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育 >> 继续教育 >关于关注城乡二元结构背景 开辟新生代农民工高职教育新领域

关于关注城乡二元结构背景 开辟新生代农民工高职教育新领域

收藏本文 2024-04-15 点赞:28312 浏览:123487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从经济学、社会学和就业能力等相结合的视角,首先根据城乡二元结构、经济转型升级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影响,说明新生代农民工无论是选择城市融入或返乡调适,都有必要提升人力资本,而高职教育无疑是新生代农民工提升人力资本的现实门槛;其次说明了新生代农民工教育的时代价值和目前状况,无疑给高职院校开辟新生代农民工教育新领域带来了机遇与挑战;最后提出了高职教育提升新生代农民工人力资本的创新模式。
关键词:城乡二元结构;新生代农民工;人力资本理论;就业能力理论;高职教育

一、高职教育瞄准新生代农民工任重而道远

近年来,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虽然农民工是不可替代的人力资源,但是由于欠缺专业的职业技能培训,其综合素质与社会发展的要求存在距离,导致人力资源优势不能充分发挥。如果单纯地从经济学角度分析,这一群体只是一个具有私有属性的边缘化的生产要素的概念,但要实现向产业工人的转变,就不是简单的经济学概念,高素质产业工人的缺失与技术素质偏低,严重制约了企业的工艺创新与技术革新,这将直接影响工业经济转型升级的步伐。由于现阶段我国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社会结构以及农民工自身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的匮乏,使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融入困境更为凸显,城乡二元结构造就了新生代农民工的特殊身份和社会心理,是阻碍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社会的制度性根源。
新生代农民工大部分都是在1980年后出生的,他们对家乡和农村生活的认同在减弱,对城市生活的向往和认同在增强;他们更多地与城市居民比较自己的生活,由此萌发了更强烈的权利意识;他们更多地与现代化和市场化发生关联。他们素质的高低不仅影响到自身素质提升,还直接关系到社会经济转型升级与城乡统筹发展。
国外早期关于城乡不协调发展的主要理论是阿瑟刘易斯的二元经济论,已为中国经济学者所熟知。自此以后,舒尔茨的人力资源理论则指出了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开发人力资源是城乡发展的重要途径。
人力资本水平是农民工就业与技术管理水平较高的单位,成为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基本条件;技术培训降低了农民工更换工作单位的次数,培训带有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提高了农民工就业的稳定性;工作满意度的显著提高,有助于提高农民工归属感和工作效率。要让他们从以提供低端劳动力为主向成长为技能高、素质好的现代产业大军,乃至尽快成为城镇化的合格的生力军转变,简单的技能培训难以胜任。
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参与新生代农民工的教育培训的不多,企业看不到人力资本投资的长期效益,缺乏对农民工培训的动力,更不用说进行发展型培训了。中国已经进入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期,需要大批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这一形势使得昔日以体力劳动为主的农民工必须实现向技术工人的转型,也就是说新生代农民工素质提升与产业升级具有正向关联性。新生代农民工无论是选择城市融入或返乡调适,都有必要提升人力资本。因此,高职教育瞄准新生代农民工任重而道远。

二、新生代农民工给高职教育改革与发展带来兴奋点

高职院校具有三个最主要的特征:本土性、职业性、技术性。高职拥有专职教师队伍、满足教育培训用的设备以及长期积累的教育培训经验,高职教育在农民工劳动力技术、技能的提升方面,具有不可忽视的教育功能,是发掘和培训人力资源、搞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要途径和形式。新生代农民工教育的时代价值和目前状况,给高职院校带来了良好的机遇和挑战。
高职院校对农民工进行技能培训和学历提升教育,面向地区经济建设,培养在生产、怎么写作、管理第一线的实用型技术人才。高职院校也因此成为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联系人民群众利益最直接、最密切的教育机构。事实上,在上海、深圳等地,经过高职教育培养、培训的农民工高技术人才很多,他们为企业、公司的生产发展和技术创新,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目前,一方面高职院校普遍生源关注城乡二元结构背景 开辟新生代农民工高职教育新领域论文资料由论文网www.udooo.com提供,转载请保留地址.不足,但其拥有雄厚的师资力量、齐全的学科门类等优势。当然生源地不足只是局部地区的相对的理由,就全国情况看,绝对数量上的生源是充足的。西部农村地区高中阶段还没有普及,办学资源不足情况突出,反衬出生源的富余,可以积极与那里的对接学校建立广泛的合作关系。另一方面大部分的农民工都缺乏城市产业分工所必需的技术要求,即职业技能缺失是农民工难以立足于城市的主要因素。高职院校可以在不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的情况下,在做好现有学生培养的基础上,瞄准农民工教育市场,在办学模式、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策略等方面针对农民工的需求进行拓展,把对农民工的技能培训和当前用工实际结合起来,以市场为导向,根据市场对农民工技能的需求变化,依靠院校的硬件设施及师资优势,积极开发与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紧密衔接的培训项目,力争使农民工发展有基础,拓展有后劲。
不难看出,农民工在社会上受到不同程度的歧视,这与他们的受教育水平不高、素质偏低是有相关关系的。
新生代农民工学习就是接受培训、教育、引导。新生代农民工学习的效果会直接影响其就业能力,而就业能力的高低一定作用上决定整个国家未来的经济竞争力。根据Fugate的就业能力结构框架,认为就业能力是一个心理社会建构,包括职业识别、个人适应性、社会资本和人力资本四个维度。
新生代农民工学习的SWOT分析见表1。
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能力的提升困境通常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微观因素:工作技能与特征、人口特征、工作搜寻、适应能力;中观因素:家庭环境、工作文化、可及性资源、资本和社会支持网;宏观因素:公共怎么写作政策、市场需求等。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决定了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能力提升应综合考虑上述各因素,目前提升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能力的途径有三个:正规教育、依赖社会资本、“干中学”。高职教育就是要通过培训、教育、引导,着力对他们进行二次开发。显然,培训是高职的重头戏,也就是说通过高职教育提高职业技术能力、提升就业能力,无疑是最佳选择。因此,农民工参与高职教育的结果,直接提高了他们的经济收入水平,同时也推动了社会经济建设的繁荣、发展,体现出高职教育在农民工劳动力转移培训中具有经济价值的功能作用。高职院校面对新生代农民工这一特定对象,以新生代农民工给高职教育改革与发展带来的兴奋点为切入点,适时作出发展战略的调整,毋庸置疑是高职教育历史与责任的选择。

