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工程 >> 交通工程 >> 交通事故 >阐述戏以人传 从京剧《龙凤呈祥》大戏电影工程说起

阐述戏以人传 从京剧《龙凤呈祥》大戏电影工程说起

收藏本文 2024-01-18 点赞:35307 浏览:159677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生旦净丑,四功五法”是戏曲专业通用的术语,现在却多被误解为京剧的专属名词,可见京剧的影响力。作为我国知名度最高、政府扶持力度最大的戏曲剧种,京剧一直被称为“国粹”、“国戏”。在京剧列入世界级“非遗”三周年之际,由、国家及京津沪三地市委宣传部、国内多家著名京剧院团等单位共同参与实施的“拍摄京剧经典传统大戏电影工程”启动,精心挑选出最具代表性的十出传统大戏,计划用三年左右时间,通过巡演和电影拍摄两个环节,采用舞台演出和电影放映两种形式,将当代中国京剧艺术的成果记录下来并高质量传播。
百年经典《龙凤呈祥》
2013年5月26日凌晨一点,北京顺义的中影基地3号摄影棚内依然灯火通明,人声鼎沸,“京剧经典传统大戏电影工程”首部作品——《龙凤呈祥》正在热拍。走进摄影棚,几位汗湿衣衫的武场伴奏正眼望着导演等待指令,十几个剧组临时工作人员鱼贯穿梭地搬着道具绿植,二三十个龙套演员已东倒西歪地席地坐卧,导演、摄像和监制正围在一起边看回放边商讨……即使现场的三四台超大型电扇一刻不停地嗡嗡运转,所有人依旧汗如雨下。
在京剧从徽班晋京至今的200多年历史中,曾创作、上演的剧目数百上千,为什么《龙凤呈祥》能成为流传至今、且每年上演率很高的大戏?难道只是因为寓意吉祥?天津戏剧家协会副主席刘连群认为:“在漫长的岁月中,一代又一代的大师、名家合作过这部戏,并对其不断锤炼、加工,终使之成为一出流派纷呈、相映生辉,重要角色人人有戏、步步精彩,场场有笑料,唱、念、做、舞所有京剧程式都有看点,能够给观众带来强烈审美愉悦的好戏。”
“京剧经典剧目的形成,大多是经历累积式的过程,这种累积方式,就是一代艺术家把某一剧目创作到一定的高度后,得到业内外的公认,就成为该剧的演出规格,也就成了后学者临摹的范本。而这个范本是动态的概念,因为不断会有新的艺术家融入新的创造,叠加出新的艺术标高。所以一个经典剧目往往是经历几代人的研习与创新,代代累积,层层提升,才最终成为一部久演不衰的作品。”中国戏曲学院京剧研究所所长赵景勃教授这样解读《龙凤呈祥》的百年兴盛。
据京剧史料记载,唯一在京剧前后四大须生中都占有一席之位的马连良先生学习此剧时,乔玄本是由二路老生扮演,只有很少的几句唱词。但年轻的马连良听其师萧长华先生说起,当年贾洪林老先生曾有一个唱段很长的方案,于是有心的他遍寻这段唱词,但最后没能寻到。“但马先生并没有放弃,他请人根据剧中规定情境,写出‘劝千岁杀字休出口’这一段,当时一举成功,立即普及,现在已不仅被奉为马派经典,甚至发展成只要喜欢戏的没人没听过、人人都会哼唱的经典唱段,而舞台上只要上演北派《甘露寺》,就必须有这段酣畅淋漓的名段。可以说马先生这是一次成功的创造,是对这部名剧已有成果的重要补充和提升。”
赵景勃说起老先生们对一段唱、一个人物、一部戏的精益求精,就像打开了话匣子,而且字字珠玑:“马先生没有为成功停步,而是开始了漫长的加工和打磨,以他1924年灌制的唱片和1963出版的剧本相比照,可以看出在近40年的时间里,马先生对这段26句的唱词的修改之处竟达14句之多。后人从这些修改中,完全可以领略马先生的创作心路,他始终在追求如何唱更合理、更生动、更动听、更突出主题。例如,他把原词乔玄对国太的唱‘东吴的将官哪一个大胆敢出头’改为‘曹操坐把渔利收’,这一句之改,就点题深刻,点醒国太这场联姻是为孙刘联盟,一下就提升了乔玄政治家的形象。”赵景勃说,马连良对乔玄夸赞张飞的唱词改动更多,“‘他三弟翼德性情有’改为‘威风有’;‘双手能使丈八矛’改为‘丈八蛇矛惯取咽喉’;‘曾破黄巾兵百万’改为‘鞭打督邮他气冲牛斗’。这三句的改动使得张飞的形象更加虎虎有生,乔玄也可以像说评书般娓娓道来。”
