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育 >> 家庭教育 >留守儿童教育策略

留守儿童教育策略

收藏本文 2024-03-23 点赞:17395 浏览:80518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发展,联产承包,农村的一些剩余劳动力越来越多,城市化扩张、工业的兴起,中国上亿的农民涌入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寻找就业机会。不少年轻父母一方或双双撇下自己的孩子外出打工挣钱,而他们的孩子因要上学读书,不能随之“走南闯北”,成了“留守儿”。留守儿童的教育理由浮出水面,成为我国义务教育中的一个新理由。
【关键词】留守儿童成长理由理解

一、留守儿童成长中存在的理由

1、学习较差。由于这些孩子在留守期间是和年迈的祖父母、外祖父母或其他亲友生活在一起的,这些老人年龄普遍偏大,身体不好,文盲的比例较高,不但在学习上无法给留守儿童切实有效的帮助和辅导,而且由于年龄一般相隔近50岁,与留守儿童思想观念差异极大,存在明显的沟通障碍。加之他们还要承担家务劳动和田间农活;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关注孩子的学习。
2、性格缺陷。通过调查发现,在留守儿童中,放纵溺爱型家长的比例比其他儿童中的比例要高得多。究其理由,主要是监护人管不了,不会管,外出父母则管不到,留守学生几乎生活在无限制状态下,无形中助长了其自私任性、霸道蛮横、逆反心理重、以自我为中心等极端性格。
3、心理障碍。留守学生监护人对留守子女的心理健康理由介入较少,关注不够。由于远离父母,缺少了起码的与父母交流的机会,而监护人又无暇顾及他们的情感变化,这对留守子女的心理健康极为不利,常引发种种心理病症,如感情脆弱、自暴自弃、焦虑自闭、缺乏自信、悲观消极。
4、价值扭曲。部分外出打工者平时对子女的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关注较少,特别部分父母们长期在外,因无法照顾孩子产生负疚感,于是采取“物质+放任”的方式进行补偿,使得留守孩子拥有零花钱的数量增加,使用自由度提高,极易形成孩子功利主义价值观和享乐主义人生观,养成好逸恶劳、奢侈浪费、乱花钱、摆阔气的陋习,并直接导致“读书无用沦”、“拜金主义”等错误思想抬头。

二、留守儿童成长中存在理由的理由

1、家庭因素

通过调查,有很大部分留守学生的家庭教育基本处于“真空”状,家庭管理基本处于“失控”态。同时,对孩子过分溺爱、放任自流,顺其自然的现象较为普遍,主要理由有三:一是亲生父母失之于管。因生活、生计所迫,孩子父母双方或一方长期只能外出打工。务工收入相对低,外地上学费用高,无力接孩子在务工地上学,这样,照顾孩子的学习、生活等力不从心。同时,由于长期分离,部分人的家庭观念比较模糊,甚至有个别外出打工、查无音信,一年三载不寄钱、不打电话、不过问子女。二是亲属代管失之于宽。留守学生大多由祖父母、外祖父母或其他亲属代管,少数由远亲近邻代管。代管者受限自身素质,缺乏管教能力;在农村,年老体迈的公婆监管几个或几个家庭的孩子很普遍,显得有心无力。另外,亲属代管往往充满顾虑,深不是,浅不是,无从下手,因而只管吃饱、穿暖的生理需要,少管学习、思想的心理需要。三是短期管理失之于软。因生活所迫,父母与留守学生聚少离多,加之休检测时间短、相聚成本高、进出写票难等,一般一年聚一次,有的三年五载聚一次。短聚时,父母恨不得把全部的爱都给孩子,用物质来弥补对子女的亏欠。

2、学校因素

一是教育功能上德智失衡。留守儿童的教育策略相关论文由www.udooo.com收集一些学校,重智育轻德育的失衡状况一直未能有实质性的转变,学校对德育的关注程度落后于对智育的关注程度,应试教育依然成其学校教育的主流。因此,老师用更多的精力去重视规矩、听话、品学优的学生,而忽视了那些调皮、难管、成绩差的留守学生。成绩差的留守学生缺乏关心、鼓励而更加自暴自弃。二是德育活动上不太科学。学校德育目标制定得过高、过全、过空,忽视学生的年龄、认知能力和情感基础,致使德育效果不好。同时,德育活动缺少对学生主体的尊重。学校开展的一些德育活动中,学生被动地“被人塑造”,造成了学生言行不一、缺乏责任感等道德缺陷。同时,德育形式上比较单一,囿于课堂、学校,缺乏与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这些理由都在负面地影响着学生成长。透过极少数学生参与地方件,德育与生活实践脱节,导致学生缺乏理智,缺少公德。