三、高职教育提升新生代农民工人力资本的创新模式

从新生代农民工学习的SWOT分析可以看出,新生代农民工长期处于流动之中以及知识限制,使得他们得到的社会资本支持关注城乡二元结构背景 开辟新生代农民工高职教育新领域由专注毕业论文与职称论文的www.udooo.com提供,转载请保留.较少,通常主要依赖私人关系、草根力量来寻找就业机会。在我国,无论个人或是国家投资人力资本的行为由来已久,并且目前对新生代农民工教育和职业培训的举措很多,但总体而言,就业培训与市场需求的契合度较低,也偏离他们的自身需求。人力资本水平和教育结构、培训类型越来越成为影响农民工就业选择能力和就业状况的重要因素。
高职院校应与政府、企业及个人等多元主体相互配合,从改革招生制度、实施柔性教学管理、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入手,构建多方协作网络,探索提升新生代农民工人力资本的创新模式。

1.新生代农民工高职教育的定位

要以培养择业、就业、创业本领和综合素质为目标,不能仅仅定位为找到饭碗或一技之长的教育,结合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向他们提供相关职业的远景预测,逐步搭建终身教育的立交桥,满足多元、多维的职业发展需求,成为伴随劳动者终生发展的生涯教育。

2.高职教改与新生代农民工的需求互动,分类分层培训

在对新生代农民工进行分类的基础上分层次培训。根据对象不同分为就业前培养(如通过减免学费、发放奖学金以及定向就业等方式,吸引农村初、高中毕业生进入高职院校学习,也就是在新生代农民工进入城市之前就接受比较全面的、实用性强的职业技术教育)和就业后在岗或转岗的职业教育两类;根据性质的不同分为短期职业技能培训和学历性职业教育两类;根据办学主体的不同分为学校型、企业型和校企合作型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三类。走“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相结合的路子,给农民工提供多渠道、多选择的教育平台。要从实际出发,“引导性+职业技能”的“两段式”培训,因材施教、量体裁衣,并不断创新培训内容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标。

3.依托区域经济,柔性管理新生代农民工高职教育

在专业设置上,以技术人才市场为导向,按照“市场需要什么人才,就培养什么人才”的原则进行培训;在教学内容上,科学设置公共课、专业课、实践课,将理论知识与实用技能有机结合;在教育培训策略上,将生产技术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推广项目课程、案例课程、场景课程和模拟课程,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重点在实践教学环节,积极培养农民工的动手操作能力,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实行工学结合;在师资选配上,以熟悉企业情况的“双师型”教师为主,采取农民工喜闻乐见甚至是手把手的技能传授方式;在考核评价上,应根据实际以技能考核为主,考核合格颁发高职院校规范的明,提高接受培训农民工的就业竞争力,以期实现本职工作与专业学习的“无缝对接”。

4.大力发展新生代农民工远程高职教育

在我国的新生代农民工中,开展远程教育培训所需要的学习态度、网络环境、上网技能等条件已经初步具备。高职院校可以发挥现代远程教育自身优势,通过网络教学,开发和完善针对新生代农民工教育培训的课程体系,远程教育的方式必须是简单实用、便于操作的。过于繁琐的操作程序不但不能达到教学目的,而且容易使其产生厌恶感。远程高职教育的课程设计内容要突出实用性,知识单元要短小、简洁,同时寓教于乐,能够持续激发和维持农民工参与移动教育的动机和兴趣,便于学习者利用业余和零碎时间学习。培养适应在线授课、答疑要求的师资队伍,让农民工根据自己的意愿和职业发展规划,灵活选择课程进行学习,合理地安排学习时间,避开与繁忙的工作相冲突,有效缓解了工学矛盾,能有效满足我国农民工的流动性、分散性和学习时间不确定性的特点,为实现农民工培训提供便捷怎么写作。
总之,社会各界越来越认识到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教育工作是一个准基础性的公共教育怎么写作,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用工单位、职业院校、各类培训机构及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整合资源,协调一致,开展地区合作与交流,提升新一代农民工的人力资本,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孙自铎.中国进入“刘易斯拐点”了吗——兼论经济增
长人口红利说[J].经济学家,2008,(1).
[2] 张永法.产业要提升离不开技术工[N].中国纺织报,
2011-02-24(1).
[3] 李桦,黄蝶君.新生代农民工离职类型及其影响因素研
究[J].经济与管理,2012,(4).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