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艺术 >> 音乐 >> 乐器演奏 >关于一次“不期而遇”艺术体验

关于一次“不期而遇”艺术体验

收藏本文 2024-03-02 点赞:6024 浏览:21110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三亚艺术季”(Art SANYA)没有设置海滩展场。对于一个以热带滨海城市为在地品牌的大型艺术展,这让人稍感意外。
策展人黄笃说,他本来计划将艺术家邵译农的《道和门》、陈文令的《城市公牛》等大型公共装置安放在亚龙湾海滩,这样在三个月展期内,来沙滩漫步的人每天都可以和作品“不期而遇”,体验自然和艺术的对话。最终因为缺乏资金和人力,难以在短期内解决沙地展示大型作品的承重和稳固理由,他们舍弃了。
现在,包括这几一次“不期而遇”的艺术体验由优秀论文网站www.udooo.com提供,助您写好论文.件户外装置在内的当代艺术展区都集中在亚龙湾华宇度检测酒店和百花谷商业中心,包括主题展“不期而遇”、邀请展“艺术家个案”、新锐展“与未来对话”、特别展“向传统致敬”。国内外艺术家的近300件作品、12个独立展馆,散布在店铺密集的商业休闲广场中。学术性和公共性并置于一个完全迥异于美术馆空间的商业场所,对于两位联合策展人——著名独立策展人黄笃和美国伊利诺大学终身教授徐钢,都是未有过的经验。而作为观众,这种因观看路径被打断、交错和间离而来的不完整感受,倒在无意间强化了展览的主题——“不期而遇”:邂逅、遭遇、碰撞。
黄笃解释他为什么要提出“不期而遇”这样一个主题:今天在中国,艺术处在一个不断扩张的过程,从中心城市向二线、三线城市不断扩张,这个过程带有流动性,今天的艺术也正处于一种不确定性,不断扩张、不断融合,不断生成新生的东西。三亚无论在地理还是文化上,都与当代艺术的这种状态非常吻合。正是依托于三亚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文化氛围,以及海滨城市旅游的流动特征。
据华宇集团董事长兼总裁赵华山介绍,第一届“三亚艺术季”的参观人数曾达到十几万。对于三亚这样的城市而言,这是一个相对庞大的数量,也带给主办方三亚市政府信心。

主题展的国内部分,混合了绘画、雕塑、装置和影像等各种形式,也让隋建国、谭平、岳敏君、刘小东、苏新平、刘韡等成名艺术家和一批年轻艺术家的作品共处同一个空间,看似无所关联,实际上还是围绕着一个中心语词:丰富的关系。
5号厅里,以高伟刚那件巨大的、褶折式的钛金和不锈钢装置《No Way》为中心,在空间上将几件材质不同的装置作品:刘建华的陶瓷装置《迹象》、蔡小松的绢本装置《中国地图》以及王雷的报纸编织物《无中生有》组合成为一种视觉的延伸。
年轻艺术家的作品,对关系的表达纤细又敏感。张雪瑞的新作《树林》,延续她极具个人识别性的“剪花系列”,通过剪贴和重置,转化日常旧物之间的情感连接或指向。艺术家自述,《树林》使用的第一材料是她丈夫在婚礼上穿过的一件红底白色碎花衬衣,她将衬衣上数百朵白色小花剪下,再用大头针一朵一朵穿过,扎进到一根圆木的横截面上,排成树林的样子。被剪过的花衬衣和“长”出花树林的圆木并置在现场,新与旧、轻与重、实和虚、温存和尖利、伤感和欢喜,随观看者的心境而转换。
在展厅另一头,有两件作品来自海南本土的艺术小组“拆了旅行社”(翁奋、文武、黄学斌),均有强烈的社会介入和观念表达。当代艺术的在地性,某一方面也体现为本土艺术家的表述和参与方式。其中,黄学斌的《工资》在幽默的表达方式中隐藏了观念:艺术家为本地一家旅行社工作,每月收入约5000元。他自己制作了一个可吐射硬币的机器装置,然后将5000元工资兑换成硬币装进去,设置每两分钟吐1元钱落到地上,将自己的收入精密量化。这是艺术家对自我价值的自嘲。毕业自杜塞尔多夫艺术学院的文武,一度也在海南生活,和“拆了旅行社”关系密切。他的作品《自我剖析》,综合了架上绘画和行为影像。艺术家以成桶的厚重颜料绘制了一件抽象油画,再用食物切割机将画面上的颜料部分横向切割,任其随意掉落,堆置在下方的一块空白画布上,从而成为另一件作品。
在另一展馆,王智远的装置作品《取暖》和观众形成互动。他从电脑里随意选取一些所谓的好词和坏词,打印在不干胶纸上,再一个个剪下,粘贴到仅悬有一个白炽灯泡的墙面上,靠近光源位置的都是“坏词”,远离光源的是“好词”,电线上缠绕的则是“坏的成语”。远看过去,这些词语就像苍蝇,爬伏在明暗不一的光晕里。艺术家还将一些打印好的不干胶留在现场,观众可以剪取自己想要的词语,按照自己的好恶贴到不同位置,“你所认为的好词也许正是他人眼里的坏词”。紧邻这件作品的是年轻艺术家杨光南的一件影像声音装置:她将几本时尚杂志封面人像的眼睛部位挖空,让真人躲在后面,和观看者保持对视,有一个单调的声音则在不断重复摘读杂志里的内容,那些关于女性的美丽和时尚的教导,正好和旁边《取暖》作品里沉默在墙上的词语重叠。
与主题展并行,两个邀请展——方力钧和邵译农都是以个案研究的方式来呈现,挖掘艺术家在创作中的观念、形式和语言与社会、语境、日常、传统的内在关系。以邵译农为例,他的个展仅有两件巨大的装置,分别为室内展示的“木本心·十年树轮”和安放于户外的“道与门”。作品“十年树轮”,其实也包含了行为:艺术家将一根树干截为六段,通过传统工艺策略,诸如烘烤、打磨、披麻、挂灰、上漆以及再上漆,日复一日地加工,以10年时间让漆树生成10厘米的厚度,再将这六截人工漆器悬挂于拱形的不锈钢结构中,成为装置雕塑。用策展人的话来说,这件作品集合了人、物、时间、劳动和美感于一体,是对中国传统美学的挖掘和利用。

