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医学 >> 临床医学 >试议电针电针对骶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尿潴留)大鼠NGFTrkA与PI3K/t通路影响学术

试议电针电针对骶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尿潴留)大鼠NGFTrkA与PI3K/t通路影响学术

收藏本文 2024-04-10 点赞:37693 浏览:164538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目的:通过观察电针次髎、中极、三阴交(穴)对骶髓损伤(Sacral spinal cord injury,SSCI)后神经源性膀胱(Neurogenic bladder,NB)尿潴留(Urinary retention,UR)大鼠膀胱组织HE染况、最大膀胱容量、以及膀胱组织NGF、TrKA、PI3-K、Akt含量的影响,探讨电针次髎、中极、三阴交(穴)推动SSCI后UR大鼠膀胱功能修复的可能机制。策略:SD雌性大鼠40只,随机抽取10只为空白组,其余30只行脊髓横断手术造模后随机分为模型组、电针穴位组和对照点组3组,每组各10只。待大鼠度过脊髓休克期且成模后,即在术后第15天开始按组分别施以7次不同治疗。且所有大鼠在术后第14天和治疗7次后行膀胱最大容量检测,7次治疗结束后处死大鼠,取用膀胱组织,一部分膀胱组织行HE染色进行大鼠膀胱组织形态学观察,另一部分western blot检测大鼠膀胱组织中的NGF、TrKA的表达以及ELISA法检测PI3-k、Akt表达。结果:1.最大膀胱容量:①各组治疗前后相比较,对照点组和穴位组最大膀胱容量均较前降低、但穴位组降低程度更显著(P0.01);②治疗后最大膀胱容量,对照点组及穴位组膀胱容量小于空白组及模型组,治疗前后膀胱容量差值(d值),对照点组及穴位组大于空白组及模型组,均有统计学差别(P0.05);但穴位组治疗后膀胱容量较对照点组更小,d值更大,有统计学差别(P0.05)。2.HE染色观察膀胱组织形态学:①空白组:膀胱组织正常;②电针穴位组:黏膜上皮组织层次清楚,连续,表层细胞正常。可见少量轻度细胞空泡及中性粒细胞,基层与上皮组织之间偶见异常出血或毛细血管扩张;③电针对照点组:黏膜上皮组织层次紊乱,可见较多空泡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浸润、血管外异常出血或毛细血管扩张;④模型组:黏膜上皮组织层次紊乱,上皮细胞脱落,膀胱壁变薄,可见大量空泡细胞,黏膜层及肌层可见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并可见大量血管外异常出血或严重毛细血管扩张。3.Westernblot法检测膀胱组织内NGF含量:模型组、穴位组膀胱组织内NGF含量较空白组显著增高,差别具有显著性作用(P0.01);且穴位组NGF含量较对照点组及模型组增高更显著,差别有统计学作用(分别为P0.05,P0.01)。4.Westernblot法检测膀胱组织内TrKA含量:模型组、对照点组、穴位组膀胱组织内TrKA含量较空白组显著增高,差别具有显著性作用(P0.01):且穴位组膀胱组织内TrKA含量较模型组及对照点组更高,差别均有显著性作用(P0.01)。5.ELISA法检测膀胱组织内P13-K及Akt含量:模型组、对照点组、穴位组膀胱组织P13-K及Akt含量较空白组显著增高,差别具有显著性作用(P0.01);且穴位组膀胱组织内P13-K及Akt含量较模型组及对照点组更高,差别均有显著性作用(P0.01)。结论:1.脊髓横断法制备SSCI后UR大鼠模型,损伤完全,成模率高。成模的典型体现为大鼠双下肢拖动行走,最大膀胱容量增加,排尿困难,尿潴留。2.电针“中极”,“次髎”,“三阴交”穴可增强逼尿肌回缩力,减小膀胱容量,减少残尿量,减轻尿潴留症状,有利于恢复膀胱生理功能;可减轻膀胱组织炎症,减轻膀胱组织形态学发生病理性变化的程度。3.电针“中极”,“次髎”,“三阴交”穴可以通过使NGF及其受体TrKA增殖,并激活下游的PI3K/T通路,进而激活相关抗凋亡因子达到抑制膀胱组织细胞凋亡,并推动受损组织细胞修复再生,发挥对受损膀胱组织细胞的保护和修复作用,以而达到修复膀胱功能的目的。关键词:电针论文骶髓损伤论文尿潴留论文NGF论文TrKA论文PI3k/Akt论文

    中文摘要7-9

    英文摘要9-13

    引言13-15

    第一部分 材料和策略15-25

    1 实验的材料15-17

    1.1 实验的动物15

    1.2 实验的仪器15-16

    1.3 主要手术仪器及检测用品16

    1.4 实验试剂或药品16-17

    2 实验策略17-20

    2.1 动物分组17

    2.2 动物模型制备17-19

    2.3 施治策略19

    2.4 穴位定取19

    2.5 操作策略19-20

    3 膀胱组织处理及石蜡切片制作20-21

    4 指标测定策略21-24

    4.1 膀胱容量测定21-22

    4.2 HE染色镜下观察膀胱组织形态学22-23

    4.3 Western Blot法检测NGF及TrKA23

    4.4 ELISA检测大鼠膀胱组织PI3-K及T23-24

    5 HE染片浅析24

    6 统计浅析24-25

    第二部分 结果和浅析25-31

    1 术后及治疗历程中动物基本情况观察25-26

    2 大鼠最大膀胱容量测定26-27

    3 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大鼠膀胱组织HE染色结果27

    4 电针骶髓损伤后尿潴留大鼠在膀胱组织中NGF的表达27-28

    5 电针骶髓损伤后尿潴留大鼠在膀胱组织中TrKA的表达28-29

    6 电针骶髓损伤后尿潴留大鼠在膀胱组织中PI3-K的表达29-30

    7 电针骶髓损伤后尿潴留大鼠在膀胱组织中Akt的表达30-31

    第三部分 讨论31-44

    1 中医对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尿潴留)的认识31-34

    1.1 中医对脊髓损伤及尿潴留疾病的认识31

    1.2 中医对脊髓损伤及尿潴留病因病机的认识31-32

    1.3 针刺对骶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尿潴留)的探讨32-33

    1.4 选取次髎、中极、三阴交穴治疗骶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尿潴留的依据33-34

    2 现代医学对骶髓损伤后尿潴留发病机制的认识34-36

    2.1 排尿反射中枢或其周围神经受损34-36

    2.2 逼尿肌细胞凋亡36

    3 造模策略及动物模型选择36-37

    4 NGF、TrkA及PI3-K/Akt与骶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尿潴留)的相关探讨37-40

    4.1 NGF及其受体TrKA与骶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尿潴留的探讨37-38

    4.2 NGF-TrkA与PI3-K/Akt信号通路的联系及与骶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尿潴留的相关探讨38-40

    5 电针次髎、中极、三阴交(穴)对骶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尿潴留的影响40-44

    5.1 改善膀胱组织形态学40-41

    5.2 降低最大膀胱容量41-42

    5.3 电针对SCI后神经源性膀胱NGF-TrkA及其下游PI3-K/Akt信号通路调控的影响42-44

    结论44-45

    不足与展望45-46

    致谢46-47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