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育 >> 教育法学 >试议论思维创新在高职教育中重要性

试议论思维创新在高职教育中重要性

收藏本文 2024-03-02 点赞:4658 浏览:13272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本文从思论思维创新在高职教育中的重要性相关范文由写论文的好帮手www.udooo.com提供,转载请保留.维创新的内涵入手,分析了高校教育发展的趋势,阐述了思维决定行为的重要作用,结合高职院校成长和发展以及改革的方向,从多个方面论述了思维创新的重要性。
关键词:思维创新;高职教育;重要性

一、思维创新的内涵

思维是在表象、概念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认识活动的过程,思维的创造性传播了人类文明,推动了人类的进步,转变着我们的生活。它作为一种高级的思维活动,其探索和研究也是一个漫长和丰富的过程。思维创新具有创新性、突破性、开拓性和整合性特征,高度综合了多种思维方式并在多种因素的相互作用与影响下进行具有开创性的一种思维活动。
所谓思维创新是指思维主体基于客观需要, 并在求新意识与争取更大绩效的思想的引导和支配下, 以社会实践和感性认识为基础, 按照科学、系统的思维方式和策略, 借助于深思、想象、联想、对比、直觉、灵感和顿悟等思维手段, 使思维以渐进性、 延展式或突变性飞跃的形式重新界定、组合、超越与升华, 产生新的思想或思路, 从而形成一定的、具有较高、较显著应用价值的新概念、新观点、新理论、新策略、新技术、新产品和新绩效的思维过程。[1]

二、思维是行为的引领,起着决定行为的重要作用

在思维创新的本质研究中我们从心理表征上明显看出思维决定行为的重要作用。思维对实现过程的道或路径(规律、道路、程序)、策略、工具、技术的发生起着隐性的、统摄的动力机、过滤器、定向仪等作用,一种新的心理表征内容系统展现如此。思维创新内涵是对理论与实践中出现的机会做出反应,对学习、整合过程中的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的螺旋转化提升——创新性的思维自组性奔向灵感,求取更大范围理由及互相关系协调、统一的解的过程。有研究认为要达到高级思维状态,通路由线性的逻辑思维到二维的形象思维,再向灵感(悟性)思维达到三维思维的境界,这要聚焦到脑科学、思维、教育这三者的结合上。为此,要实现灵感的接通,突破口在形象思维,在思维创新。尤其是钱学森创立从定性到定量的综合集成法,取得了一系列的好成果。

三、思维创新在高职教育中的重要性

(一)思维创新是高职教育改革的核心

纵观教育发展需求要面对三次浪潮,一浪教育机会普及,二浪教育质量提升,三浪是教育特色发展为主的个性化教育。我国的状况在2000年实现了“两基”,2010年底人口覆盖达到100%;从1998年大学扩招至2002年高校毛入学率>15%,进入高校大众化阶段,2011年创新高达>26%;全国小学、初中从2000年教育普及程度提高,学龄人口大幅下降,有的地区已实行高中普及全覆盖。2011年全国高校平均录取率高达72.3%,2012年上升至75%,这表明我国从整体上已经超越了教育短缺阶段逐渐步入提高教学质量、追求高等教育,已全面进入二浪潮期,一些地区已步入三浪期。但同时,社会矛盾凸显下的高校教育社会评价并不高,“钱学森之问”、“规律失灵”、“道德失范”,国家、地方、学校博弈还在进行,虽然目前国内已有七十多所高校开设了各种智慧培养、创造、创新、创业的课程,但高校在应试教育弊端下面对发展瓶颈,一场实质性的教育改革催促我们要有明确的价值目标和理想追求——文化的更新和制度的创新,推动教育文化、教育制度、教育内容和策略等整体的教育转变,为此,我们要抓住关键的难点、重点,实现思维突破与创新,以求真务实去推动、落实转型发展。而高职如何与市场及企业接轨,如何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将是重要的课题。高校能否在第三次教育发展浪潮中,认清转型的客观趋势、经济技术规律、教育发展的浪潮和体制变革方向,从中发现机遇,把握好产业市场定位和分工定位,顺势而为,谁能审时度势,转变思维,谁就能为领航者。

(二)思维创新是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前提

在党的十八大对高校育人提出了质量、责任、创新、能力为纲的指引。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报告中,提出职业院校“需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如何实现高职的进一步转型,如何推动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创新的思维直接影响具体行为,是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前提。

(三)思维创新是推动教学方式改革的关键

在思维创新的引导下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尤为重要。教育者要注重因材施教,在课堂上倡导开放、体验式教育,不迷行权威,鼓励质疑,从说教与灌输转变为求实的体验与感悟。面对现实社会,教会学生辩证的思维方式和科学的自我管理策略,如时间、角色、情绪的科学管理,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开发与培养。教师要在教学内容的择法、组法、教法、学法、考法及用法上求活求新,采用理由诱导法、形象法、案例法、体验法、探究法,通过问卷、测验量表、案例评析等形式,引导学生客观的自我评价,找出真正的理由并设法解决。在网络时代背景下,充分结合微博、微信等平台辅助教学,使传统的授课 “去身体化”,转变课堂上师生的“面对面”为“背对面”的教育形式,使沟通反馈零距离,师生关系更融洽,赋予教育教学模式新的内涵与体验。
参考文献:
[1] 王艳﹒试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思维创新[D]﹒安徽:安徽工程大学,2012:9-10﹒
[2] 肖坤,卢红学﹒高职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3(14):118-119﹒
[3] 新华社﹒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2010-7-29)[2013-9-5].http://news.xinhuanet.com/edu/2010-07/29/c_12389320_

2.htm﹒

[4] 卢明森,钱学森思维科学思想[M]科学出版社,2012年4月,第1版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