人们常说“十年磨一剑”,马连良则可谓四十年磨一段,而在京剧历史上,像马连良这样对京剧艺术不懈钻研和攀登,执着“磨”戏的人还有很多,比如他的学生张学津。同样的《龙凤呈祥》,张学津根据李万春先生的意见,把“白马坡前诛文丑”改为“白马坡前斩颜良,延津诛文丑”,更正了战争地点,使得舞台艺术与《三国演义》原著保持一致,让经典更趋完美。从一部《龙凤呈祥》,从马连良到张学津,恰好可以从一个角度解释戏曲为什么叫“角儿的艺术”。
今人奋战大戏电影
“京剧艺术与许多传统文化一样,面对着不断发展着的社会、市场的挑战,禁受着新一代观众不断更新着的审美需求的考验。今天我们能不能使京剧艺术跟上飞速发展的时代步伐,能不能在我们这一代京剧人的手中继续着它曾经的辉煌,‘传承’将是决定其成败的关键。”中国戏曲学院教授张关正这样阐述他对该项工程的理解。
戏以人传从京剧《龙凤呈祥》大戏电影工程说起由专注毕业论文与职称论文的www.udooo.com提供,转载请保留.“我再来一遍。”5月26日凌晨一点,著名文武老生、天津京剧院院长王平在镜头前第六次踢到眉心依旧轻盈优美。虽然从上午十点就已投入拍摄工作,虽然已时过,虽然是演过逾百遍的角色,虽然导演早已表示满意,但王平对自己这个电影版的赵云依然一丝不苟、甚至要求苛刻。拧身旋转、下腰耍……在30摄氏度左右的高温环境中,他内穿水衣、胖袄、箭衣,外罩大靠,身背着几斤重的靠旗,头戴着两斤重的盔头,足蹬十厘米的厚底靴,把一段赵云跑车前的身段戏一连做了七遍,直到现场所有人、特别是他自己认为无瑕才停止。
走出镜头,负责服装和化妆的工作人员赶忙上前为王平整理、补妆,此刻人人都清晰地感觉到他的身上散发出一股热乎乎的潮气,掀开他的大靠,原来下面的胖袄都已被汗水浸透。“前两遍导演就已经满意了,您为什么还要拍后面的几遍?”“因为这是电影,拍下来就永远定格了,我必须尽全力做到最好,这样以后才不会有遗憾。”近看王平,不难发现,虽然不断补妆,他的眼底仍有淡淡一圈黑眼圈印儿,原来这已是他进组以来连续第5天的昼夜“奋战”。“这几天一直都是每天只睡四五个小时,苦、累不在话下,但这头一勒上、妆一化上就是一整天,吃饭、坐卧都要小心在意,特别耗人。”上世纪初,经杨小楼、梅兰芳、金少山等艺术家的演出和打磨,京剧《霸王别姬》成为梅派代表剧目,但常演的只有《别姬》一折。2012年,上海京剧院对全本《霸王别姬》的剧本进行数次整理和修改,精挑细选主演到龙套人选。经过数月的紧张排练,全本《霸王别姬》先后在上海天蟾逸夫舞台、上海大剧院、北京梅兰芳剧院举行舞台演出,取得了口碑和票房的双赢。演出后,上海京剧院收到了许多观众来信。“很多人给我们提倡议,包括逐字逐句的分析,我看得很感动。”饰虞姬的史依弘说,“我去武汉拜访92岁的杨菊萍老师时,就许多理由向她请教。电影和舞台不同,对表情、眼神要求更加细微,必须精益求精。”这部京剧电影《霸王别姬》是我国第一部3D戏戏以人传从京剧《龙凤呈祥》大戏电影工程说起论文资料由论文网www.udooo.com提供,转载请保留地址.曲影片。
2013年7月初,上海车墩影视基地的几个摄影棚同样传出清脆铿锵的锣鼓声,“京剧经典传统大戏电影工程”的第二部作品《霸王别姬》已在这里开机。与北京5月底的不同的是,7月的上海正湿热难当,《霸王别姬》摄影棚内不仅空调、电扇齐上阵,台台开到最足,而且动用了冰块强力降温。影片监制李先生直言:“我们为确保演员和工作人员的状态,准备了整整一卡车的冰块。现在外面都是38度的天气,棚内若不开拍摄的大灯,空调还能勉强打到二十几度,但若大灯一开加上棚内工作人员数量多,很快就能把人闷得透不过气。我们穿短打的都受不了,更别说那些穿着戏服扎着靠粉墨妆扮的京剧演员。饰演主角项羽的京剧表演艺术家尚长荣今年已七十有三,在这样酷热的环境下,他坚持以身示范,每天早早开始‘全身披挂’、‘全副武装’,没因高温或闷热丢失哪怕一丝一毫的霸王气概。我们都称他为舞台上的‘金牌霸王’。”
