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学 >> 教学改革 >> 课程教学改革 >试析人文素养式音乐教学

试析人文素养式音乐教学

收藏本文 2024-04-07 点赞:27747 浏览:129452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本文阐述了在中学音乐欣赏课教学中,用“人文式”代替“显微镜”式教学的必要性及具体做法,简要列举了一些案例。
【关键词】音乐欣赏 人文式 学科综合
音乐是人类最古老,最具有普遍性和感染力的艺术形式之一,《中学音乐新课程标准》力求体现深化教育改革体现以音乐审美体验为核心,使学习内容生动有趣、丰富多彩,同时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音乐实践,尊重学生个体的不同音乐体验和学习方式,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使之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激发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的有效途径。
那么,初中的音乐课该如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呢?笔者认为:初中学生已积累了一定的知识经验,有一定的知识面(包括文学、历史、地理等),对于事物也有自己的认识和观点。对于基础教育阶段的中学生来说,音乐教育的魅力并不在于知识、技能的传授,而是表现在启迪、激励、唤醒、感染和净化等效应上。要实现这样的教育目标,就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从素质教育出发,使学生的素质得到全面的发展。在教学时,如果还照搬原来的老策略,把音乐课上成枯燥的“解剖课”,是绝对行不通的,应在音乐欣赏的内容和含意上做更宽泛一些的探索,站在音乐文化的高度上欣赏作品,融入人文色彩,使音乐欣赏更贴近学生已有的知识,可能更容易被广大的学生接受,也较容易激发学生欣赏音乐的
兴趣进而培养他们主动参与对作品的感受体验、分析理解,即“人文式”取代“显微镜”式。

一、音乐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1、音乐与历史的综合

不同时期的音乐,风格各异,这与当时的历史背景有着很大的关系。在教学中,我注意把历史知识及音乐作品创作的历史背景融入音乐欣赏教学中,让学生既掌握了音乐知识又复习了历史知识,而且能更好的理解音乐作品。如欣赏《义勇军进行曲》,我向学生介绍了歌曲的诞生以及被确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历史。《义勇军进行曲》诞生于日本帝国主义进一步扩大对中国的侵略,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存亡的1935年,由剧作家田汉作词,中国新音乐运动的创始人聂耳作人文素养式的音乐教学由专注毕业论文与职称论文的www.udooo.com提供,转载请保留.曲。这首歌曲原为电影《风云儿女》的主题歌,歌曲随电影的放映,更由于救亡运动的开展,流传于全国每一个角落,被称为中华民族解放的号角。

2、音乐与文学的综合

文学与音乐是姐妹艺术。在音乐教学中适当加入一些文学知识,有助于学生正确理解音乐作品。如我在上春之声《渴望春天》时,引入了朱自清的《春》中的片段,升华主题,让学生明白:“一年之计在于春”要在春天,在新学期的开始为自己定好生活学习计划。在学习《雨花石》一课中,我引入了梁启超的《少年强则国强》,让学生铭记历史,好好学习,为祖国的未来贡献力量。

3、音乐与美术的综合

音乐是一种美育,我们可以让学生在音乐色彩练习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艺术是相通的,通过对色彩、图案的绘画、观赏,也能理解音乐作品的内涵。以欣赏为主,融合绘画,既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其易于理解作品,又能发展学生多种技能,充分培养学生对事物的联想与表现能力。例如,在欣赏《西班牙斗牛士》时,我们让学生初听乐曲后选择一种颜色来表示这首曲子的情绪。大多学生会说热烈奔放,用红色;有的同学说乐曲很嘹亮,有一种辉煌的感觉,可以用金。又如,在《瑶族舞曲》中,让学生用不同的色彩来描绘乐曲所表现的不同情感;在欣赏《渔舟唱晚》时,甚至让学生边作画边欣赏,把听到的内容画下来,让学生由对音乐的理解转化为用美术作品来表达。

二、重视音乐与学科的综合

任何一种音乐都首先是特定文化的产物,它本身就是受着文化定义的,离开了文化,音乐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重视音乐与相关文化的学习,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之一。

1.丰富学生的文化内涵,开拓学生的文化视野

在音乐教材中,许多音乐作品都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既有瑰丽多姿的民族音乐文化,又有丰富的世界音乐文化。如《阿细跳月》、《赶圩归来啊哩哩》是彝族的民间音乐,《杵歌》是台湾高山族的民歌,《多快乐呀多幸福》是藏族的民歌。通过演唱或欣赏这些音乐作品,可以使学生了解更多的中国民族民间文化。又如《樱花》是日本歌曲、《划船曲》是印度尼西亚的歌曲。欣赏这些作品可以使学生了解许多国家的风土人情,增长知识、开阔眼界。通过这些音乐作品的学习,不仅开拓了学生的文化视野,还丰富了学生的文化内涵与底蕴。

2.丰富学生对音乐作品的感受与体验

音乐是最富情感的艺术。对音乐的情感体验不仅来源于音乐的音响,也来源于与音乐相关的文化信息和具体的形象。例如欣赏《黄河船夫曲》,当学生了解到黄河的悠久历史,看到壮阔的景观时,必定会增加学生对音乐的情感体验。学生听着高亢激昂的《黄河船夫曲》,看着船夫们同风浪搏斗的画面,朗诵着光未然澎湃的诗句,丰富的文化激活了音乐的情感,仿佛自己也置身在滚滚洪流之中,为黄河的壮阔所感动。

3.推动学生创造力的发展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存活》一文中指出:“教师的职责现在已经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深思了..他必须集中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从事那些有效果的有创造性的活动。”由于提高了学生的文化素质,在音乐教学中,处处都有发挥学生创造性的机会。如在感受《渔舟唱晚》情绪的基础上,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联想创编歌词,其中很多句子都来源于古诗词,例如:山苍苍、水茫茫、船似箭、桨激浪、歌声随风扬。鱼满仓、心欢畅、踏浪归去月如霜……这些都是学生们在语文课上学到的知识。运用学过的知识,既增加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又提高了语文水平,从而把听觉的感受转化为文字的艺术,提高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通过实践我们认为,人文素养式的音乐教学,毫无疑问有利于学生全面和谐、积极主动地发展,但作为教师更要做到转变观念,转换角色,做一名学生学习的推动者、引路人、合作伙伴与共同研究者,并具备一定的敢于创新、勇于实践的精神和能力,这样,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乃至综合素质,进一步发挥音乐教育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和能力,推动人格健康发展的育人功效。人文素养式的音乐教学也将散发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参考文献
[1]《中国音乐教育》
[2]《中小学音乐教育》
[3]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