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心理学 >> 教育心理学 >论阅读教学中“心理效应”循踪

论阅读教学中“心理效应”循踪

收藏本文 2024-04-12 点赞:13334 浏览:57040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教学中的“心理效应”是指师生相互交往的心理互动对课堂教学活动与效果的影响和作用。在阅读教学中,运用心理学上的某些效应,对活跃课堂气氛、改善师生关系、提高教学效率都有重要作用。

一、禁果效应

“禁果”一词源于《圣经》,讲的是夏娃偷吃了神秘的智慧树上的禁果被贬到人间。这种被禁果所吸引的逆反心理现象,我们称之为“禁果效应”。由于青少年处在特殊的发育期,好奇心强,逆反心理重,因此常出现禁果效应。在阅读教学中,它给我们的启迪是:要把学生不喜欢而又有价值的东西人为地变成禁果以提高其吸引力,让适当的教学内容在学生心里激荡起来,提高其学习探究的动能。因为“禁果效应”更容易荡起好奇的涟漪,激起想象的浪花。
笔者执教《风筝》(鲁迅)一文时,在讲到“我”破获了小兄弟躲在一间堆积杂物的小屋偷做风筝的秘密后,故作神秘地说:“这里,老师也发现了一个秘密:我在多种版本的《鲁迅文集》里发现,关于这一句大多数写作‘我即刻伸手折断了蝴蝶的一支翅骨’,而现在教材中用的是‘抓断’,我搞不明白该用哪个好了,我想你们也一定搞不明白吧?”这样一说,同学们顿时来了兴致,认真琢磨着“折断”与“抓断”的区别,有一位同学抢先发言说:“‘抓’字更能显示气急败坏的样子,表明‘我’的冷酷,是扮演着‘精神虐杀者’的角色。”其他学生也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大家都能渐渐领会一个词语中包含的深刻意味。这一案例让我们看到,原本初一的学生对鲁迅先生的文章不太感兴趣,在教师“故弄玄虚”之下,对课文语言的品读就变成了一枚“禁果”,学生探究的兴趣被激发出来,课堂上也有了更为精彩的发言。
运用“禁果效应”时,注意不要把不好的东西当成禁果,人为地增加对学生的吸引力。那样的话只会让课堂陷入低级趣味的泥潭,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共生效应

在自然界,一株植物单独生长时,往往长势不旺,而当众多植物一起生长时,却能郁郁葱葱,人们把植物中这种相互影响、相互推动的现象称之为“共生效应”。对植物而言,共生就是两者互为“利用”,同时有助于双方的发展。而在阅读教学中,共生就是同学之间互相借鉴,互相启发,在彼此思维火花的照耀下,产生更耀眼的灵感火花。两个人或几个人对某一事物或观点的讨论分析,乃至争论,往往能使人们对这一事物或观点的了解更深刻、更全面,并有可能产生新的创见。这也是人们常说的“一种思想与一种思想交流,你将拥有两种思想”。
执教《散步》(莫怀戚)时,朗读课文结尾“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之后,我提出一个理由:“文章结尾是否有点沉重呢?”一位学生说:“我觉得不沉重。‘我’背母亲,妻背儿子,其实也就是对老人的尊敬,对小孩的爱护,表现出互敬互爱的亲情。”受此启发,另一位学生说:“文中‘我’和妻子就代表着中年人,上有老,下有小,既要照顾老人,又要抚养孩子,肩负着一份重要的责任。”又一位学生说:“母亲代表着过去,给我们以生命,而儿子代表着未来,是这生命的延续。”教师顺势小结:“阅读教学中的“心理效应”循踪由专注毕业论文与职称论文的www.udooo.com提供,转载请保留.这血脉相连的三代人紧紧连接在一起,构成了生命的整体。生命就像一支永不熄灭的火炬,一代一代往下传递。在这里,隐含着‘生命的生生不息’之意。在这里,情意是浓重的,责任是凝重的,生命是厚重的;文章从三个层面——故事层面、寓意层面、哲理层面表达深刻内涵:尊老爱幼的人间亲情、承前启后的责任使命、生生不息的生命之歌。”对《散步》一文多层次的解读顺利完成。
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在范围和程度上存在着差异,但可以相互启发。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恰当安排小组学习,形成学习“共生圈”,可以推动学生之间语言上的切磋、观点上的交锋和思想上的碰撞,在相互探讨、相互启迪、互为补充中,实现小组成员乃至全班同学阅读、理解、表达能力的共同提高。

