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学 >> 教学改革 >> 课程教学改革 >简论新课程下高中古文教学

简论新课程下高中古文教学

收藏本文 2024-04-14 点赞:5731 浏览:20806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当前高中语文古文教学存在很多理由,尤其是新课改以后,更加注重的是学生的全面发展。学习古文可以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高中生处于形成良好人生观、价值观的关键阶段,所以要将高中古文教学存在的理由进行深入分析,形成良好的新课程理念下的古文教育体系,通过对传统文化的学习达到育人的目的。

一、新课程标准下高中古文教学的目的

1、训练阅读浅易古文的能力

浅易古文是针对一般学生而言的。从新课标中对古文教学目标的描述看,要达到几个标准:第一,要积累一定的文言知识和古文背诵。第二,要读懂古文作品,不能只停留在理解词句的表面。第

三、要具备鉴赏古文作品的能力,正确看待古文的价值,汲取民族智慧,弘扬民族精神。

2、提高学生写作水平

写作是学生语文能力的综合体现,古文学习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学生可以借鉴古文的语言思维和写作技巧,锻炼写作能力。古文的文字表达非常简练,注重对语言的锤炼,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有着很大的帮助。古文的写作策略也有很多值得借鉴的地方,古文构思一般都很精巧,最值得学习的是斟字酌句的写作态度,对中学生来说,学好古文对提高写作水平是很关键的。

3、完善学生的语文素养

提高语文素养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古文是中国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古文中蕴含着非常丰富的人文资源,弘扬人文精神也是学习古文的主要目的之一。对学生要进行人文精神的教育,完善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当前高中语文古文教学中存在的理由与成因分析

1、学生学习古文的动机不佳

首先,学生缺乏良好的古文学习习惯,高中阶段对古文的考查力度加强,使得学生很难适应对古文的学习。很多学生学到一个词汇只懂得死记硬背,不懂得灵活运用。其次,学习古文的目的不明确。大部分学生学习古文是为了高考,对学习古文的价值认识不建全面。第三,学生没有浓厚的学习兴趣,部分学生还存在抵触情绪,理由是古文的语言障碍大,认为古文学习除了考试之外没有实用价值。

2、教师自身的古文素养不高

教师作为引导者,自身素质直接影响教学的效果。第一,教师对古文教学的认识狭隘,只注重对字词的讲解和句子的翻译,忽略了古文对塑造青少年人格的作用。第二,教师自身的古文知识贫乏,部分教师专业素质不高,未接受过系统的师范教育,不能帮助学生构建认知结构。第

三、教授古文的策略不当。

3、古文教学的资源匮乏

古文教学资源匮乏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教材中古文的设置不足。第

二、扩展古文资源的空间有限,目前高中的古文教学对教材外的资源利用极其有限。

4、古文教学的环境缺失

首先是语言环境的缺失,文言文成为了历史文化,白话文取代了文言文,成为社会的主流。其次,古文教学的评价体制僵化,评价的目的是以分数作为标准衡量。

三、新课程标准下高中语文古文教学的策略深思

1、强化学生学习古文的动机

首先要明确古文的学习目的,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新课程的标准中要求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要让学生在古典文学作品中感受到古文学习目的的真实性。其次要激发学生学习古文的兴趣,利用趣味性强的古文或者穿插一些背景资料来激发学习的兴趣。教师要善于利用古文中的情感因素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围绕古文设置一些实践活动。第三,要培养良好的学习古文的习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并在学习中相互交流,吸纳别人的学习意见。

2、提高教师的古文素养

首先要树立新课程古文教学的理念,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和“文言并重”的观念。其次要拓展古文教学的知识面,储备相当的文史知识,形成合理的知识体系,正确引导学生。最后要丰富古文的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可以采用诵读教学法、评点教学法、尝试教学法等,教学策略是为教学内容怎么写作的,所以要根据教学对象选择合理的教学策略。

3、丰富古文教学的资源

首先要充分运用教材资源,新课标下的教材实行“一纲多本”,为教学提供了更大的选择空间。要敢于质疑教材,要保护好学生的质疑能力与探究意识。要创造性地运用教材资源,既不脱离教材又要尽可能地利用教材。多角度地处理文本,打破教材的编排顺序,利用师生对话过程中的预设加深理解。其次,要立足课内适当延伸,把不同的作品中的相似人物进行比较,利用题材的相似延伸阅读,最后要广泛利用生活中的各种资源辅助教学,例如网络媒体资源、电视电影等。

4、改善古文的教学环境

首先要渲染古文学习的氛围,语言环境对学习古文非常重要,所新课程标准下高中古文教学由提供海量免费论文范文的www.udooo.com,希望对您的论文写作有帮助.以要在古文课堂上营造文言氛围,培养学生语感。其次要完善古文教学的评价方式。教学评价对教学具有催进和导向的反作用。新课程要求:“转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和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推动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善教学实践的功能。”
祁伟,教师,现居江苏南京。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