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管理学 >> 企业管理 >> 客户关系管理 >论我军军事装备维修费管理存在理由

论我军军事装备维修费管理存在理由

收藏本文 2024-01-04 点赞:33924 浏览:157450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装备财务工作独立开展以来,军队装备财务工作普遍存在两种倾向,一方面规章制度跟不上装备财务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一些单位存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在军事装备维修费管理方面也不例外。本文主要分析我军军事装备维修费管理存在的理由。
【关键词】军事装备 维修费 军队财务

一、法规制度不完善

装备财务会计工作仍然沿用装备管理编制体制调整改革前的旧制度,装备财务工作有许多方面是比照后勤财务工作的特点,且装备财务工作在各个单位发展很不均衡。制度出台不及时,不完善,在某种作用上制约了部队装备财务工作全面、均衡、迅速发展,导致了某些单位的装备财务工作不够规范。装备经费单独开户建账核算之后,有的单位法规意识不强,财务人员把关不严,不能严格按照现行秩序现象比较突出。强调单位客观理由多,强调困难多,不严格执行制度,或者变相的执行制度,加上管理措施办法跟不上管理要求,致使经费管理漏洞多,经费使用效益低下。上级主管或者审计部门对所属单位装备维修费管理使用情况监督检查不经常,不到位,把关不严使一些单位存在侥幸心理,没有把全部精力放在如何加强管理上,而是应付检查做表面文章。

二、经费开支不规范

装备维修费开支不规范,间接费比例过大,这是机关和部队最为普遍和最为严重的理由,有的机关,部队留用的业务费要么没有预算安排,要么预算安排超过范围、超过比例,有的实际开支与预算安排相差较大,甚至与装备维修不搭界,如从维修费中我军军事装备维修费管理存在的理由由专注毕业论文与职称论文的www.udooo.com提供,转载请保留.列支摊派部队幼儿园建设、闭路电视工程改造和赞助地方学校、地方单位活动等等,经常性的维修费开支中,培训费和会议费超标准、超预算,有的维修项目中开支与本业务不相干的经费,如通信维修费中开支车辆维修费,车辆维修费中报销通信费用等。部队维修费开支的间接费用比例普遍超过10%,有的高达60%。

三、预算编制不科学

预算难以体现由于科学技术进步,更新换代速度加快、装备更新周期的变化与所投入的装备维修经费对应的比例关系。由于新技术、新工艺的广泛应用,必定导致军事装备维修费的增加。在这一过程中是否考察了对军事装备可靠性、可维修性的影响,需要重新组织安排人力进行调查分析,而且所获得的分析数据有可能是与预算管理过程中实际发生的数据相冲突的;下达的装备维修费预算指标所对应的阶段性任务的相对空洞或者较为模糊,给实行“质量、进度、经费”同步管理带来了困难,操作性差。如下达了维修费预算指标时,所对应的工作任务为“某雷达阶段性检修”,财务部门只能根据各个阶段节点的工作任务完成情况,并查看所结算支付经费的使用方向、用途是否符合使用要求,难以开展阶段性成本制约、成本考评分析,不能形成阶段性成本报告。

四、人员编制不科学

一是有的单位党委对装备财务工作不够重视,认为装备财务会计工作与事业部门经费管理没有什么区别,由分管领导或业务部门自己把关就行了,单位主管和党委对装备财务工作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二是装备财务部门人员编制没有落实。装备财务形成自己的系统以来,单独开设了银行账户,配备了专职的财务人员,独立建账进行一级会计核算。但是,至今装备财务人员的编制理由还没有落实。财务人员没有编制,专业技术职称就不能评定,致使许多财务人员不能很好地安心本职工作,严重地影响了装备财务人员当家理财的积极性.对加强装备经费管理和装备财务工作发展极为不利。三是装备财务人员业务素质不高。装备财务部门成立以后,装备财务人员大多是从后勤财务改行干装备财务工作,虽有一定的财务工作经验,但是,他们对装备管理知识缺乏了解。

五、监控力度较弱

一是在执行规章制度上,存在法规意识淡薄的现象。个别单位在执行法规上原则性不够,对统一的财经法规断章取义,以个人的意愿取舍。有的财务人员,甚至部门领导对违反财经纪律的现象“绕道走”。二是监督检查不严。从客观上看,武器装备维修时间长,涉及单位多,牵涉面广,装备技术复杂,品种繁多,专业性强,给监督工作增加了难度。从主观上看,存在着不愿监督不会检查的理由。有的装备财务人员业务不熟,记的账只有自己看得懂。有的责任心不强,不愿意检查,不敢坚持原则,怕得罪人,使监督检查流于形式,缺乏足够的执法力度。三是审计审价人员缺少,检查监督力量薄弱。如制度出台后,落实得怎么样,因人员缺少没有及时检查;即使去检查了,就事论事简单算账的多,把费用与效益挂钩综合评价的少;对被检查单位肯定成绩的多,理直气壮地指出实质性理由的少;对已发现的违反财经法规的理由,不疼不痒地批评的多,严格按国家、军队的有关规定进行处理的少;对理由处理纠正的结果,满足于一般的书面报告的多,“回头看”狠抓落实的少。

六、管理手段技术含量不高

管理手段技术含量不高,与精确化、智能化、网络化财务保障要求要差距。精确化保障的概念应该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时点上的精确;二是数量上的精确。时点上的精确性是指经费在保障的过程中,能够在恰当的时点拨付。既要避开经费拨付“时滞”的现象,影响军事装备正常运转;也要防止经费提前拨付,使装备部门占用大量的资金,产生资金的沉淀,影响经费保障效率。数量上的精确是指对于拨款经费的数额,应该严格按照预算拨付,既不要少拨,也不能多拨。但是在实际操作中我军装备维修经费精确化程度并不高,我军还没有用于收集、处理、分析预算信息的系统软件,计算机在编制预算中仅仅起到录入数据和简单的归集总结数据的作用。在加上财务人员的精力有限,对各个部门的实际情况没有也不可能有深入的了解。信息不对称的客观存在,加上种种不可控的外部因素,导致对装备维修经费实际需求量把握不准,当实际拨款时,很容易在拨款的精确性上产生偏差。当前装备财务信息系统提供的信息仍以满足业务需要为基本需求,财务信息系统提供的信息预测性不强,分析性能不足,为各级领导和管理人员提供的管理型数据不足。装备财务信息管理系统大都是为满足办公自动化的要求开发的,内容基本上是以前手工作业的翻版。因此,提供的用于管理工作的信息不足,未能充分发挥智能化系统的特点。现行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多数是面向单机,靠的是软件操作人员作为结点,形成“网络”,无法实现真正的信息共享,还不能成为网络化财务管理。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