3、社会因素

一是庸俗作品。市场上一些文学艺术作品,掺入了不少庸俗、暴力、内容。这些不良作品进入辨别力弱的未成年人尤其是留守学生的视野,侵袭着抵抗力差的未成年人尤其是留守学生的思想。二是网络短信。据互联网上一份问卷调查显示,71.5%的留守学生放学后首先选择去网吧、游戏厅。他们整天沉溺于网吧、游戏厅,效仿网上飙车、砍杀、爆破、战等暴力行为。据网上调查,留守学生受网络游戏、刀影片等暴力影响,参与群体事件及违法活动呈上升趋势。三是不良风气。一些信息、“荤段子”等通过手机、网络等形式蔓延到了未成年人中间,对处于青春萌动期且缺乏关爱的留守学生造成不良心理刺激,致使部分留守学生早恋、不良交友,影响学习和成长。

三、留守学生的教育策略措施

1、构建温暖和谐向上的氛围

古人云:白沙在涅、与之俱黑,择友邻、孟三迁。良好的教育环境对人的成长至关重要,建立整体联动机制,共管留守学生。标本兼治,健全体系,以深化学校教育、强化社会教育来弥补家庭教育,推动留守学生与其他学生共同成长。
(1)学校进位,让学生感到家的温暖。学校要建立完备的留守儿童的档案,学校为每个留守儿童建立父母联系卡,随时互相联系,解决具体理由。开设心理健康活动课,如演讲比赛、作文展示、讲故事、“一帮一”接对子等。让他们得到充分展示的机会,同时也觉得自己成为被关爱的对象,在学校也能感到家的温暖。
让留守儿童产生一种归属感。对于留守儿童的教育,仅凭教师的力量是非常有限的。班集体作为一个群体组织,它对正处于身心快速发育的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管理好班集体,充分利用班集体的心理功能感染和转化留守儿童,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让班集体成为他们情感上的依靠,让他们觉得“我们都是同一个班的”。公平地对待他们,让他们融入到班集体中,有意识地让他们多参加兴趣小组活动,真正成为班中不可缺少的一份子。(2)家庭入位,改善家庭教育目前状况。“一个母亲,能胜过100个教师;一个父亲,能胜过100个校长。”这是国际基础教育界的一句名言。不管老师与同学给留守儿童倾注多少爱与帮助,都是不能填补父母的那一份血浓于水的亲情的。他们或多或少都存在着一种亲情饥渴。这时,教师必须加强对家长和“留守”儿童的教育引导,转变观念。大多家长错误地认为,只要给家中的孩子吃饱穿暖就够了,实际上孩子更渴求精神上的抚慰。教师就应引导家长拿出更多时间,通过电话、书信等方式与“留守”家里的孩子及孩子的老师多沟留守儿童的教育策略由优秀论文网站www.udooo.com提供,助您写好论文.通,掌握孩子的思想动向,特别加强孩子校外活动的管理监督。作为家长,在可能情况下“常回家看看”。当然,我们还应引导教育留守儿童本人,帮助他们树立面对现实的信心和勇气,理解父母的苦心,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人生。
(3)社会补位,营造健康成长环境。清理、整顿、净化校园周边环境;建设网络文化,净化网络环境,传播先进文化,净化成长环境,加大垃圾短信、垃圾贴子、垃圾作品、垃圾图像等治理力度;加强未成年人的法制教育,预防未成年人犯罪。

2、用“爱+尊重+理解”开启留守孩子的心门

有位教育家曾经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是教育的基础,也是教育的出发点。教育孩子,首先要尊重孩子。尊重孩子是教育者的第一准则。尊重是一种师爱,一种平等,一种师者风范。苏霍姆林斯基说:“要在很长时间内用心灵来认识你的学生的心思集中在什么上面,他想些什么,高兴什么和担忧什么。这是我们教育事业中的一种最细腻的东西。如果你牢固地掌握了它,你就会成为真正的能手。”可见,爱学生,并且给予尊重与理解,是打开他们心灵的。它能使教育者走进学生的心里,与学生进行生命的对话、情感的交流与碰撞。留守学生由于缺少父母的关爱,他们更迫切需要教师来弥补亲情的缺损。

3、用“信任+赏识+耐心”扬起留守孩子的笑脸

留守学生由于缺失了来自家庭的关爱与教育的影响,相当一部分学生的成绩会相对落后或不平衡,不够理想,从而产生一种失败者的心态。这时如果他们得不到及时的帮助和鼓励,便会无所适从自暴自弃。卡耐基说:“使一个人发挥最大能力的策略是赞赏和鼓励。”对于这些留守学生,赞赏与鼓励不亚于雪中送炭,可以增强他们的信心和勇气,并从他们的内心激发出无穷的积极动力。
少年兴则国兴、少年衰则国衰。在社会转型期,外出务工者日益增加,留守学生占青少年比重也相应增大。留守儿童理由不仅仅是教育理由,也是社会理由。转化留守儿童的教育是一项长期、艰苦、细致的工作,不是表面文章,而是要从心理上进行转化。只要我们能针对他们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教育策略,调动内因,因势利导,发扬“千淘万沥虽辛苦”的精神,就一定有“吹尽狂沙始到金”的结果。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