认真精神代代传承
随着一阵清幽的乐声,《龙凤呈祥》片场走出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李维康,只见她头戴凤冠、身披黄蟒,妆容明艳动人,完全看不出已年逾花甲。她正拍《别宫》一场戏,讲述孙尚香欲和刘备回荆州,临行前进宫拜别母亲的情节。
“这次排演《龙凤呈祥》一个很突出的感受就是,很久没有这么认真地排戏了。虽然这是一出老戏,但是你认真了、精致了,戏就好看了,观众也满意,它就有了新意。”剧中刘备的饰演者、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耿其昌在看完爱人李维康的《别宫》后谈起了感触,“这次李维康饰演的孙尚香就有好几处‘不同凡响’。拿《别宫》这场戏为例,她将以往舞台上呈现的孙尚香三跪吴国太的戏稍作修改,变为一退、二退,然后再上前一跪,细腻地表达出孙尚香在困难中得到母亲支持的感动之情和即将离开的恋恋不舍,既演出了新意,又没有丢掉传统戏曲的规范,反而深化了传统。”
拍完《别宫》,时间已是凌晨三点,连续拍摄十几个小时的一天终于临近尾声。李维康坐在化妆间里静静地卸着妆,此刻的她已没有了刚才聚光灯下的眼波流转,疲态笼罩全身。“自从接受了《龙凤呈祥》的巡演和拍摄任务后,回想起这一年多时间,我们几乎天天生活在这个戏里,虽然时间已经不短,但仍觉得十分紧张,足见京剧艺术的探索是没有止境的,再熟的戏也要认真准备。”她语速缓慢地轻声回答着记者的理由,表达着和耿其昌呼应的艺术理念,“京剧要感动别人,演员必须先感动自己,四功五法都必须从人物的感情出发,用心去体现运用京剧程式。老话说,要程式,不能程式化。”
除了演员的表演,音乐也是一部戏能否成功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经典老戏的《龙凤呈祥》似乎应没有这方面的忧虑。“但我们还是要改!”《龙凤呈祥》编曲、京胡表演艺术家李祖铭说:“经典老戏刀动得太厉害,观众不答应;但老戏老演又谈何发展?”电影版《龙凤呈祥》为了将原本三个多小时的剧目压缩进更符合现代观众观赏习惯的三小时以内,音乐必须删改,“我们去掉了缓锣(一出戏开始时的第一段锣鼓),对于一部角儿多的老戏而言,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李祖铭为这个改动花了不少心思,“流派特色要保留,时间又得省出来。所以有的地方我们用一段小音乐补了一下,比如‘洞房’。但对经典大戏,转变也是在尊重传统的基础上,我们从老曲牌中选了一个节节高,配合洞房的戏挺应景儿。这样处理后,一小节音乐结束,后头角儿们也都站好了,时间就省下来了,这就是基于传统之上的创新。”
艺术家们煞费苦心的创造,观众是否认可?2013年元旦,新版《龙凤呈祥》在北京梅兰芳大剧院首演后,观众们热烈持久的喝彩声及久久不散的涌台让主创们吃了定心丸。“‘五老’李维康、耿其昌、寇春华、叶少兰、赵葆秀在排演中特别出色,可圈可点。耿其昌对韵味的追求令人产生享受艺术的美感,而不是‘声如吼’,震耳欲聋的刺激。李维康、赵葆秀《别宫》一折的散板对唱,散板不散,字字含泪,近年少见。叶少兰一登场便用调面唱‘点绛唇’,高亢悦耳,对白尖团字分明,讲究顿挫乐感。寇春华小活戏足,丑中见美,恰到妙处,风趣且不搅戏。”国家一级编剧吴江在看完首演后难掩兴奋,为全台“一棵菜”的表现激动不已。
2013年11月初,《状元媒》、《秦香莲》、《萧何月下追韩信》三部“拍摄京剧经典传统大戏电影工程”第二批剧目开始公演、拍摄工作。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