主题展的国际部分,给人留下较深印象的是泰国艺术家萨卡林·克鲁昂(Sakarin Krue-on)的《觉醒时代的纪念碑》和比利时艺术家科恩·凡麦西林(Koen Vanmechelen)的《全球鸡项目》,他们都以个展的方式出现。陶瓷装置《觉醒时代的纪念碑》用极简达成极繁,通过对同一形象——一只暹罗“鹿角”的重复排置,完成了观念表达:1932年9月,生活在泰国热带雨林中的一只暹罗鹿被人射杀,这个物种就此消失,而这个张扬的鹿角和一块头骨,成为这一古老物种存留于工业时代的全部遗物。整个展厅里铺满废弃机油,只有一排排陶瓷“鹿角”插放其上,倒映出静默的优美曲线。相形之下,《全球鸡项目》用极端方式创造了一个错综复杂的系统,是对科学、艺术、政治和哲学的嫁接。从1998年开始,艺术家创办了一个养殖试验场,对全球的鸡种进行交配繁殖,最终目标是培育一种“世界鸡”。至今为止,他已经用来自17个国家(包括中国)的鸡种将繁殖计划进行到了第17代。这个项目是他的哲学观,它以各种媒介——绘画、摄影、录像、装置、木雕、玻璃工艺等来记录这个试验过程以及由此过程延伸出来的讲座、探讨和辩论。
文化、艺术可以像娱乐一样,帮助一座拥有独特自然资源的城市吸引并驻留更多人群及发展机遇,这已成为旅游城市的新识。城市的开发与经营者们在深入深思艺术和城市的共生关系。“Art SANYA:2013国际当代艺术展”以“不期而遇”为主题,看起来也是在尽力传达这样一种想法:让中国和国际当代艺术家及其作品在三亚相遇、碰撞、对话和交融,为人们提供了解、进而理解当代艺术的通道。艺术总监张子康说:“希望艺术三亚不仅是国际性和学术性的展览,而是通过建立起学术性,造就一种艺术实验和发生的平台机制,通过国际性放大和汇聚学术的价值,形成辐射整个东南亚和东盟的艺术场域,让三亚真正地实现艺术的‘在地化’。”
“三亚艺术季”在未来几年能否演进为这座城市的艺术主场,而不再是艺术的唯一展场?作为一个希望赢得注目的艺术事件,“三亚艺术季”对国际性和持续性的实现都将与此有关。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