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科学 >> 科学小论文500字 >简论科学规划是提高城镇化质量关键

简论科学规划是提高城镇化质量关键

收藏本文 2024-04-09 点赞:31495 浏览:145195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规划是城镇建设的指南针、方向盘,是龙头,是基础。规划的好与不好,不仅决定着城镇的布局,甚而决定着城镇发展的结局。当前在我国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着盲目扩张,一哄而上,贪大求洋、千城一面,结构雷同、低水平重复建设、资源浪费严重,产业空心化,发展乏力等诸多理由。从源头上进行梳理分析,一个主要理由就在于忽视科学规划、规划水平不高、规划执行不力。要提高城镇化质量,必须牢固树立“规划为先”的理念,不断提高规划水平,注重发挥规划的指导和协调作用,引领城镇化建设走出一条特色鲜明、良性循环的发展之路。在城镇化规划建设过程中,应注意把握以下原则。

一、城镇规划的科学性。

规划的科学性决定着城镇化的质量。要把握城镇化发展的规律和走势,善于借鉴国内外城市规划的先进经验,实现由扩张型规划向集约型规划、功能型规划、效益型规划、人文生态型规划转变,着力提高规划科学化水平。要舍得花大钱,聘请高水平的规划设计机构进行系统性规划设计,在国家现行法律和政策框架内,以不减少耕地为前提,高标准规划建设现代化、有特色、适合产业聚集和生态宜居的小城镇。要处理好城镇化规划与城市规划、综合规划与专项规划、宏观规划与制约性详细规划关系,科学规划城镇的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突出布局特色、生态特色、文化特色、怎么写作特色和管理特色,增强规划的整体性、协调性和关联性。

二、城镇规划的经济性。

在强调规划功能完整、布局合理的同时,对于交通、通讯、排污等公共设施建设要坚持长远性原则,为未来发展建设留有充分的余地和空间,对今后需要重建、扩建的项目也要纳入规划的考虑之中,有效避开在规划期限内的改建、拆迁等类似工程,最大限度的减少资金和资源的浪费,满足城镇长远发展需求。要进一步加大对历史遗产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坚决制止破坏历史文化名城整体格局和风貌、损毁文物建筑和历史街区的现象,深度挖掘城镇文化底蕴,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城镇品位,建设美丽家园。

三、城镇规划的社会性。

城镇规划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市场和公众三方通力合作,共同发挥作用。政府要以对城镇未来发展负责的态度,切实发挥在科学编制规划、制定政策措施、确定标科学规划是提高城镇化质量的关键相关论文由www.udooo.com收集准规范、做好群众工作等方面的职能作用,引导好城镇化科学有序健康推进。在政府主导下,要遵从市场规律,尊重市场选择,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对土地置换、土地出让、城镇建设施工和后期养管队伍的选定等,通过“招拍挂”、 招投标等市场运作方式来完成,最大限度地提高土地、资金、技术、人才等各种要素的使用效率。在制订规划特别是编制制约性详细规划中,要充分调动公众参与的积极性,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让公众了解自己居住地附近的规划要求,广泛听取和征求公众的意见倡议,寻求公众的理解、支持和监督。使规划制订过程逐渐由政府主导转向公众参与,实现“地方政府+专家+公众参与”的“三结合”,形成共建共管的良好氛围。

四、城镇规划的差异性。

要从实际出发,根据各自地域风貌、人文历史、民族风情、产业资源、经济实力、发展目标的不同,科学谋划、分类推进,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努力打造融环境、资源、历史、文化、建筑等特色于一体的工业小镇、现代农业小镇、商贸小镇、口岸小镇、生态小镇和旅游小镇等,体现出发展有活力、街道有景致、建筑有风格、旅居有情趣、文化有品位、民生有保障的城镇特性。例如,山区城镇受地形制约,可能形成带状组团式的结构特点。因此,规划建设宜以山为屏、依山就势,随岗顺坡,借山造景,布置建筑,形成错落有致、步移景迁的视觉效果和山中有城、城山一体的山城风貌。总之,要结合自然条件、产业发展、区位优势等,宜工则工、宜农则农,不搞一刀切,避开与其他地域的城镇在结构上趋同和低水平重复建设,防止“千城一面”。

五、城镇规划的人本性。

“人”是城镇的灵魂,以人为本是城镇化的实质。要把满足居民的需求、推动居民的全面发展作为城镇规划的立足点,围绕改善人居环境、培育城镇文化、加强社区管理、提升居民生活品质,增强居民的幸福感,按照居民的生产生活习惯和便利来规划建设符合人口发展规律,基础设施完善、怎么写作功能齐全、生产有序、生活便捷,生态良好的“宜居、宜业、有保障”的城镇。
在规划中要突出“两个重点”。一个是产业发展和就业功能的规划。要根据城镇特点,立足比较优势,合理规划定位城镇功能,以市场为导向,形成特色经济,培育支柱产业和主导产业,推进城镇持久繁荣。另一个是基础设施和公共怎么写作功能的规划。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硬件方面,包括能源系统、交通系统、通信系统、水资源及给排水系统、环境系统、防灾系统等技术性基础设施。软件方面,包括行政管理、金融保险、商业怎么写作、文化娱乐、体育活动、医疗卫生、教育科研、宗教设施等社会性基础设施。各专业规划的内容在满足城镇开发建设的同时,必须从区域整体考虑,做到与相临中心城市和其它相关城镇的基础设施进行衔接,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此外,还要把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融入城镇规划建设的各个方面,要合理确定人口规模和用地规模,注重居住的空间环境与生态环境,规划构建有绿地、水面、风景区、山林、田园等构成的多样化的生态系统,为居民的生产、生活提供生态系统怎么写作;规划引用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技术产品和怎么写作设施,建筑样式和风格处处体现人文关怀的匠心设计,努力克服因人口压力、环境污染、住宅紧张和交通拥挤因素造成的城镇化的通病,增强城镇综合承载力和功能,推动城镇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可持续发展。

六、城镇规划的持续性。

规划具有法定性、长期性、固定性、稳定性。要咬定青山、久久为功,一张蓝图干到底,坚定不移抓落实,坚决杜绝“唯长官意志是从”、“唯GDP是从”,尽量避开因规划、决策不当形成的成本、造成的浪费;要依法监管规划实施,及时发现和纠正规划实施中的偏差,增强规划的权威性和约束力,确保规划实施不走样。要严格遵从城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循序渐进、先易后难,先试点,后推广,确保成熟一个启动一个,防止与实际脱节、与规律相悖、与民意相违的急功近利、盲目“造城”行为。
参考文献:
[1]肖勤福.一样的土地,不一样的生活 [N].学习时报,2013-03-11(01).
[2]徐康宁.新型城镇化的重点在于发展高质量的小城镇[N].新华日报,2013-08-01(01).
[3]袁宝成.城镇化应注意处理好六个关系[N].学习时报,2013-04-22(10).
[4]郭丽君.没有产业化,何来城镇化?[N].光明日报,2013-02-26(16).
作者简介:
张新鸿(1967—),女,山东济宁,法学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城镇化建设和区域经济发展,工作单位:黄岛区委党校。
(作者单位:黄岛区委党校;山东 青岛 266555)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