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科学 >> 科技小论文1000字 >谈述各显神通提倡“学科综合”,返璞归真突出“音乐本体”

谈述各显神通提倡“学科综合”,返璞归真突出“音乐本体”

收藏本文 2024-03-06 点赞:25928 浏览:111663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 综合,是基础教育的一种基本理念,体现了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是学科体系向学习领域的延伸。以审美教育为主旨的音乐教育,之所以提出关注学科综合的理念,根本要义在于“综合”有益于转变人格的片段化生成,向人格的完整化和谐发展。要使音乐课堂教学得到全面综合的提升,必须将音乐课程与其他课程整合。
关键词: 学科综合 音乐本体 课程整合 有机联系 沟通渗透

一、何为“学科综合”,为何要“学科综合”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为自己那“一亩三分田”感到迷茫和担忧。教育的新时代已经来到,更新了陈旧的理念,打破了固定的模式。传统的分科教育开始出现止步不前的状况,“全面素质教育”的口号越喊越响。若我们还停留在“关起门来搞研究”的阶段,就只能等着改革的洪潮将我们淹没。
音乐课程作为基础教育的组成部分和必修科目,面对同样严峻的理由。如何顺应时怎么发表展?如何加强音乐本身的建设?如何完善音乐课程体系?这些都成为音乐教育工作者深思的理由。
新的音乐理念提出:提倡学科综合。这是指包括音乐教学不同领域之间的综合,音乐与舞蹈、戏剧、影视、美术等姊妹艺术的综合;音乐与艺术之外的其他学科的综合。以审美教育为主旨的音乐教育,之所以提出关注学科综合的理念,根本要义在于“综合”有益于转变人格的片段化生成,向人格的完整化和谐发展。要使音乐课堂教学得到全面综合的提升,必须将音乐课程与其他课程整合。

二、如何开展好“学科综合”教学活动

我校于2011年4月成立了“以儿童生活为核心的跨学科主题单元教学研究”课题组。以儿童生活为核心的跨学科主题单元教学,旨在在不打破现有分科教学体系的前提下,寻求建立一种基于学科又超越学科的课程整合方式,以弥补学校分科教学的不足。
1.教师:扎实开展,共同探索。当然,一开始是不太顺利的,毕竟“隔行如隔山”。一段时间下来,我们发现:老师们只是打着“课程整合”的名号,课堂依旧延续分科教学的老路子:你上你的,我上我的,与平时的分科教学并无两样。于是,各科老师齐聚一堂共同深思商讨,最后决定以“征集主题”的方式选择整合内容,并要求集体备课。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各科老师在“实”字上下工夫,在“研”字上求发展。认真组织和开展课题教研活动,为师生创设发挥才华的空间。在集体备课中,各科老师认识到了知识的整体性和学科各显神通提倡“学科综合”,返璞归真突出“音乐本体”相关范文由写论文的好帮手www.udooo.com提供,转载请保留.教学中单学科的片面性,打破了学科间的壁垒,增强了教师学科联合的意识和主动性。
2.学生:多姿多彩,喜闻乐见。贴近学生发展的需求是课题所追求的,主题单元教学活动正走在探索的道路上。其中,“菜单式选课”受到了广大学生的喜爱。转变了原本单纯接受的学习方式,形成了自主选择与自身特长爱好相符的课堂。推动了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孩子们尽情发挥热情,各类课堂开展得如火如荼。最后,以“汇报课”的形式进行展示,打破了原本匆忙、量大的课程模式,建构起了方便又多彩的新式课程。在五年级《我爱篮球》这一主题活动中,我将音乐课设置为“啦啦操”表演。在自主选择课程时,受到了很多学生的喜爱,大家都争相报名,想为大家展示出自己的热情和活力。经过了一周辛苦的排练,最终为全体五年级师生呈现了活力四射的“啦啦操”表演。整齐有力的动作、青春靓丽的服装、新奇多变的造型得到了大家热烈的掌声和赞叹。学生别提有多自豪、多来劲了。

三、学科综合”给音乐课堂带来的“喜”与“忧”

1.“喜”——两大转变。音乐课程目标的转变。传统音乐教学片面理解音乐课程的价值,过于追求音乐教育的专业化。随着国际视野下音乐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我们重新审视了音乐课程的价值,确立了新的音乐课程目标,摒弃了以往把音乐知识技能作为首要目标的做法。强调音乐兴趣爱好与音乐审美能力的培养,强调通过音乐教育开发创造潜能,培养全面和谐、充分发展的个体。
音乐课程形式的转变。音乐同艺术之外的其他学科的融合是音乐教学的一种良好形式。对软化学科边缘,增进对交叉学科的理解,拓宽人文视野具有重要作用。在音乐课堂上,可以将音乐与其他学科整合起来,赋予音乐课更多更新的内涵。其他学科蕴含着丰富的音乐教学资源。如,体育——可以运用韵律操配合不同节奏,节拍的音乐;地理——可以让学生了解更多地方名歌的风土人情,人文资料;数学——可以为学生解释很多关于音符时值的理由。语文更不用说,在感受歌曲情绪氛围方面起到了烘托意境的作用。还有信息技术:网络资源的开发具有广阔的空间和极大的容量,为教师扩充教学资源、丰富教学手段带来便利。为学生带来多姿多彩的视听享受……突破了传统音乐在事件、空间和地域上的限制,古今中外、风土人情、世间万象都可以“身临其境”。
2.“忧”——“音乐本体”的失落。有喜就有忧。当音乐课堂变得越来越多彩花哨,我们也开始越来越困惑:音乐课堂到底从什么时候开始“走调、变味”?音乐课堂教学一度走入认识误区,盲目追求课堂“气氛热烈”,片面强调“学科综合”,把音乐课上成了地理课、语文课、美术课甚至计算机课。更多老师开始用一些视频、录像代替自己的演唱、讲解。音乐课变得“四不像”,导致“音乐本位”的失落。不可否认,适当的综合手段可以活跃课堂气氛。例如在低年级音乐欣赏课上,采用图形谱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分清乐曲的段落。但在音乐鉴赏过程中,最重要是还是要引导孩子的耳朵去聆听,眼睛看图谱只是一种“通感手段”,其目的是更好地达到“听”。音乐课的音乐本体是聆听、演唱、律动、表演,学生才能把握音准、音色、速度、力度等音乐要素。教师还是要将“音乐本体”作为教学内容的切入点,即使是“学科综合”也应突出音乐的特点,以音乐为教学主线,通过具体的音乐材料构建起与其他学科的有机联系,设计与之相符的富于音乐性的教学活动。
真正的“学科综合”,是各学科综合联系、沟通衔接、交叉渗透的过程;是各显神通却又返璞归真的过程。不是“合并组合”,而是“有机联系整合”。我相信在我校各学科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学科综合”这条新路会越走越宽广、越走越顺利。孩子们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会收获更多更丰富的知识,最终成长为全面综合发展的人。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