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政治 >> 科学发展观 >关于从地缘政治看南海争端

关于从地缘政治看南海争端

收藏本文 2024-03-17 点赞:28154 浏览:130931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地缘政治理论的主题是在一定地理条件下研究一国的政治行为。利用地缘政治理论分析南海理由,既可了解争议各方的行为动机,也可从新的视角深思中国的南海战略。
关键词:地缘政治 南海争端 南海战略
经历几百年的演变后,地缘政治理论主要流派有海权理论与陆权理论。虽然各派别关注的地理空间不同,但无疑都是从地理的视角来探讨国家行为。从地理层面看南海争端,无疑能更深入地认识争议。

一、地缘政治理论概括

目前,学术界对地缘政治的界定存在较大的争议,较权威的《中国大百科全书》对地缘政治的界定如下:“它根据各种地理要素和政治格局的地域形式,分析、预测世界或地区范围的战略形势和有关国家的政治行为。它把地理因素视为影响甚至决定国家政治行为的一个基本要素,这种观点为国际关系理论所吸收,对国家的政治决策有相当的影响。”但无论怎么界定,相同点都是从地理的视角探讨政治。
目前,主流地缘政治理论包括马汉的“海权学说”与麦金德的“陆权学说”。马汉是“海权学说”的典型代表,其核心论调是:“海上力量对一个国家的发展、繁荣与安全至关重要。任何一个国家或国家联盟要想制约世界贸易与财富,夺取世界霸权,必须制约公海。这就要求建设一支强大的有作战基地,拥有庞大商船队辅助保障的海洋力量。”“陆权学说”的杰出代表,英国地理学家麦金德提出“心脏地带”理论,把欧亚大陆中心部位称为“世界的中心”,是“新月地带”,由此他提出著名的三段论:“谁统治东欧,谁就能主宰心脏地带;谁统治心脏地带,谁就能主宰世界岛;谁统治世界岛,谁就能主宰全世界。”
地理性和政治性是地缘政治的两大基本特征。所谓地理性是说,国家行为发生在一定的地理环境中,其目的或为资源、战略位置或为存活空间等而相互行为。也正因如此,地缘政治甚至可以理解为是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作用、相互结合的产物。所谓政治性是指国家间在一定的地理空间发生相互行为的目的是国家利益。地缘政治的行为主体一定是主权国家或国家间结成的组织,为了国家利益行为主体之间进行竞争与合作、战争与和平等交往形式。

二、南海地缘政治环境分析

对地缘政治理论有一定了解后,我们再从地缘政治视角分析南海所处的环境,以期更深入地认识南海理由。

(一)南海是亚洲的“立交桥”

地处“十字架”的南海是连接太平洋与印度洋、亚洲与大洋洲的桥梁,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海上交通线。据估计,每年有41000多艘船只通过南海,世界上的超级油轮有一半以上要航经南海海域,每年有一半多的世界商船队驶过南海。经过马六甲海峡的油轮比航经苏伊士运河的多3倍,比航经巴拿马运河的多5倍。另外,对于中日两国,南海有特殊地位。众所周知,日本资源短缺,据统计日本进口所需石油的80%,铜的42%,铁矿石的17%要经过南海,每年仅进口总额的半数以上都离不开南海。因此,日本称南海海域为“海上生命线”。同时,南海是中国的“经济命脉线”。在我国通往外国的39条航线中,有21条要经过南海海域,60%以上的外贸运输要经过此海域,每天通过从地缘政治看南海争端由专注毕业论文与职称论文的www.udooo.com提供,转载请保留.马六甲海峡船只总量的60%是我国船只。

(二)南海是亚洲的“聚宝盆”

南海石油资源十分丰富,享有第二个“波斯湾”的美誉。根据中国地质部门调查,“据南海生聚油气的地质环境,整个南海至少有250个油气田,其中12个可能将成为大型油气田”。俄罗斯的《外国地理研究》认为南沙群岛储存着大约60亿桶石油。在能源紧张之际,南海石油的发现无疑提升了此区域的地位。此外,南海水产资源储量大种类多,已知的鱼、贝、虾、鸟等资源就有数千种。仅鱼类就有2千多种,是中国渔民传统的捕鱼场所。

(三)南海是亚洲的“桶”

南海是众多国家较量的场所,各个国家的南海政策与行为,使这一地区成为亚洲的“巴尔干”。首先,越南、菲律宾等东南亚南海争议国是主要责任方。由于南海自然资源丰富,战略位置显著,越、菲等国不顾历史事实,利用地理优势大肆抢占南海岛礁,甚至曾挑起中越西沙海战、南沙海战,引发美济礁事件、黄岩岛事件及仁爱礁事件,南海局势一度剑拔弩张。南海诸岛是中国固有领土,随着海军实力的发展,主权意识的增强,越菲等国得寸进尺,我国维护南海主权的行动越发频发,态度更加坚决,有力地回击了越菲等国的挑衅。另外,美、日、印在南海的“利益”助长了南海局势的升温。美国的利益,一方面体现在遏制中国的需要上;另一方面体现在维护南海航行自由与安全上,但是美国的最终目的是显示其世界霸主地位。印度与日本的利益体现在南海的战略位置影响到他们的国家安全及与越菲等国共同开发南海资源的企业利益。因此,美日印出于自己在南海的各种利益,频频干预南海理由。

三、从地缘政治格局深思中国南海战略

南海是中国的战略屏障,是战争期重要的缓冲区,是和平年代中国经济的“命脉线”。同时,南海丰富的自然资源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总之,南海是中国的重要利益区。中国需要从地缘政治的视角重新深思我国南海战略。

(一)同时兼顾维权与维稳

有大量的历史事实证明南海诸岛是中国固有领土,无论何时的国际法都证明中国拥有南海主权。鉴于越菲等国对南海岛礁的不断侵蚀以及南海岛礁在我国国家利益层面上的地位,中国应通过多种方式积极维护南海主权。同时,我国还处在发展的关键期,国内外矛盾突发期,需要稳定的周边环境。因此,我们应继续坚持“主权在我,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原则,处理南海理由应从大局出发,在应对菲律宾等国强势姿态时应努力使局势降温,尽量避开冲突,维护我国周边环境的稳定。

(二)同时兼顾区内外国家

南海争端不仅有各方,还涉及美日印等区外国家。因此,我们在深思南海战略时要同时兼顾区内外各国。对区内国家来说,我们应从多个领域与层面主动和它们加强联系,建立互利共赢的合作机制,加强战略互信建设,培养区域认同。湄公河开发合作,中国—东盟自贸区运转便是典型的举措。此外,我们应加强同区外国家特别是与美国的沟通协调,建立战略互信。美国希望继续保持其地区主导性地位,但也希望以低成本维护这种地位,因此,南海地区的和平与稳定符合美国的利益需求。这是中美双方在南海地区沟通协调的基础。对于印度和日本,我们应通过多个领域与手段加强接触沟通,表明我国在南海理由上的立场。

(三)同时兼顾软硬实力

南海局势的紧张与缓和主要由越菲等国决定。由于东南亚南海争议国家的经济发展对我国依赖性较大,国际政治影响力小,军事发展远不如我国,因此,我们在应对南海挑衅时要做到软硬兼施。面对他们无视我国底线而肆无忌惮地侵犯我国南海主权时,我们应整合各种维权资源主动出击。同时,我们也不忘记软实力的应用,要依靠经济上的优势,对他们进行经济制裁,利用我国在东南亚地区的影响及国际地位,努力让区内外其他国家站在中国一方,取得舆论制高点。
(责编 张敬亚)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