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社会学 >> 家庭社会学 >试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探源

试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探源

收藏本文 2024-02-28 点赞:6049 浏览:21678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倡导富强、、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概括和本质抽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练和提出有着深厚的理论、历史文化及世界先进文明成果渊源。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渊源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渊源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基础。作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本质体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依据和源泉。马克思、恩格斯虽未系统论述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但马恩著作中有许多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的论述,这些论述为不断丰富和发展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三个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不同层面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
在价值取向上,马克思主义强调为全人类谋利益,包括全人类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精神世界的极大满足,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在《哥达纲领批判》中,马克思强调,人类社会的发展将随着生产力的增长,集体财富的不断积累,逐渐实现各尽所能,按需分配!②在这里,马克思表达了未来社会个人全面发展,社会财富极大丰富,实现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价值追求。恩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探源由专注毕业论文与职称论文的www.udooo.com提供,转载请保留.斯在《反杜林论》中也表达了通过社会生产保证社会成员物质富足和拥有充分自由的价值追求。
马克思在《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强调了自然、人和社会三者的不可分割性。恩格斯在《国民经济学批判大纲》中也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人类本身的和谐是历史发展的必定。”③而这正是我们追求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的价值所在。可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国家发展的价值追求,贯穿于马克思、恩格斯思想内涵之中。
在价值理念上,马克思、恩格斯强调社会的公平正义。追求社会的公平和正义是共产主义的内在要求,同时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根本目标。马克思、恩格斯从社会政治制度的层面论及公正、平等。他们认为,要实现真正的公平、公正,必须建立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制度。在《哥达纲领批判》中,马克思认为消灭阶级才是实现平等的唯一途径。在《反杜林论》中恩格斯谈及,所有公民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都是平等的。
在价值目标上,马克思主义强调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马克思恩格斯确立了社会主义的终极目标和最高追求是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马克思认为:“自由是全部精神存在的类的本质。”④“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⑤他们认为,人生来就追求自由,自由是人的特性,是人所固有的东西,人类追求自由,就是追求人性的回归,追求人类的解放。因此,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共产主义社会的最高理想。这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由”的体现。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渊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在地包含着中国传统价值观念的合理成分,是在对中国传统文化批判继承和发展的基础上形成的。在中华文化五千年的历史发展中,中华民族积淀了深厚的优秀文化遗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的“三个倡导”正是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华的继承和弘扬,无论是国家层面、社会层面还是个人层面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都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
中国传统文化强调“民本”。“”虽然带有明显的西方文化影响因素,但是也与中国传统的民本思想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孟子强调民本思想,认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尚书》中的《五子之歌》也讲:“民为邦本,本固邦宁”,这是中国历代统治者一贯的思想。中国传统的民本与虽然有着本质的区别,但两者之间也存在内在的一致性,即都体现了重民思想,都有反对专权、专利的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着“和谐”。一方面,道家和儒家都主张“天人合一”,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法天道,道法自然。”《礼记·中庸》中说:“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这些都强调天、地、人和谐发展。另一方面,“和为贵”,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人小同而不和”强调以宽厚处世,和谐相处,要创造和谐的人际环境,孟子希望建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和谐社会。主张无为而治的道家更是强调人际和谐。
中国传统文化体现追求“自由”。孔子思想中自由精神,体现在他以“仁”为其思想的基础上,同时也体现在以“大同世界”为理想上。孔子说:“泛爱众而亲仁”,“君子学道则爱人”。“爱人”就是以善心对待他人,这是能做到不剥夺他人自由的基础。孔子说:“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强调的就是给他人自由的权力。《庄子》之《月去箧》有一句话 “民至老死而不相往来”,期盼的就是个性的独立和自由。陶渊明的《桃花源记》,表现出一个诗人对自由社会的渴望。
公平、公正、平等是中国今天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期待,也是中国古代的社会精英和黎民百姓共同的价值诉求。中国氏族社会,没有阶级和贫富差距,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在《礼记·礼运》中描述的理想的大同社会⑥就是在政治、经济各个方面人人平等,也就是公平与公正。关于法治的价值追求,春秋时期,法家思想集大成者韩非子非常重视法治的作用,“法者,宪令着于官府,赏罚必于民心,赏存乎慎法,而罚加乎奸令者也。”“法与时转则治,治与世宜则有功。”⑦今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法治”,是对中国传统法治思想的传承。
再如公民层面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民层面提倡的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灵魂,“杀身成仁”、“舍身取义”等崇高气节,凝结了对祖国的深厚情感。从杜甫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到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都代表了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忧患意识。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孔子“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李白“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以及在民间广为流传的“一言既出,驰马难追”、“言必信,行必果”等都表达了中华民族诚实守信的优良品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诚信的价值理念,体现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宝贵的精神财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探源相关范文由写论文的好帮手{#GetFullDomain}提供,转载请保留.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