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育 >> 家庭教育 >关于思想教育 关注心灵

关于思想教育 关注心灵

收藏本文 2024-02-28 点赞:5154 浏览:18707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在教育研究这块领域中,就不同的教育论题发生过成千上万次的辩论,但就“教育的价值向度与终极使命”这个辩题进行的深思无疑是历时最长、历次最丰但却尚无定论的。
就我个人而言,我思想教育 关注心灵由优秀论文网站www.udooo.com提供,助您写好论文.认为教育最根本的使命在于对人的整体发展、长远行进的一种成全。而人的整体发展和长远行进提挈起来也可以说是人在自己的对象世界和内在世界中赢得自由。这种自由无关乎纪律、法律,并不是一个必定性的概念,而是一个高格位的、哲学性人文概念。它的本始而终极的意涵是:自己是自己的理由,自己是自己的主宰,功过自承,而不把命运推诿于自己的践履省思之外。有了这样的哲学根基,我就把“怀着初恋的心进行教育工作”、“把自己的每一个教学对象当作自己的初恋情人”确立为开展工作的一点原则。
在自由的内外两个向度上,人对人生的终极作用有两个方面的贞取,一是身心的“幸福”,这是关联着人的肉体感官的满足和与之相伴的心灵感受的,它的实现离不开人与外部世界的对象性关系。对孩子们来说,具体到学校这个“学习共同体”中,不外乎学生和学生之间、学生和老师之间、学生和学习之间这三种对象性关系。想要在这三种关系中获得幸福感,和学生自己有很大关系,但绝不能在教师缺席的情况下发生。怎么才能让孩子们渐渐达成这样的外部向度目标呢?如果给予孩子们过多的自由,那正常的教学工作就无法进行下去,孩子们来学校的基本目标就无法达成。如果过多地压制学生的天性,那又何来“功过自承”的初始化幸福感呢?百思不得其解之下,我还记得初恋的味道,思索再三,我提取出下面几个词语:甜蜜、苦涩、无措无力。得到恋人认可、疼爱感滋生出的无上甜蜜感;年少时因任性胡闹、意见分歧而生的苦涩、在面对关系破裂时所催生的无措无力感。我的班级就像你爱情之初遇到的男孩子,里面的每一个体就代表着这个男孩子的多个面。无论处于何种状况,面对何种学生,我都必须让自己先喜欢上他们。只有怀着最最纯粹的、毫无目的性的爱恋你才能正常地投入到工作中去,才能先使自己获得恋爱的资格。才能期盼班级中的每个个体回报你想要的某些东西。”在这个班级中,每个孩子身上不乏有这样那样的缺点和不足,但是如果我就因为这些而对孩子心生厌恶,那我的工作就无从开展。对于每个孩子,我都应该学会发现值得我爱的地方,像对待自己的初恋情人一样懂得发现闪光点,懂得发现不足之处,懂得怀着无功利目的去爱,懂得温柔地、在不伤害“恋人”的基础上让他转变。最终获取被爱的资格和权限。

一、唯习惯性付出,方能收获葳蕤春花

一年级上期,我们班的孩子大多数不爱阅读,只要一布置阅读作业,就眼神暗淡,唉声叹气。我想,这和我的引导有很大关系。思索良久,看看班级里的星星墙,我想出了一个办法,我在每周的阅读课上给孩子们念一本小说的内容梗概,这其中,当然有故作神秘的地方。孩子们听完之后,往往觉得这是个很有趣的故事。孩子们的兴趣提起来了,我马上又告诉孩子,只要你的星星够多,期末我就会送一本你喜欢的书给你。孩子们一听,顿时来了兴致,对于得到奖票、星星和书籍的愿望强烈无比。这一年以来,孩子们读过马克吐温的历险名篇、俄国克雷洛夫的著名寓言,我们班的薄希悦甚至拜读过加西亚。马尔克斯的魔幻现实主义作品《百年孤独》,吕汶瑶小朋友读过沈复的文言文作品《童趣》,徐若涵小朋友读过王尔德的《夜莺与玫瑰》,凡此种种。最开始的时候,很多人说这对一年级的孩子太难了,有拔苗助长之嫌。但就我个人的经验而言,“好读书,不求甚解”其实就是一个习惯的养成过程。只要孩子们乐意去读,愿意踮起脚尖去触摸高远的东西,作为教师的我们又何乐而不为?作为教师的我时时为孩子们正当的需要和幸福提供一些条件实在也是一件幸福的事情。在这个过程中,我愿意像对待自己的恋人一样,小心地维护他们的每一个小兴趣,每一次心灵的悸动,每一次心灵的呐喊。至今为止,我送出了将近50本书籍,看着孩子们在书籍上所做的可能不算恰当的眉批,夹批,尾批,我觉得这些孩子中不乏我的小知己。怎一个“乐”字了得?

二、唯争取被仰望,才可心悦诚服

在班上,我和孩子们达成了一项“情雁之约”,情当然就是我名字第三个字,我们一三班的班名是“云雁高飞”,雁指的就是所有的孩子们。在这项约定中,孩子们每天要认真地做20分钟以上的课外阅读,而我则要进行至少60分钟的阅读。到了周五阅读课的时候,我把自己所阅读的篇目和自己做的批注展示给孩子们看,以备他们查验。然后请孩子们展示自己的成果,并站在讲台上进行回报。虽然孩子们的语言总是啰嗦,经常说不到重点,但是看着他们专注的眼神和兴奋的小脸蛋,我感觉那样幸福。
作为班主任和语文教师的我如何才能最大限度地施展自己的教师权威。我想足够的学养是非常必要的。去年学校增设了“班级博客”这一栏目。我时常去我们班的博客上放些“厥词”,就班级中的某个人、某个行为、某个事件进行一番品评。然后请家长把博客内容念给孩子们听。平时在批改作业的过程中,我很注意自己的遣词措句,争取既能让孩子们看懂,但又富于一定的文学气息。但凡孩子们能看到的文字,我绝不马虎。久而久之,班上很多孩子对我总怀着一定的崇拜心理。我们班的吕汶瑶就曾模仿我的笔法写了这样一个句子:雨过天晴了,一颗晶莹的水珠娃娃在树叶床中微微欠了欠身子,脸上带着一丝丝倦意,抑或是一点点期待。抬起手臂遮住眼睛,瞧了瞧洗碧的天空,轻轻叹息一声,重重地晃了晃身子,滑落在地上,摔得鼻青脸肿。孩子们崇拜自己的老师,自然就会对老师所拥有的部分优点感兴趣,自己在这些方面也会更加注意,以期获得老师的青睐。牵而引之,孩子们和我有了相互吸引的地方,我在开展工作,孩子们在进行学习的过程中,心甘情愿的成分就会多一些。就好比大学时宿舍楼下那些等待自己女朋友的男孩子一样,在不断仰望的过程中,心中更多的是甜蜜。然则,自由的另一个向度是境界的“高尚”,“高尚”则是就人的精神格局而言的,他决定着人的虚灵的“气象”,简而言之,就是一种气质和向化力。孩子们的“阅读史”就是他们的“精神史”,长期、深涩、艰辛的阅读是获得精神成长的唯一途径,所以,我并不赞同孩子总是阅读能力范围之内的书籍,我不希望他们这样“轻易地得到”。如若想要获取足够“高尚”的“气象”,长期进行形而上的深思是必不可少的。
所以,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我总是希望和鼓励孩子们在面对理由的时候,一定要试着从多个角度去关照,从而得到多样化的答案,是自己的脑子真正地运转起来。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