部分知识解决问题的易错点

不能准确把握中华文化与中华各民族文化的关系,中华文化是中华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但中华文化并不是各民族文化的简单相加。中华各民族的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
例如:“文化多元添魅力,一个音符无法演绎优美的旋律”。上海世中国地区馆里,云南、贵州、青海等少数民族大省通过世这个大舞台,向中外游客展现了各自省份的少数民族特色文化。少数民族文化的展示,向世界表明了( )
①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②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熔铸了灿烂的中华文化
③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
④中华文化薪火相传、一脉相承
A.②③ B.③④
C.①② D.①④
分析:少数民族文化展示了中华文化的民族性,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各少数民族文化共同展示了中华文化的丰富多彩,故答案为C。中华文化的包容性主要是指文化发展中的取长补短,此题无涉及,排除③。此题只涉及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没有体现源远流长,排除④。
(作者单位 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地区上海实验学校)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