三、空白效应

人在感知世界的时候,如果感知对象不完整,便会自然地运用联想,在头脑中对不完整的感知对象进行补充,直至完整。人们对经过联想去“补充”的感知对象,会产生更强烈的心理效应,心理学上把这种现象称为“空白效应”。在课堂教学中留下空白点,学生受后摄抑制的影响较少,大脑可以得到积极的休息,由听转为思,容易记忆所学知识。这种课堂“气韵”,恰是来源于教学设计中无形的“空白”。
笔者在外地执教《铃兰花》(沃兰茨)时,这样导入新课:“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奥地利哲学家、教育家鲁道夫·史代纳的一句话——如果一个人从生命中得到了对生命的觉知,那么他就有能力去设定他自身的任务。今天,我们换一种方式来学习语文:围绕这句名言,来了解和深思关于铃兰花的故事,关于一个孩子成长的故事。”短暂的停顿后,教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然后深思:你认为文中的“我”在近六年的生命历程中,获得的最突出的“生命的觉知”是什么?请用一个词语概括。学生在黑板上分别写下“恐惧”“爱”“幸福”“喜悦”“勇敢”等等。教师不做结论性评价,而是选取其中的“恐惧”一词,组织学生研读文本,在这一过程中了解情节,分析环境描写和心理描写、细节描写的作用。在此基础上,教师进一步提出:综观全文,你认为对这个孩子而言,到底有没有超过“恐惧”的、更突出更深刻的、或者说更内在的“生命的觉知”了呢?经过深思,学生很快提出了“爱”的生命觉知,继而教师带领学生进入下一个教学环节——分析这个孩子“爱”的觉知被唤醒后为母亲去地狱采铃兰花的细节。上述教学片段中,教师借用一句名言导入新课,引发学生的好奇与思索,这是第一次“布白”;学生在黑板上写出星星点点的“阅读初感”,勾起其他同学的新鲜感,这是第二次“布白”,教师先后选取“恐惧”、“爱”这两个词语引导分析,对其他词语有意识地不讲,直到课堂最后才让学生恍然明白“幸福”“喜悦”“勇敢”等“生命觉知”都是由“爱”而衍生出来的。这种“空白效应”,犹如一幅中国画,在作品空白的无形处,形成了一种强烈的张力,产生无形的“场”效应,让人们不知不觉进入画中神游。阅读教学要讲究“布白”艺术,像其他艺术形式一样追求那种“虚灵”的“空间感”的“妙境”。这种“空白效应”既可以有效调控课堂教学,突出教学重点与难点,也有利于营造课堂审美氛围,使学生体会到思维活动的审美乐趣。

四、门坎效应

“门坎效应”,也称为台阶效应,是指一个人接受了较低层次的任务后,经过适当引导,往往会逐步接受并完成更高层次的任务。阅读教学中,门坎效应给我们的启迪是:为了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帮助学生完成学习目标,应该将主理由或综合学习目标分解成若干个经过学生努力可以解决的小理由或子目标,而一旦迈过第一道“门坎”,再加上教师的鼓励和引导,然后逐步提高目标层次,学生便能最终完成预期学习任务。
有位教师执教《纪念刘和珍君》(鲁迅)时,通过引导学生品味语言,揣摩疑难语句,进而帮助学生领会作者的思想情感。教师铺设了这样的台阶:“刚才有同学提到第二部分的‘幸福者’不好理解,咱们在读的时候还要联系上下文来品读,先请学读第一句话。”学生朗读、体会之后,教师引导:“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他们清醒地看到民族的苦难,人民的痛苦,他们必定是悲痛者,那么后文作者又写了哪一类人呢?请女同学读后面的一段文字。”品读之后,学生回答:“后文还写了庸人。”教师继续铺设台阶:“这类人是什么生活态度?”学生回答:“他们苟且偷生,维持着这似人非人的世界。”教师追问:“这样的人是‘幸福者’吗?”学生顿悟:“他们不是幸福者,只有真的猛士能真正地看到淋漓的鲜血,正视惨淡的人生,他们虽然是悲痛者,但正是因为这份清醒,他们也是幸福者。”教师总结:“是啊,他们为国家,为民族的前途,人民的悲惨命运而哀痛,以勇往直前奋斗牺牲为最大的幸福啊。”
利用“门坎效应”,可以为学生的语文学习搭梯子、铺台阶,引导循序渐进,一步一步走进作品,与文本作深层对话。不过,“门坎”不可设置太多,尤其要注意其间的梯度。“门坎”设置得太多,容易造成梯度过小,导致思维空间逼仄,消弭教学价值,且耗时费力,影响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五、迁移效应

