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学 >> 教学研究 >初中物理探究性教学

初中物理探究性教学

收藏本文 2024-04-14 点赞:4740 浏览:17314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科学探究是一种学生自主的通过发现问题、调查研究性问题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方法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在探究过程中学生不仅是面对教师设计好的问题去机械的操作,而是自主的或在教师引导下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理念之一就是“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也就是说在课堂中我们要采用多种方式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思维空间,让学生通过手脑并用的探究活动体验探究过程并学习科学的方法,改变过分强调知识传授为注重过程的研究、科学方法的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一、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探究的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注重创设探究情境,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促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作为教师,在创设情境时,不但可以利用物理人物的故事,展现给学生一个生动的物理事实,还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结合现代信息技术,进行PPT教学。在教学中,教师可利用自己的神态、手势、抑扬顿挫的语言等,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进一步激发学生积极探究的主体意识,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为实施探究性教学营造出一种和谐的氛围,让学生在轻松、和谐的情境氛围中发现问题,并把自己的发现用问题的方式表述出来。

1.创设机遇,诱发灵感,促进探究过程

在探究过程中,要巧于创设机遇,利用机遇,沿着机遇启示的思路,来激发学生的思维,诱发灵感,获得探究的思路、方案或结论等。
如教学《研究水沸腾的特点》这一内容时,可以先演示实验——纸锅烧水。学生看到纸不会燃烧感到非常奇怪,问其原因,更是一脸茫然。这时再转入研究水沸腾的特点——水温随时间会发生怎样的变化?通过观察实验,学生很快就会感悟:原来水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这样既顺利地研究出水沸腾时的特点,又得出了沸点这一概念。
又如研究《物体的浮沉条件》时可演示下面的实验,以此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思维活跃起来。将鸡蛋放入清水中观察到鸡蛋慢慢沉入水底;然后慢慢的向清水中加盐,观察到鸡蛋开始上浮,最终漂浮在水面。通过观察这一系列的实验现象,促使学生悟出物体在液体中所受浮力大小与液体密度有关,所受浮力大小改变时,物体所处的状态也随之改变。进而使探究过程能顺利地进行下去。

2.加强课堂讨论,推进探究进程

课堂中讨论是小组合作学习的一种方式,通过学生间的交流、讨论、争辩,能够使探究过程变得深入,是探究过程重要手段之一。
如教学《研究滑动摩擦力大小影响因素》,先给出学生一些生活实例,通过学生的交流讨论得出初步的猜想:“与压力有关;与重力有关;与面积有关;与光滑程度有关等”。由于与生活实际联系密切,

中国论文中心www.udooo.com

各小组兴致高涨。教师接着追问:如何验证猜想?怎样控制变量?怎样测滑动摩擦力?实验器材都有哪些?观察哪些现象?教师组织学生小组间交流讨论。在讨论过程中通过组与组、师与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很快地解决了以上的问题,使探究一步步的深入下去。

二、循序渐进,引导学生逐步熟悉、掌握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

物理课程新标准根据科学探究的一般要求,结合初中物理课程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将科学探究分为提出问题、猜想和检测设、制定计划和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搜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等七个要素,并对每一个要素提出了探究能力的要求。在其中的各个要素中,其难度是不一样的,所以对于科学探究的学习应该由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特别是在学习物理的初始阶段,应该从简单的探究活动入手,根据不同的内容分别安排突出不同环节的探究活动。例如,对于第一章声现象,由于学生才开始接触到物理,其探究活动应该从最简单的环节开始,如第一节探究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条件,其探究重点主要是引导学生通过做各种活动使物体发声,观察、思考、总结出物体发声时的共同特征,让学生经历简单的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这个环节。在第四节探究噪声的污染和防治的途径中,其探究的重点是通过引导学生调查搜集和处理有关信息,创新性地提出自己的见解,主要让学生经历搜集证据和评估这两个环节。

三、探究活动中师生应共同参与,教师要做适当引导并帮助学生

例如,在头一个班上《平面镜成像特点》一节中,最初想完全开放,自主探究。即创设情景后,由学生观察、讨论、猜想平面镜的成像特点,然后自行设计方案,小组实验,检验自己的猜想是否成立,最终得出成像特点。但上课时发现效果不好,而且有的学生甚至没有明白教师意图,结果只好改为讲授式,而且没完应下课了,时间已经不够了。在下一个班时,开头也和前面差不多,但适当增加了教师的指导,针对同学们的猜想,分步实验,逐个检验,及时交流,教师也成为研究主体中的一员,效果很好。由于把学习过程还给了学生,没有了教师的绝对权威,学生依据自身的正确性和智力水平自然地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认知过程,他们热情极高,从不同角度思考,设计不同的方案,选取不同的实验用具,积极动手实验,再思考交流发言,除了一些通常的做法,如人举左手,镜中的像则举右手外,学生在活动中又找到了几种很有创意的方法。如在检验平面镜成像和物体相对于镜面是否对称时,一学生在拿起蜡烛向镜前移动,发现蜡烛倾斜,镜中像也发生了倾斜,但倾斜的方向与蜡烛正好相反,运用数学中轴对称的知识,便得出物像相对于镜面对称的结论;另一同学发现手中的火柴盒在蜡烛左侧时,火柴盒的像在蜡烛像的右侧,偶然调换一下位置,像也跟着变化,于是也得出了物像对称的结论。这时,学生成为探究活动的主体,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对自己的发现感到欣喜。
总之,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开设探究性课程是新的课程标准的要求,是物理教学中实现态度、价值、过程、能力与方法目标的最好载体。教师上好探究课的标准在于能否符合学生实际;能否激发学生学物理的兴趣;能否使学生体验到科学探究的思维过程和方法;能否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作者单位:江西省龙南县第二中学)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