所谓“迁移效应”,指的是在学习心理学中,先行学习对后继学习的影响。学习的迁移是人的心灵官能受到训练而自动发展的结果,不过我们也可以对其进行调控。美国认知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认为,“为迁移而教”实际上是塑造学生良好的认知结构,利用及时纠正、反馈和过渡等学习策略,可以增强原有的起固定作用的观念的稳定性。也就是说,“迁移效应”运用到阅读教学中,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已有知识与技能,并可推动他们对新知的学习与接纳。
常熟中学陈丹老师执教《亡人逸事》(孙犁)一文,通过引导学生研读几个片断,从字里行间读出了一个率真的女儿,一个阅读教学中的“心理效应”循踪由专注毕业论文与职称论文的www.udooo.com提供,转载请保留.要强的媳妇,一个体贴的妻子,一个坚忍的母亲的形象。然后,教师提出一个理由:为什么“我”要选择这些“使人不太感伤的片段”,“就连这样的文字,我也要写不下去了”?学生指出因为作者年老、孤寒,回忆往事不禁感伤、难过。教师随即补充一段《书衣文录》里的文字:“自我病后,她伴我至公园,至古董店、书店,顺我之素好,期有助我病速愈。当我疗养期间,她只身数度往返于小汤山、青岛。她系农村家庭妇女,并不识字,幼年教养,婚后感情,有以致之。我于她有惭德。呜呼!死别已五载,偶有梦中之会,无只字悼亡之言,情思两竭,亡者当谅我乎!”然后抓住“情思两竭”及“惭德”两个词语,与学生一同体会:不是所有的感伤都一定会痛哭流涕,不是时代加于平凡人身上的所有苦难都要一一抒发;四十年的相濡以沫,十二年的天人永隔,这是生命中深长的烙印;多少苦难欲语又止,多少忆念只做无言,这清婉的岁月悲歌拨动的,正是心底最深处的弦……这写在书衣(包书皮)上面的一小段语录,形成了课堂教学中的迁移。这种迁移,以文本为凭借,又着眼于文本的深化,它具有如下特点:“得体”——由文本到语录,相互照应,得完备之体;“得意”——文意是悼亡,语录也是悼亡;“得情”——文意表达了怀妻之情,语录意亦是;“得境”——品评断片形成了几多哀愁、几多相思、几多离苦的意境,再引入“书衣文录”,营造了一种特定的课堂教学氛围。
有效的迁移能扩充教学容量,拓宽学生的学习视野,提高语文学习效益。安排迁移内容时,要挑选那些与文本联系最紧密、与迁移目的最相符、与学生认知水平最贴近的具有“高附加值”的材料,把迁移的简单叠加变为有效整合,使课堂迁移形成教学的深度。
人的心理活动是复杂多变的,任何一种“心理效应”,既有其积极作用,也有其消极影响。教师应加强研究,充分认识各种“心理效应”的特点。只有灵活、适时、合理地运用“心理效应”,才能使阅读教学充满艺术魅力。
(钱建江,江苏省常熟市实验中学,215500)
责任编辑:颜莹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